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173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22816.3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5G4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腕臂自动上料下料、施扭机器人系统,包括管件上料平台、管件下料施扭平台、管件附件缓冲转盘,其特征在于:管件上料平台包括管件上料机器人和上料机器人滑轨;管件下料施扭平台包括管件下料施扭机器人、下料施扭机器人滑轨、自动预配平台;管件下料施扭机器人用于以在管件附件的紧固件竖直状态下、水平面内旋转施加扭矩的方式紧固管件附件,并将腕臂从自动预配平台下料;自动预配平台包括水平运动机构、周向运动机构、支撑滑动机构、升降平台、管件端部支撑机构、管件附件夹紧机构;本发明实现了管件自动拾取,管件自动上下料,管件上的附件标准扭矩自动化安装,且扭矩的标准值大小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04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58898.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智能化生产线装配系统,包括管件切割装置、机器人装置、耳环缓存上件装置和管件耳环装配装置,管件切割装置用于传送管件并对管件进行切割,以获得设定长度的腕臂管件;耳环缓存上件装置用于让耳环按照设定顺序排列进行缓存;机器人装置用于夹取所述耳环缓存上件装置上的耳环到管件耳环装配装置上,以及夹取腕臂管件到所述耳环缓存上件装置上并让耳环穿装到腕臂管件上后,再拧紧用于固定耳环与腕臂管件的螺栓实现耳环与腕臂管件的装配。本发明通过管件切割装置、机器人装置、耳环缓存上件装置和管件耳环装配装置的配合,可实现腕臂管件和耳环的自动化装配,从而减少人工劳动量,并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851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65194.2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市云基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接触网工地的网络系统,其包括智能接触网工地系统、接触网定位与数据采集系统和与多个作业班组系统一一对应的网络基站,智能接触网工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任务分配模块,接触网定位与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采集模块之间通过第一网络交换设备连接,网络基站与任务分配模块之间通过第二网络交换设备连接,其通过装备具备智能化技术功能的新型系统和相关系统的组合应用,实现为新型智能立杆作业车组和智能腕臂架空安装作业车等智能化施工装备提供靶向目标和相对理想轨面的空间动态换算关系,为应用的类似智能吊弦放样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65195.7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中巍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建造的接触网工地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安装任务分配模块和智能设备数据通讯模块,数据管理模块还与外部的大数据中心服务器连接,智能设备数据通讯模块与多个智能施工设备连接,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导入所需的大数据中心服务器中的数据库数据,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基于设计轨面的周边静态标志物或移动靶标的定位数据;安装任务分配模块用于获取接触网工地的任务目标数据,结合数据库数据和定位数据以获取与各个智能施工设备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智能设备数据通讯模块用于将任务分配信息发送给对应的智能施工设备,从而实现接触网现场安装作业的智能化协同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8745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45745.9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吊弦预配生产设备的自动循环上料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心形护环上料缓存单元和心形护环上料抓取单元;心形护环上料缓存单元包括心形护环振动盘、心形护环通道、心形护环上料模具;心形护环上料抓取单元包括多轴机械手和心形护环端拾器;心形护环端拾器包括心形护环第一夹持部和心形护环第一夹持部。通过构造心形护环振动盘和心形护环通道,将一个个心形护环导向心形护环上料模具等待被抓取,为上料抓取机构自动、持续供应心形护环;通过多轴机械手和针对心形护环特别设计的端拾器进行自动机械抓取,代替传统手工上料,具备高效、精准、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解决了心形护环自动化上料装配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7385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59914.9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腕臂的耳环件缓存上件装置,属于接触网腕臂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缓存组件,缓存组件包括缓存支架和设置在该缓存支架上的若干缓存单元;缓存单元用于实现多个耳环件在纵向上的依次缓存,缓存单元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以实现所述耳环件从该缓存单元的进料端逐一送料。本发明的接触网腕臂的耳环件缓存上件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备高效、精确、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等特点,与自动化腕臂加工装置相配合,一道构成了腕臂预配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了腕臂加工过程中因耳环件缓存、上件所引入的额外劳工成本,进而降低整个腕臂装配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5517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45699.2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吊弦预配加工生产线的铜绞线定位校直单元,包括机架以及共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组件和夹持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多组导向轮对,每组所述导向轮对均包括动力装置和上下对称布置的两个导向轮,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其中的一个所述导向轮;夹持组件包括多组气动夹爪,对于各组所述气动夹爪而言,其包括气缸及安装在气缸上的两个夹爪,每个所述夹爪上均安装有夹持轮,两个夹持轮用于配合夹住和松开从所述导向组件移动过来的铜绞线。本发明通过导向组件和夹持组件配合来捋直铜绞线,让铜绞线在经过导向组件和夹持组件处理后可以保持水平、直线状态移动,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300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46334.1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线位置校正装置,属于吊弦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有绞线匹配组件和空间位移组件,绞线匹配组件设置在空间位置组件的端部,用于匹配送料工位处待送料的绞线,并对其送料位置进行校正,空间位移组件包括在竖向上依次连接设置的多个位移单元,以及绞线匹配组件设置在空间位移组件顶部的位移组件上,空间位移组件在可进行横向或者竖向往复伸缩输出轴的带动下进行横向或者竖向的位移,继而带动绞线匹配组件位移,从而实现绞线在横向和/或竖向上的位置校正,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吊弦的自动化加工系统,能够精确校正绞线位置,保证绞线准确进入送料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2510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453123.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P23/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智能化生产线装备系统,包括:全腕臂预配装备单元和吊弦预配装备单元;所述全腕臂预配装备单元包括用于吊装上料以及读取待加工腕臂的数据并生成二维码的预处理平台、用于对所述待加工腕臂进行预配的套管安装平台以及用于放置加工完成的腕臂并进行辅助配件装配、拼装和下线检查验收的总拼装平台;所述吊弦预配装备单元用于对进料铜合金绞线的进料、压接和绕环预配,并用于辅助配件装配和下线检查验收。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工艺标准,降低生产投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2353684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361732.0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 ,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支柱组立智能臂作业车组,包括公铁两用基础平台、机械臂、立杆机械手、操作室、支柱储存装置、支柱信息识别装置和机器视觉装置等,立杆作业车组实现了立杆半自动安装功能,在抓杆、安装的两个环节采用自动形式,在中间移位采用半自动形式,降低了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在立杆安装过程中机器视觉装置同时对用户的基础施工情况进行检测和测量,并与用户BIM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共享安装过程数据和测量数据信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