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0485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0950816.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垣忠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字齿轮和人字齿轮的焊接方法。人字齿轮具备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轴向上排列配置在旋转轴上,第一齿轮在第一齿轮的外周部包含第一齿部,第二齿轮在第二齿轮的外周部包含第二齿部,第一齿轮的第一齿部与第二齿轮的第二齿部相对于轴向相互反向地倾斜,第一齿轮在第一齿轮的内周部包含与旋转轴嵌合的第一环状部。第一焊接部位于第一端面,并具有从轴向观察第一端面时横跨第一环状部的内周部与旋转轴的嵌合部分的熔敷部。第二焊接部在轴向上位于第一齿轮的第一齿部与第二齿轮的第二齿部之间的间隙的第一环状部的第二端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686313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080059976.6
申请日:2010-1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01J27/224 , B01D53/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033 , B01D46/2444 , B01D53/94 , B01J27/224 , F01N3/2013 , F01N3/2026 , F01N3/2825 , F01N3/2864 , F01N2240/16 , F01N2450/28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通过缓解由于在载体和梳状电极之间产生的热膨胀差而引起的热应力来抑制梳状电极的龟裂或破裂的电加热式催化剂,包括:载体;两个以上在纵向上延伸的梳状电极;底层,所述底层设置在载体与梳状电极之间,并具有导电性;以及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具有导电性,所述固定层通过与梳状电极以及底层接合而相对于载体固定梳状电极,其中,固定层分散设置在梳状电极和底层上的多个位置,每个梳状电极分别在至少两个以上的彼此分离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层局部地与梳状电极以及底层接合而相对于载体被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02384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180076048.5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 , B01D53/96 , B01J35/04 , F01N3/2013 , F01N3/2828 , H01C17/06 , H01C17/28 , Y02T10/26 , Y10T29/49083 , Y10T29/49099 , Y10T29/49345
Abstract: 一种通电加热式催化装置,其具备:载体,其含有陶瓷且担载有催化剂;一对表面电极,其在载体的外周面彼此相对且沿载体的轴向延伸设置;以及布线,其从外部向表面电极供给电力,经由表面电极对载体通电加热。沿载体的轴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形变部件埋设于表面电极。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表面电极上产生了载体周向的裂缝,也保持沿载体轴向的电流的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268631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80059976.6
申请日:2010-1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01J27/224 , B01D53/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033 , B01D46/2444 , B01D53/94 , B01J27/224 , F01N3/2013 , F01N3/2026 , F01N3/2825 , F01N3/2864 , F01N2240/16 , F01N2450/28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通过缓解由于在载体和梳状电极之间产生的热膨胀差而引起的热应力来抑制梳状电极的龟裂或破裂的电加热式催化剂,包括:载体;两个以上在纵向上延伸的梳状电极;底层,所述底层设置在载体与梳状电极之间,并具有导电性;以及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具有导电性,所述固定层通过与梳状电极以及底层接合而相对于载体固定梳状电极,其中,固定层分散设置在梳状电极和底层上的多个位置,每个梳状电极分别在至少两个以上的彼此分离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层局部地与梳状电极以及底层接合而相对于载体被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02384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80076048.5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 , B01D53/96 , B01J35/04 , F01N3/2013 , F01N3/2828 , H01C17/06 , H01C17/28 , Y02T10/26 , Y10T29/49083 , Y10T29/49099 , Y10T29/49345
Abstract: 一种通电加热式催化装置,其具备:载体,其含有陶瓷且担载有催化剂;一对表面电极,其在载体的外周面彼此相对且沿载体的轴向延伸设置;以及布线,其从外部向表面电极供给电力,经由表面电极对载体通电加热。沿载体的轴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形变部件埋设于表面电极。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表面电极上产生了载体周向的裂缝,也保持沿载体轴向的电流的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695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80023508.8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5B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08 , H05B3/42 , H05B2203/022 , H05B2203/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电极是在陶瓷制的基材上形成的电极,具有:由Ni-Cr合金(其中,Cr含量为20~60质量%)或MCrAlY合金(其中,M为Fe、Co、Ni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和由具有层状结构的氧化物矿物形成的、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分散相,在该电极的截面中所述分散相所占的面积率为40~80%。通过采取这样的构造,即使在经历热循环后,也能够抑制电阻值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61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711169202.9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当在同一轴上设置有多个人字齿轮的情况下,能够确保人字齿轮的调芯作用。关于相对于在第1人字齿轮与第2人字齿轮的啮合部产生的轴向的力的第1轴承的轴向位移量以及第2轴承的轴向位移量,与相对于在第3人字齿轮与第4人字齿轮的啮合部产生的轴向的力的第2轴承的轴向位移量以及第3轴承的轴向位移量的关系,第2轴承构成为使轴向位移量比第1轴承以及第3轴承中的至少一方的轴向位移量小。采用本发明,能抑制人字齿轮的轴向动作在与多个人字齿轮啮合的齿轮轴上发生干涉而阻碍相互的调芯作用。由此,能够利用与多个人字齿轮啮合的齿轮轴确保人字齿轮的调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76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211694.8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1/22 , F16H1/26 , F16H57/028 , F16H57/12 , F16H57/022
Abstract: 提供一种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第1轴、第2轴和第3轴,所述第1轴具有第1人字齿轮,所述第2轴具有第2人字齿轮和沿轴向与第2人字齿轮并排配置的第3人字齿轮,所述第3轴具有与第3人字齿轮啮合的第4人字齿轮。并且,第2人字齿轮的扭转方向互为反向的一对齿部中的左齿部的相位与右齿部的相位错开,第3人字齿轮的扭转方向互为反向的一对齿部中的左齿部的相位与右齿部的相位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61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69202.9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08 , F16H57/022 , F16H2057/02043 , F16H2057/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当在同一轴上设置有多个人字齿轮的情况下,能够确保人字齿轮的调芯作用。关于相对于在第1人字齿轮与第2人字齿轮的啮合部产生的轴向的力的第1轴承的轴向位移量以及第2轴承的轴向位移量,与相对于在第3人字齿轮与第4人字齿轮的啮合部产生的轴向的力的第2轴承的轴向位移量以及第3轴承的轴向位移量的关系,第2轴承构成为使轴向位移量比第1轴承以及第3轴承中的至少一方的轴向位移量小。采用本发明,能抑制人字齿轮的轴向动作在与多个人字齿轮啮合的齿轮轴上发生干涉而阻碍相互的调芯作用。由此,能够利用与多个人字齿轮啮合的齿轮轴确保人字齿轮的调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69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23508.8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5B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08 , H05B3/42 , H05B2203/022 , H05B2203/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电极是在陶瓷制的基材上形成的电极,具有:由Ni-Cr合金(其中,Cr含量为20~60质量%)或MCrAlY合金(其中,M为Fe、Co、Ni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基体、和由具有层状结构的氧化物矿物形成的、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分散相,在该电极的截面中所述分散相所占的面积率为40~80%。通过采取这样的构造,即使在经历热循环后,也能够抑制电阻值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