-
公开(公告)号:CN112983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15307.3
申请日:2021-02-25
IPC分类号: E06B5/12 , E06B5/02 , E06B5/18 , E06B3/32 , E06B3/36 , E06B7/02 , E06B7/04 , E06B7/28 , E05F15/63 , E05B47/00 , E05C9/06 , E05C9/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工程五级人防防护通风系统,安装在五级设防人防段中,位于风井与车站之间,包括新型门式消波通风一体结构防护密闭设备和门式通风密闭设备;所述新型门式消波通风一体结构防护密闭设备和所述门式通风密闭设备沿着所述风井向所述车站方向顺序间隔设置,所述新型门式消波通风一体结构防护密闭设备用于战时通风、密闭和阻挡冲击波,所述门式通风密闭设备用于战时通风、密闭和阻挡冲击波余波。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通风道,解决土建空间尺寸大、防护通风密闭效果差的问题,具有土建空间尺寸小、系统全面、经济合理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997218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422011.4
申请日:2021-02-25
IPC分类号: E06B5/12 , E06B5/02 , E06B5/18 , E06B3/32 , E06B3/36 , E06B7/02 , E06B7/04 , E06B7/28 , E05F15/63 , E05B47/00 , E05C9/06 , E05C9/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工程五级人防防护通风系统,安装在五级设防人防段中,位于风井与车站之间,包括新型门式消波通风一体结构防护密闭设备和门式通风密闭设备;所述新型门式消波通风一体结构防护密闭设备和所述门式通风密闭设备沿着所述风井向所述车站方向顺序间隔设置,所述新型门式消波通风一体结构防护密闭设备用于战时通风、密闭和阻挡冲击波,所述门式通风密闭设备用于战时通风、密闭和阻挡冲击波余波。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通风道,解决土建空间尺寸大、防护通风密闭效果差的问题,具有土建空间尺寸小、系统全面、经济合理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97096.3
申请日:2022-10-21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旋转方式实现启闭的闭锁机构扭矩检测装置,属于防护工程检测技术领域,所述闭锁机构扭矩检测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扭矩传导机构和摇杆;所述夹持机构夹设在位于门扇上的手轮上,用于控制所述手轮旋转从而开启或关闭所述门扇;所述扭矩传导机构沿所述手轮的轴心线设置,所述扭矩传导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用于将外部施加的操纵力转化为扭矩并传递给所述夹持机构;所述摇杆安装在所述扭矩传导机构的另一端,旋转摇杆输出所述操纵力。解决了门扇闭锁机构操纵力检测中存在的力值施加点很难控制、拉力方向无法保证的问题,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126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06774.8
申请日:2022-07-08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IPC分类号: E05B63/14 , E05B15/10 , E05B15/02 , E05B15/00 , E05B51/02 , E05B47/00 , E05B65/06 , E05C9/02 , E05C9/18 , E06B3/36 , E06B3/70 , E06B1/5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在门框上的闭锁机构及采用该闭锁机构的防护门,该闭锁机构包括:闭锁、升降机构和固定座以及滑槽,滑槽开在固定座上,闭锁的两端通过滑槽与固定座活动连接,闭锁的底部与升降机构活动连接,升降机构上升时带动闭锁沿滑槽左上或右上移动开锁,复位时带动闭锁沿滑槽向下复位闭锁,固定座安装在门框上,闭锁为夹卡式闭锁,夹卡式闭锁的开口面向安装的门框。设置在门框上的闭锁机构,大大降低了闭锁本身、闭锁驱动机构及电控系统承载的震动力,避免由爆炸震动造成的闭锁机构的损坏,而闭锁锁头设置为U形结构的夹卡件,闭锁锁头承载震动时张开,不易卡死,该闭锁机构规定了闭锁的整体的动作轨迹,实现闭锁的启闭。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00118.5
申请日:2021-10-14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M3/26
摘要: 本发明属于防护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密闭门密闭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防护密闭门密闭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四个步骤,步骤一为搭建检测装置,利用防护密闭门的门框、门体构建封闭腔室;步骤二为检测检测装置的气密性;步骤三为向封闭腔室内充气至预定超压值;步骤四为检测门扇的漏气量。防护密闭门密闭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气源、流量计、气压计、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和开合件。本发明在检测时能够确认检测装置的气密性,测量结果准确,还能够解决工程现场安装后的密闭性能检测无法直接测量的难题,具有安全可靠、节省材料、环保高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49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495398.5
申请日:2022-05-07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IPC分类号: C04B28/04 , C04B14/36 , C04B18/14 , C04B24/16 , C04B103/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辐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辐射建筑材料领域。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水泥650~800kg/m3,粉煤灰微珠100~150kg/m3,硅灰130~200kg/m3,重晶石粉40‑60kg/m3,矿砂1100~1700kg/m3,纤维100~200kg/m3,减缩降粘型减水剂20~30kg/m3,膨胀剂50~80kg/m3和水170~200kg/m3;所述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650~3200kg/m3,抗压强度等级可达C100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作、力学性能以及体积稳定性,可有效提升混凝土构件的韧性、抗冲击性能、耐久性能及防γ射线辐射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48045.4
申请日:2022-06-08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提前关闭功能的回绕式防爆波活门,包括门框、活门总成、回绕道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活门安装在工程口部,所述门框与门框墙连接,所述活门总成位于所述门框进风一侧,所述门框上设置通风孔,所述活门在通风状态时,所述门框与所述活门总成之间具有空隙,空气依次流经所述回绕道、所述门框与所述活门总成之间的空隙和所述通风孔进入工程内部,所述活门在关闭状态时,所述门框与所述活门总成接触,所述传感器设置所述活门总成的外侧,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回绕道或门框墙连接。该活门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维持工程内的正常通风,当工程遭受打击时,活门能够实现提前关闭,将冲击波阻隔在工程外部,确保工程内部人员和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6834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17948.1
申请日:2022-04-21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摘要: 一种功能梯度聚烯烃板材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控制聚烯烃板材的温度梯度和交联度形成梯度结构,再经过热压、冷却结晶步骤,实现试样在沿受力方向上的结晶梯度,提高其抗冲击性和能量吸收能力等,本发明可提高聚烯烃板材的抗冲击性和能量吸收能力,且具有高导热性,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8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46344.4
申请日:2022-06-08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各方向消波的内缩式球型防爆波活门,包括门框和门扇,其中,所述门扇包括底座和球型活门单元,所述底座与所述门框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球型活门单元安装在所述通孔内。该活门强度可靠,布局紧凑。缓冲环对外球壳的高速撞击过程进行有效缓冲,确保球型活门单元在撞击作用下具有可靠的强度。限位环和肋板避免外球壳转动导致其与内球柱上的通风孔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影响活门的消波效果。将球型活门单元整体内缩于底座中,无论冲击波荷载从哪个方向来袭,均能够保证其正向作用于外球壳的外表面并驱动球型活门单元快速关闭。圆拱状结构大幅提高了可设置球型活门单元的数量,有效增大了活门的通风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96315.9
申请日:2022-06-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结构的SMC人防门模块化模压生产模具,包括下模模框,所述下模模框内侧设有下模模块,所述下模模块包括共用模块以及与所述共用模块配合的互换模块;所述互换模块用于更换为多个尺寸以改变所述下模模块整体的长度和/或宽度,从而改变模具制作人防门的尺寸;每个所述共用模块和所述互换模块均包括模套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套内侧的多个蜂窝状模块。本发明可以减少模具数量和投资成本,提高模具共性部分的综合利用及经济性,提高模具安装使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