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6963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78211.9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获得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时差的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特高频传感器阵列采集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实测值,该特高频传感器阵列具有若干个特高频传感器;(2)采用线性预测方法获得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线性预测值;(3)基于线性预测值和与该线性预测值对应的实测值,获得线性预测误差;(4)采用幂定律对线性预测误差进行处理,以获得预测改进值;(5)基于特高频传感器对应的预测改进值,获得相关函数Rij(l);(6)获得Rij(l)的最大值所对应变量l,该变量l则为第i个特高频传感器和第j个特高频传感器测得的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时差。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特高频局部放电进行精确定位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679999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067712.X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XLPE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特征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XLPE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向量集合;步骤2,将XLPE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特征向量集合进行初始化操作;步骤3,根据特征获取新的训练样本矩阵X=X0(:,s);步骤4,训练分类器;步骤5,根据排序准则计算各特征代价分数c;步骤6寻找最小代价分数特征:f=argmin(c);步骤7,更新特征排序向量:r=[s(f),r];步骤8,消去得到最小代价分数的特征:s=s(1:f‑1,f+1:length(s));步骤9,返回步骤3,重复循环,直到s为空集;步骤10,输出优化后的XLPE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向量集合。本发明可构造出最优超平面,达到最大的泛化能力;且具有结构简单、全局最优及泛化能力好的特点,适合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7689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18631.3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局部放电脉冲测量的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阈值法将现场测量数据分成信号和噪声帧;2)对噪声帧数据进行修正;3)获取修正后的噪声帧的FFT系数,并对FFT系数进行旋转变换;4)选取噪声帧频谱峰值点附近的3个点并获取其对应的FFT变换系数,并联立求解得到窄带干扰角频率的估计值;5)重构噪声帧的窄带干扰并从中消去得到仅含有白噪声的背景信号;6)计算白噪声方差的最大似然估计值;7)进一步重构并消去信号帧中的窄带干扰,得到仅包含脉冲信号和白噪声的信号;8)信号帧中的脉冲能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检测影响、提高检测的可靠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26160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617368.6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012 , G01J3/42 , G01J2003/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复合形法的反射式光栅光谱仪光学系统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光学系统中各个光学元器件的几何参数作为最优化的搜索变量;2)确定几何尺寸和光学设计要求的约束条件;3)根据约束条件建立光学系统优化的目标函数;4)采用复合形法进行求解,获取最优的几何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用、高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89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039766.5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时域参数的局部放电特高频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时域参数表征特高频传感器的性能,在GTEM小室脉冲测量系统测量数据的基础上,经由Hilbert变换获取时域解析脉冲响应函数,并提取出包络峰值、包络宽度和振荡时间三种时域参数。利用Guillaume‑Nahman技术克服频域反卷积求取时域参数过程中的病态问题,避免系统脉冲响应淹没于高频毛刺之中。与现有评价体系相比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描述UHF传感器在接收脉冲信号时的行为特征,为局部放电UHF检测信号时域波形的有效对比和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21654.0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的智能高频局部放电传感器,包括金属屏蔽盒、盒盖、合页、搭扣、绝缘垫圈、磁芯、集成电路板、电源插孔、信号发射天线、电池、电源开关和指示灯;本发明传感器内置电池与集成电路板,可直接在传感器内进行信号的处理,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内置的集成电路板包含无线发送电路,通过信号发射天线将数据发送给终端接收设备,省掉了连接线缆,简化了工作流程,并可在较远距离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工作,保证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整个传感器通过所述的合页展开呈钳形结构,通过搭扣连接成整体后,传感器内部的电路才能连通工作,搭扣断开时,电池与电路板分开,传感器停止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1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13039.3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017 , F02D19/081 , F02D41/0047 , F02D41/3035 , F02D41/3094 , F02D2041/3052
Abstract: 缸内混合气成分和燃烧模式任意调制的发动机智能燃烧系统。一种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发动机智能燃烧系统,包括进气管、燃料油箱、油泵、直喷燃料高压油轨、油管、直喷燃料回油管、电控喷油器、电子控制单元、排气管、EGR气管、EGR阀。本发明可以根据发动机所处的工况来控制燃烧模式以及燃料组分,从而采用最适合当前工况的燃烧模式,以及合理调节缸内混合气的活性燃料含氧率、辛烷值、高十六烷值等宏观参数,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始终保持较好的燃烧性能以及较低的排放水平。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14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19470.4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2M2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船用重型柴油机EGR系统颗粒物去除装置,包括锥形涡轮出气管、梭形容积腔、螺旋叶片、EGR管道、EGR阀,锥形涡轮出气管、梭形容积腔、后端排气管依次连接在一起,螺旋叶片通过螺旋叶片固定支架布置在锥形涡轮出气管内形成螺旋气道,EGR管道的进气口布置在梭形容积腔内,EGR管道的出气口布置在前端进气管内。本发明可获得较为清洁的尾气作为EGR系统的气源,降低了颗粒物对压气机及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污染。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于EGR的低压回路连接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879718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10379321.8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线环的变电站局部放电全站监测与定位系统,包括一高频屏蔽信号总线,该高频屏蔽信号总线的两端分别接至一双通道数据采集及控制单元,N个传感终端通过三通连接件并接在该高频屏蔽信号总线上。本发明在检测局部放电方面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实现变电站多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同步监测,大大降低了变电站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成本,有助于更多的变电站安装和使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设备,提前发现缺陷,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8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9766.5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时域参数的局部放电特高频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时域参数表征特高频传感器的性能,在GTEM小室脉冲测量系统测量数据的基础上,经由Hilbert变换获取时域解析脉冲响应函数,并提取出包络峰值、包络宽度和振荡时间三种时域参数。利用Guillaume-Nahman技术克服频域反卷积求取时域参数过程中的病态问题,避免系统脉冲响应淹没于高频毛刺之中。与现有评价体系相比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描述UHF传感器在接收脉冲信号时的行为特征,为局部放电UHF检测信号时域波形的有效对比和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