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29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24278.4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GEO直接定点发射轨道优化方法,步骤如下:1)设置NSGA-II优化参数;2)设置优化变量取值范围;3)生成发射轨道计算参数条件初始种群;4)生成发射轨道计算结果种群;5)子代种群生成;6)子代种群生成;7)下一代父代种群;8)遗传终止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3207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93208.9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一种应对一次点火故障的制导系统重构方法,对于上面级通过两次主动段变轨保证卫星入轨的工作模式,当一次点火失效时,可立即启动第二次点火,保证在亚轨道变轨段上面级能够到达足够高度,第二主动段采用发动机挤压工作方式将上面级/卫星组合体推至入轨点。第一主动段采用迭代制导方法,第二主动段换制导方法及装订诸元,保证入轨精度。本发明提出的应对一次点火故障的制导系统重构方法能够在出现一次点火故障时,充分利用发动机挤压工作模式,自主在线判别并重构,保证故障情况下卫星入轨精度满足要求,提高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96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85493.0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林宏 , 张新宇 , 彭慧莲 , 王国辉 , 陈益 , 安雪岩 , 王明哲 , 王雪梅 , 陆浩然 , 崔照云 , 叶成敏 , 刘志伟 , 张群 , 唐颀 , 杨自鹏 , 杨勇 , 于秀丽 , 杨炜平 , 刘欣 , 刘建忠 , 肖泽宁 , 张巍 , 曹梦磊 , 琚春光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一种悬挂式充液贮箱动力学建模方法,属于航天器动力学建模分析领域。采用“壳+梁+集中质量点单元”悬挂式充液贮箱建模方法,与支撑边界相连的贮箱部段采用壳单元模拟,其它贮箱部段采用梁单元模拟,另外为保证实际贮箱充压后具有较大的刚度,在壳单元上下端面建立多点约束RBE2以加强贮箱刚度,液体按照质心一致的方法,采用离散的集中质量单元附在相应位置的梁单元上。与传统的“梁单元”、“壳单元”相比,本发明结合了不同单元的优点,一方面不改变贮箱与主结构间连接刚度,同时兼顾了与贮箱相关的局部模态及特征点峰值响应,获得的模态及动力学响应预示值与试验值的一致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65746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0227.8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方法,通过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系统实现,该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子模块、数据处理子模块、参数定义子模块、数据库表映射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IP配置子模块、数据库参数配置子模块、缓冲文件库和Oracle数据库,本发明针对海量数据入库的难题,创新设计了海量数据入库系统,通过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并行协同工作,并采用批量入库的模式,实现了海量遥测数据的实时处理、存储,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入库效率,实现了测量系统海量数据的快速、准确、可靠入库,有助于测量信息的集成统一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137875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新宇 , 彭慧莲 , 王国辉 , 林宏 , 杨勇 , 王利 , 陈益 , 周文勇 , 东华鹏 , 张群 , 杨自鹏 , 叶成敏 , 潘忠文 , 肖泽宁 , 郭源 , 冯荣 , 王雪梅 , 齐祥 , 王昊天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式单机支架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01、获取并积累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激励源及特征频率ωi;S02、建立单机支架有限元模型;S03、开展动力学频率响应分析;S04、将获取的振动响应特性与单机振动试验条件进行对比;S05、若单机振动响应超出其振动试验条件,或对于100Hz内的激励源频率,处于激励源频率3‑5Hz范围内;对于大于100Hz的激励源频率,落入激励源频率的5%范围内,则将支架材料更改为结构/阻尼一体化材料,返回步骤S02,重新进行迭代分析。本发明解决重要单机随火箭发射过程中共振区响应过大问题,达到了抑制动态响应幅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1005149.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迭代制导的轨道面精确控制方法,用于执行GEO发射任务的上面级主动段轨道面精确控制。步骤包括:S1、统筹优化升交点赤经控制精度,S2、初步设定迭代制导目标值,S3、实时计算轨道面控制偏差,S4、重新设定上面级主动段迭代制导目标值。本发明采用多目标优化思想,对升交点赤经修正精度进行优化,在提升轨道面控制精度的同时,确保推进剂消耗量工程可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1335329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674026.4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边形同步限位机构的非火工星箭锁紧释放装置,包括滑动机构、分离机构、若干组锁紧机构;卫星安装在分离机构上方,分离机构周围布置滑动机构和若干组锁紧机构;滑动机构为锁紧机构提供限位,实现锁紧机构对分离机构的锁紧;滑动机构通过变形解除对锁紧机构的限位,锁紧机构对分离机构的锁紧力解除,卫星在分离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分离。本发明为采用多边形同步限位连杆机构进行纯机械传动解锁的星箭锁紧释放装置,克服火工锁紧释放装置冲击大、污染多、不可重复使用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7875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新宇 , 彭慧莲 , 王国辉 , 林宏 , 杨勇 , 王利 , 陈益 , 周文勇 , 东华鹏 , 张群 , 杨自鹏 , 叶成敏 , 潘忠文 , 肖泽宁 , 郭源 , 冯荣 , 王雪梅 , 齐祥 , 王昊天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式单机支架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01、获取并积累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激励源及特征频率ωi;S02、建立单机支架有限元模型;S03、开展动力学频率响应分析;S04、将获取的振动响应特性与单机振动试验条件进行对比;S05、若单机振动响应超出其振动试验条件,或对于100Hz内的激励源频率,处于激励源频率3‑5Hz范围内;对于大于100Hz的激励源频率,落入激励源频率的5%范围内,则将支架材料更改为结构/阻尼一体化材料,返回步骤S02,重新进行迭代分析。本发明解决重要单机随火箭发射过程中共振区响应过大问题,达到了抑制动态响应幅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5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94742.5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国辉 , 叶成敏 , 崔照云 , 岳玮 , 李茂 , 黄晨 , 王淑炜 , 岳梦云 , 窦振飞 , 徐晨 , 刘巧珍 , 易航 , 邱玉钦 , 刘欣 , 张绪斌 , 郭源 , 肖泽宁 , 穆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高稳定性升压供电系统,首次直接升压至卫星负载电压后传输,采用升压供电系统后,可以满足同时为多个载荷卫星载荷供电的要求,可以节省载荷卫星在飞行器飞行期间的电池消耗,减小了载荷卫星蓄电池的设计难度,提高了载荷卫星电源系统的供电有效率。采用升压供电系统还解决了飞行器为载荷卫星长距离大功率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使长距离供电电缆设计简单且电缆上的损耗小,提高了供电效率,同时大功率供电时或负载突变时还能稳定母线电压,对负载二次电源模块的设计更加容易。更换升压电路中升压功率部分元器件,改变比较器的阈值后能满足卫星各种母线电压要求,可扩展性好,为飞行器升压电源系统开拓了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32071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593208.9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4
Abstract: 一种应对一次点火故障的制导系统重构方法,对于上面级通过两次主动段变轨保证卫星入轨的工作模式,当一次点火失效时,可立即启动第二次点火,保证在亚轨道变轨段上面级能够到达足够高度,第二主动段采用发动机挤压工作方式将上面级/卫星组合体推至入轨点。第一主动段采用迭代制导方法,第二主动段换制导方法及装订诸元,保证入轨精度。本发明提出的应对一次点火故障的制导系统重构方法能够在出现一次点火故障时,充分利用发动机挤压工作模式,自主在线判别并重构,保证故障情况下卫星入轨精度满足要求,提高系统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