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9958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273859.5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增材制造梯度组织钛合金整体构件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进行初步的工艺参数优化;在初步优化工艺参数的基础上,明确送粉量与单道沉积层中等轴晶体积分数的关系;再通过控制重熔程度,建立重熔深度/重熔宽度和等轴晶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钛合金整体构件的几何模型及不同部位的组织特征要求,选择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构件成形。本发明通过晶粒形貌的调控,可以有效地进行沉积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具有梯度组织特征的钛合金整体构件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64302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427359.9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铁基非晶增强铜基合金的铜基复合粉末,其特点为:将粒径为40~50μm的铜基复合粉末作为成形材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方法制备铁基非晶增强铜基合金,其中铜基复合粉末主要由铁基非晶粉末与铜合金粉末按1:9~1:7的质量比组成。本发明优点在于:铜基复合粉末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过程中,发生液相分离而自组装形成球状非晶铁颗粒,非晶铁颗粒弥散分布于富铜基体内;铁基非晶增强铜基合金具有高强、高耐蚀与高耐磨与高导热等优异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021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75175.X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0M125/26 , C10M169/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棒状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含镁化合物、含硅化合物加入预定pH值的水中,混合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得到纳米棒状羟基硅酸镁纳米粉体;将羟基硅酸镁纳米粉体、钼酸钠、硫脲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后再次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纳米棒状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该发明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得到的由二硫化钼包覆层和棒状羟基硅酸镁内核构成的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可显著降低摩擦因数、减小磨损,并可对已磨损表面实现20~50%的修复,从而大幅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4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571903.5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2C38/3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6 , C22C37/10 , C22C37/06 , C23C12/02 , B22D27/18 , C22C33/06 , C21D1/18 , B22C9/02 , B22C1/00 , B24C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磨抛丸机叶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磨抛丸机叶片及其制备方法。高耐磨抛丸机叶片包括铸铁层与表面耐磨层,铸铁层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1~2%C、0.5~1%Si、0.5~1%Mn、7~12%Cr、0.2~0.5%B、余量为Fe;表面耐磨层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3.5~4.5%C、0.5~1%Si、0.5~1%Mn、6~22%Cr、0.2~0.5%B、余量为Fe。本发明抛丸机叶片为了节约成本,采用表面渗碳和铬处理,采用铸型壳体浇注系统浇注成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高耐磨抛丸机叶片具有高强度、冲击韧性等特点,可显著提高耐磨部件的使用寿命,使得抛丸机叶片服役周期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9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573450.X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韧耐磨高铬铸铁及其制备方法。该铸铁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wt%):2.5~3.5%C,0.5~1.0%Si,15~18%Cr,0.4~0.6%B,0.3~0.5%Nb,0.3~0.5%Ti,0.6~1%K/Na,0.3~0.5%Re,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添加有效的合金元素和变质处理可以细化高铬铸铁基体组织,改善相应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使高铬铸铁的强度和韧性改善,可提高高铬铸铁的耐磨性。本发明所述铸铁宏观硬度可达到63~66HRC,冲击韧性可达到13.5~17.5J/cm2。
-
公开(公告)号:CN112662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27444.5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34 , C22C38/38 , B02C13/28 , C21D1/20 , C21D1/28 , C21D6/00 , C21D9/00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磨铸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磨损硬化能力贝氏体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强磨损硬化能力贝氏体耐磨铸钢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含量为,C:0.45%‑0.60%、Si:2.0‑3.0%、Mn:1.5‑2.5%、Cr:0.8‑1.2%、Mo:0.4‑0.8%、Cu:0.4‑0.7%、RE:0.03‑0.06%、P≤0.040%、S≤0.04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强磨损硬化能力贝氏体耐磨铸钢在中、高应力下具备极强的耐磨损能力,本发明强磨损硬化能力贝氏体耐磨铸钢在大型破碎机锤头等大冲击磨料磨损工况的耐磨损件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47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30745.3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高强韧高耐蚀铜基合金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为:(1)将铜基合金零件CAD模型分层切片,根据切片轮廓信息生成一系列激光选区熔化成形二维扫描轨迹;(2)根据生成的扫描轨迹,采用激光选区熔化的方法逐将专用铜基合金粉末逐点、逐线、逐层堆积成三维实体的铜基合金。采用激光选区熔化的方法制备的铜基合金具有双相异质的显微结构,可以一步实现高强韧高耐蚀铜基合金的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与制造,避免常规方法如熔铸之后多道次轧制等存在工艺复杂与多步成型以及无法满足个性化与柔性化制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26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00547.2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兼具耐磨和耐蚀功能的复合镀层及其电解液与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复合镀层的电镀液,其包含如下组分:镍盐80~120g/L,锌盐60~80g/L,次磷酸盐50~70g/L,导电盐200~300g/L;改性碳化硅10~50g/L。在本发明所述的电镀液条件下电镀工件,可以得到Zn‑Ni‑SiC复合镀层;由于镀层中复合了SiC,因而可以进一步提升Zn‑Ni镀层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264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30764.6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高耐磨含硼白口铸铁,属于抗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铸铁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0.35%~0.4%C,1.9%~2.2%B,5.0%~5.5%Cr,0.7%~1.0%Mn,3.0%~5.0%Mo,0.5%~1.0%V,0.8%~1.01%Si,S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52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0056919.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5B1/04 , C25B11/031 , C25B11/054 , C25B11/061 , C25B11/091 , C22C45/02 , C22C33/00 , B82Y30/00 , B82Y40/00 , B22D11/06 , C23F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合金化处理提高Fe基非晶合金电解水析氢催化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Fe基非晶合金浸泡在浓度为0.5~10mol/L的强碱溶液中去合金化处理1~600min。所述Fe基非晶合金的组成为:FemSinBp,40≤m≤81,2≤n≤30,5≤p≤30且m+n+p=100。本发明在碱液下进行去合金化处理,由于零价态铁在碱液中被腐蚀后选择性脱合金,导致脱合金区域体积发生收缩,从而使非晶合金圆片表面产生纳米多孔结构和具有HER催化能力的Fe(OH)3/FeOOH纳米晶;多界面反应与Fe(OH)3/FeOOH纳米晶显著提升的Fe基非晶合金HER催化活性,降低析氢反应的过电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