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阻式柔性压力触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86547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32284.X

    申请日:2024-08-19

    申请人: 中北大学

    IPC分类号: G01L1/22 G01L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测量值、控制信号或类似信号的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阻式柔性压力触须传感器,解决了现有触须传感器只能检测单一方向上的力以及灵敏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圆形底座、圆形顶盖、纤毛和针锥,针锥固定至圆形底座的顶部,针锥的顶部插入圆形顶盖底部的凹槽中,圆形顶盖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筒,纤毛插入支撑圆筒并与支撑圆筒固定连接,圆形顶盖的直径小于圆形底座,圆形顶盖和圆形底座之间连接覆盖有柔性薄膜,柔性薄膜上粘贴有多组敏感栅,多组敏感栅沿柔性薄膜的周向均匀布置。本发明采用了柔性传感阵列、纤毛和转矩放大机构的组合设计,以实现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微弱应变感知能力,并显著提升其可靠性。

    基于行列寻址的高密度柔性神经电极阵列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39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86470.1

    申请日:2024-08-28

    申请人: 中北大学

    IPC分类号: B81C1/00 B81B1/00 A61B5/293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气元件组件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行列寻址的高密度柔性神经电极阵列制造方法,包括聚偏氟乙烯滤膜的预处理,过滤纳米线图案,聚二甲基硅氧烷层的预处理,将带有列引线导电层的PDMS绝缘层和带有行引线导电层的PDMS基底层键合,PDMS封装层激光打孔后,将PDMS封装层与PDMS绝缘层键合,使行引线导电层的电极点和列引线导电层的电极点暴露并完成封装。行引线导电层中同一行的电极点共用同一根引线,列引线导电层中同一列的电极点共用同一根引线,使N×N电极阵列的引线数量从N²减少到2N,降低了线路的复杂性和成本,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柔性神经电极阵列能显著提升脑电信号的采集效率和异常信号的定位精度。

    一种适用于气流法评价起泡剂性能的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54875.7

    申请日:2024-08-22

    申请人: 中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84 G01N21/01 G06V30/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煤泥浮选药剂评价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气流法评价起泡剂性能的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测试系统包括充气装置、气泡发生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充气装置通过自动泄压阀避免系统压力过大造成事故;充气装置中电磁阀通过接收上位机软件发送的指令实现自动通断;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计算机;图像采集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图像采集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电磁阀连接;计算机上运行气流法评价起泡剂性能的自动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控制图像采集和电磁阀通断;本发明应用于气流法评价起泡剂性能测试,解决了传统气流法评价泡沫性能测试不准确及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电磁式旋转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8381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23240.5

    申请日:2024-06-25

    申请人: 中北大学

    IPC分类号: H02K35/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式旋转能量采集器,解决了现有能量采集器难以有效地捕获低频能源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中心轴、上磁铁套筒、下磁铁套筒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线圈套筒、上盖、下盖以及位于线圈套筒内部的线圈组件;线圈套筒外壁中部沿周向向外延伸有用于连接风叶的支撑环,上磁铁套筒位于支撑环的上侧,下磁铁套筒位于支撑环的下侧,上磁铁套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块上磁铁,下磁铁套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块下磁铁,上盖上侧的中心轴上连接有顶盖,下盖下侧的中心轴上连接有底盖。本发明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传动损耗小,拓宽了能量采集器在不同频率下的适用性,满足了低频环境下的能量采集的需求。

    一种往复式发电装置及发电背包

    公开(公告)号:CN112177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1094587.9

    申请日:2020-10-14

    IPC分类号: F03G7/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发电装置及发电背包,包括背板、发电机和弹簧往复回弹机构,所述弹簧往复回弹机构与背板滑动连接,弹簧往复回弹机构与背板之间安装连杆动力传递机构,连杆动力传递机构一端和背板固定连接,连杆动力传递机构另一端安装在弹簧往复回弹机构的滑板上;弹簧往复回弹机构的滑板上还设有单向传动机构和发电机,连杆动力传递机构连接单向传动机构,单向传动机构连接发电机转轴;滑板上下滑动过程中带动连杆动力传递机构动作,进而带动单向传动机构驱动发电机单向旋转运动而发电。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应用在背包上,有效采集人体行走时背包上下振动产生的机械能,并用于发电,进而存储或供用电器使用,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自驱动复合式多源振动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7890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94477.9

    申请日:2024-03-15

    申请人: 中北大学

    IPC分类号: G01M7/02 G01M7/06 G01M9/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与飞机配合或装到飞机上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自驱动复合式多源振动传感器,解决单一传感器的准确度不能有效保证或复杂的传感器会增加飞行器的用电负担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柔性薄膜、上外壳和下外壳,柔性薄膜包括堆叠的上摩擦介质层、中间间隔层和下摩擦介质层,中间间隔层的两侧设置有相吸附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柔性薄膜位于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本发明中的四组传感器均随着外部激励的增大可产生更强的输出信号,通过后期算法能够使四组传感器互相校正,提升了长时间振动测量的可靠性;同时,基于四组传感器能实现对外部振动激励信号的自驱动监测,降低飞行器的能耗。

    一种蓄能式随机微振动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77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17338.7

    申请日:2023-11-30

    申请人: 中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能式随机微振动能量采集器,解决了现有能量采集器在实际应用时存在效率低、输出电源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开关轮系、储能轮系和发电轮系,其中开关轮系包括齿轮二、双联齿轮、齿轮三、单向轴承二、复位弹簧二、棘轮开关、传动轴二、斜坡凸台一和斜坡凸台二;储能轮系包括齿轮四、齿轮五、单向轴承三、发条盒;发电轮系包括齿轮六、齿轮七、齿轮八、单向轴承四和三相无刷发电机。棘轮开关既充当开关又兼顾发条上紧,提高了涡卷发条的储能速度;采用涡卷发条的储能方式,提高了低频能量的高效利用,实现了低频能量的积攒式采集;实现了低频机械不规则输入能量向规则能量的转换输出。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自驱动复合式多源振动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7890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94477.9

    申请日:2024-03-15

    申请人: 中北大学

    IPC分类号: G01M7/02 G01M7/06 G01M9/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与飞机配合或装到飞机上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自驱动复合式多源振动传感器,解决单一传感器的准确度不能有效保证或复杂的传感器会增加飞行器的用电负担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柔性薄膜、上外壳和下外壳,柔性薄膜包括堆叠的上摩擦介质层、中间间隔层和下摩擦介质层,中间间隔层的两侧设置有相吸附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柔性薄膜位于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本发明中的四组传感器均随着外部激励的增大可产生更强的输出信号,通过后期算法能够使四组传感器互相校正,提升了长时间振动测量的可靠性;同时,基于四组传感器能实现对外部振动激励信号的自驱动监测,降低飞行器的能耗。

    一种电阻尼智能调节电路及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2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82680.8

    申请日:2023-11-24

    申请人: 中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能源采集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阻尼智能调节电路及调节方法,解决了电阻尼的存在使得振动受阻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电磁振动能量采集器、能源管理电路、电子开关器件、储能电容以及检测与控制电路组件,能源管理电路包括全桥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电子开关器件由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检测与控制电路组件包括单片机和AD采集模块,电磁振动能量采集器与全桥整流电路相连,全桥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以及稳压电路相连,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储能电容的一端,稳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检测与控制电路组件连接至发光二级管的正极相连,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储能电容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