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59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08116.7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编码网络的智能电能表故障分类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对获取的智能电能表的历史检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初始化设置自编码网络模型的参数;在训练集中选取样本数据输入到所述自编码网络模型中,以获取信号特征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进行迭代训练;根据测试集的分类结果不断调整所述自编码网络模型参数,以确定自编码网络模型的最优参数;利用所述最优参数对应的自编码网络模型对智能电能表的故障进行分类检测。本发明采用深度降噪自编码网络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无监督地特征提取,能够实现故障信号的快速准确分类,有助于提升智能电能表的故障识别能力,相比传统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142609.9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熊素琴 , 成达 , 彭楚宁 , 赵兵 , 李宁 , 葛德辉 , 邹和平 , 李求洋 , 张保亮 , 陈昊 , 张伟 , 王晓东 , 李扬 , 杨巍 , 段晓萌 , 赵越 , 郭建宁 , 李龙涛 , 王雅涛 , 秦程林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应力误差分析方法,并公开了具有该方法的设备、存储介质。其中误差分析方法使用经过LM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各种应力和误差的关联性。误差建模时引入一个附加误差,从而实现智能电能表的误差模型修正。本发明所述方法无需以往误差分析时的过多项的误差计算和误差拟合。采用PCA思想,不易出现过拟合以及欠拟合的现象,即提升误差分析效率,也能保证较高的可靠性。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在一定条件下使智能电能表的误差预测值具有较高的置信区间,并为之后智能电能表的误差校正工作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812931.6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素琴 , 成达 , 赵兵 , 林繁涛 , 邹和平 , 李求洋 , 李扬 , 高天予 , 杨巍 , 郭建宁 , 李龙涛 , 赵越 , 许佳佳 , 陈思禹 , 王雅涛 , 秦程林 , 谭琛 , 孙南南 , 李禹凡 , 赵立涛 , 岳云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桩用剩余电流及故障电弧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剩余电流采样互感器(102)以及剩余电流采样模块(203),其中:所述剩余电流采样互感器(102)基于磁芯非线性磁化特性与快速磁饱和的特性,结合外围电路产生自激震荡电路,用于检测主回路中的直流剩余电流信号;所述剩余电流采样模块(203)中含激磁震荡电路、积分解调电路、有源滤波放大电路,剩余电流采样互感器(102)与激磁震荡电路产生的激磁信号经过积分解调电路、有源滤波放大电路后,还原主回路中剩余电流特征,还原后电压信号作为剩余电流微控制器(301)的ADC输入信号。提高了整个综合检测模块的安全性,能够让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地易于监测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97670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811487255.X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失效率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电能表的失效数据;根据失效数据特性与模型复杂度,选取对应的B样条基函数阶数;根据电能表故障数据的分布选择对应的似然函数,将B样条函数嵌入贝叶斯模型中,建立层次贝叶斯B样条模型;将清理噪声点后的有效数据进行规一化处理后,作为所述模型的输入数据,对所述模型进行训练;根据电能表的失效数据,通过所述模型预估所述电能表的失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数据融合可靠性方法存在分析结果不完善,模型不确定,小样本下易欠拟合等问题,难以同时兼顾准确性与全面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522579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0083238.5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素琴 , 赵兵 , 成达 , 杜新纲 , 葛得辉 , 彭楚宁 , 邹和平 , 李求洋 , 李扬 , 高天予 , 谭琛 , 陈思禹 , 许佳佳 , 赵越 , 郭建宁 , 秦程琳 , 赵立涛 , 李禹凡 , 王雅涛 , 杨巍 , 孙南南 , 李龙涛 , 岳云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直流混合式固态断路器设备,包括:主电流支路,用于当故障电流产生时,自动断开动静触头,实现电路保护;换流支路,用于根据驱动模块输出的脉冲信号实现导通,并在故障电流全部转移到换流支路时,根据驱动模块输出信号实现关断;耗能支路,用于当换流支路关断时,基于电路瞬间产生的过电压实现导通,并吸收故障电流产生的剩余能量,以将故障电流清除;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线路电流,并当所述线路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脉冲信号;供能模块,用于为检测模块和驱动模块提供电源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89800.5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熊素琴 , 李扬 , 邹和平 , 郜波 , 成达 , 李求洋 , 陈祉如 , 高天予 , 郭建宁 , 赵越 , 李禹凡 , 李龙涛 , 陈思禹 , 许佳佳 , 杨巍 , 赵立涛 , 孙南南
