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0976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36118.0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N3/08
Abstract: 一种风电场风速智能预测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序列分层、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综合计算和预测结果输出;数据序列分层是采用小波包分解法,将原始非平稳风速分解成至少为两个的趋于平稳的风速数据输出,风速数据输出的个数就定义为风速的序列层数;建立数学模型,是对风速的序列层数中每层数据单独进行处理,对于高频序列层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高频数据计算,然后进入数据栈;对于低频序列层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低频数据计算,然后进入数据栈;当所有数据全部到达数据栈后,数据栈中的所有数据才进入预测综合计算步骤进行加权计算,最后执行预测结果输出。本发明的方法属于智能法,能够实现多步超前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70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78069.2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一种列车碰撞承载吸能部件碰撞阈值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包括:在列车车体的端部设置承载吸能结构;对列车车体端部的承载吸能结构上设置结构开孔,利用该结构开孔来实现碰撞阈值。该列车碰撞承载吸能部件碰撞阈值实现方法通过吸能部件的结构改进实现了列车碰撞时吸能部件碰撞阈值的量化控制。通过对吸能部件的结构改变控制,实现破坏阈值以及结构阈值的可控性,该实现方法设计合理,效果明显,能够用于车体端部承载吸能部件的设计与安装,有效保证列车碰撞的安全吸能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666716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10143994.1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方法,包括:以轨面为测量基准,在被测车体的非共线的至少三个点上固定安装高速摄像仪;随着被测车体的运动,高速摄像仪得到轨道顶面相对高速摄像仪的运动图像序列;对所述运动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每个点相对于轨道的偏移量;综合其中三个测点上的偏移量,确定被测车体相对于两条轨道的空间姿态和偏移量,进而得到固连于车体的任意点的动态偏移量;根据车体轮廓上关键点的动态偏移量,得到车体的动态包络线;将车体动态包络线与建筑限界轮廓进行比较,若有监控点接近甚至超出建筑限界,将进行超限预警和报警。本发明在实时在线测量车辆动态位移的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76513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5754.5
申请日:2010-02-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M9/08
Abstract: 一种高速列车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台和鼓风机GF;鼓风机GF的进风口连接阀门F1、F3,阀门F1之前顺序连接消声器X1和空气滤清器L;鼓风机GF的出风口连接阀门F2、F4,阀门F2之后连接消声器X2;阀门F3、F4之后分别连接流量调节阀Q1-Q2后再连接到被试车体;被试车体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其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装置还可设置安全阀AF、流量调节阀Q1-Q2、单向阀门D1-D4。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人工模拟的交变气动载荷符合实际情况,检测的数据可靠性高;可以在无人值守时全天候工作。适合于铁道高速铁路机车车辆的新造或者定期复查进行的交变气动载荷疲劳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1254789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30748.0
申请日:2008-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风监控数据中心、多个大风监测点、DMIS网络与TMIS网络、同时连接所述DMIS网络与TMIS网络的交换服务器、行车调度中心以及被监控列车;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从所述多个大风监测点实时获取风速数据;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通过所述交换服务器从所述的DMIS网络与TMIS网络获取所述被监控列车的实时运行信息和列车编组车型信息;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向所述的行车调度中心发送实时限速行车指令,所述的行车调度中心将所述的实时限速行车指令转发到所述被监控列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铁路大风监测预警方法。该系统和方法能有效保障列车在风区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1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829051.9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积雪结冰缩比模型试验方法,确定缩比模型试验的特征长度和全尺寸试验的特征长度,根据两者的比值作为缩比系数,选择模拟雪粒的离散相粒子的直径和密度,粒子直径与密度的乘积在缩比模型试验与全尺寸试验中的比值等于缩比系数,以使缩比模型试验中的粒子位移与全尺寸试验中的粒子位移具有相似性,准确模拟真实雪粒的运动状态。本发明能够使缩比模型试验中的粒子位移与全尺寸试验中的粒子位移具有相似性,准确模拟真实雪粒的运动状态,而选取合适属性的模拟粒子,不必采用真实冰雪颗粒,在保证缩比模型试验真实性、可靠性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试验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试验成本。
-
-
公开(公告)号:CN117565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14003.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辅助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转向架智能防积雪系统,包括导流底板、通道开闭机构、加热元件、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导流底板上设置有两组导流通道,每组导流通道中有两个导流方向相反的导流通道,每个导流通道对应设置有一个通道开闭机构,通道开闭机构包括挡板和与挡板连接的驱动单元,挡板铰接于导流通道的进风口处,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挡板转动以关闭或开启导流通道;控制装置分别与若干加热元件、温湿度传感器以及驱动单元相连接。本发明的智能防积雪系统,既可以实现转向架区域的良好散热,又可以降低线路上降雪对列车转向架区域的影响,并进一步融雪,可以有效保护列车的运行安全,提升列车运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9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05700.2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开孔式高铁隧道缓冲结构调控方法及装置,在列车即将进入隧道内时,隧道入口处的缓冲结构开孔率保持为0,通过缓冲结构延长压缩波的压力上升时间,从而使得隧道内的压缩波压力梯度幅值降低,同时通过地面测速装置/测点压力波识别装置检测到列车进入隧道并将信号传递给隧道出口透孔矩阵控制模块,按需打开隧道出口缓冲结构上的透孔,气流在透孔处产生外泄,实现隧道出口处压缩波的能量耗散,达到缓解微气压波幅值的目的,相比于隧道两端均为固定开孔率缓冲结构具有更佳的改善效果;每个透孔能够独立开闭,对于不同工况,隧道出口缓冲结构的开孔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达到最佳缓解隧道出口微气压波幅值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7273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466612.4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缓解隧道压力波的高速磁悬浮铁路隧道及其构筑方法,其结构包括两本体段及设于两本体段之间的缓冲段,缓冲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本体段的横截面积,在缓冲段内设有与本体段同轴布置的拱形板,该拱形板的内轮廓线不侵入所述本体段的内轮廓线布置,所述拱形板的外壁与缓冲段内壁间隙布置形成减压腔,在拱形板上开有多个与减压腔相连通的透孔。本发明通过在现有隧道结构的端部间设置横截面积更大的缓冲段,通过在其缓冲段内增设间隙布置的拱形板,利用拱形板上的透孔使拱形板内的列车运行腔与拱形板外的减压腔相连通,使得初始压缩波梯度大大降低,更大程度上耗散压缩波能量,从而更加高效地缓解隧道出口微气压波和隧道交变压力幅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