IPC: G06F18/213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窃电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窃电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获取电网的窃电检测数据集,根据所述窃电检测数据集,生成样本数据;使用LSTM网络对所述样本数据的一维时序特征进行提取,使用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对所述样本数据的周期特征进行提取;使用提取到的所述样本数据的一维时序特征及周期特征,对窃电检测网络进行训练,构建窃电检测网络模型;使用窃电检测网络模型,对目标电网的窃电行为进行检测。本发明使用窃电检测网络模型为基础进行检测,计算成本低,精度较高,能有效的对电网的窃电行为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74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0948569.0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保亮 , 熊素琴 , 赵兵 , 林繁涛 , 杜新纲 , 葛得辉 , 周晖 , 陈昊 , 彭楚宁 , 邹和平 , 薛阳 , 李扬 , 成达 , 李求洋 , 赵越 , 杨巍 , 李龙涛 , 岳云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直流系统的剩余电流模拟与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低压配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低压直流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低压直流系统的系统模型,针对系统模型进行低压直流系统在循环净电流干扰条件下的剩余电流和循环净电流仿真模拟;获取模拟数据,根据模拟数据确定低压直流系统的剩余电流。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模拟直流系统特征,以得到贴近真实情况下的电流特征,具有较好的仿真准确度,可以获得定量化的直流系统仿真数据,对相关系统搭建、为相关保护装置的研发与配置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02116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714330.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3K26/362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计量现场手持设备控制激光蚀刻设备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计量现场手持设备与便携式激光蚀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计量现场手持设备发送查询请求帧数据至便携式激光蚀刻设备,以获取便携式激光蚀刻设备返回的设备功能;计量现场手持设备基于设备功能和蚀刻需求发送蚀刻信息至便携式激光蚀刻设备,以使得便携式激光蚀刻设备基于蚀刻信息进行蚀刻,并返回蚀刻结果至计量现场手持设备。本发明解决了将便携式激光蚀刻设备应用于电力公司实际业务时,无法与电力公司统推的计量现场手持终端进行业务交互的问题,降低了激光打码设备接入电力业务系统的难度,为激光打码技术在电力资产管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铺平了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69527.2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熊素琴 , 赵兵 , 成达 , 林繁涛 , 邹和平 , 李求洋 , 李扬 , 高天予 , 杨巍 , 郭建宁 , 李龙涛 , 赵越 , 许佳佳 , 陈思禹 , 王雅涛 , 秦程林 , 谭琛 , 孙南南 , 李禹凡 , 赵立涛 , 岳云奇
IPC: B23K26/362 , B23K26/70 , B23K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刻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激光刻码系统包括激光刻码装置与夹持装置,激光刻码装置用于对夹持在夹持装置上的待加工工件打标,夹持装置包括导向组件以及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设置在导向组件上;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对夹单元以及驱动机构,两个对夹单元均与导向组件可滑动连接,驱动机构位于两个对夹单元之间,驱动机构通过固定板与导向组件连接;其使用方法的流程为:夹持待加工工件‑打标‑松放待加工工件;一方面,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对夹单元移动,实现夹持组件的夹持动作,与采用弹簧弹力的夹持方式相比,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48569.0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保亮 , 熊素琴 , 赵兵 , 林繁涛 , 杜新纲 , 葛得辉 , 周晖 , 陈昊 , 彭楚宁 , 邹和平 , 薛阳 , 李扬 , 成达 , 李求洋 , 赵越 , 杨巍 , 李龙涛 , 岳云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直流系统的剩余电流模拟与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低压配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低压直流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低压直流系统的系统模型,针对系统模型进行低压直流系统在循环净电流干扰条件下的剩余电流和循环净电流仿真模拟;获取模拟数据,根据模拟数据确定低压直流系统的剩余电流。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模拟直流系统特征,以得到贴近真实情况下的电流特征,具有较好的仿真准确度,可以获得定量化的直流系统仿真数据,对相关系统搭建、为相关保护装置的研发与配置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