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2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145527.3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刘方 , 岳岭 , 吕刚 , 谭富圣 , 马福东 , 金张澜 , 王文谦 , 徐品章 , 陈丹 , 康佩 , 彭斌 , 王杨 , 郭磊 , 陈慧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注浆装置及其注浆方法,包括制浆机、注浆管和注浆泵,其中注浆管包括相互套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外管相互连通,且外管上设置有出浆孔;同时内管和外管分别通过连通管和循环管与注浆泵相连;同时在外管上还套置有膨胀套,膨胀套通过膨胀管与连通管相连;本发明通过内外管的设计对浆液进行缓冲,从而降低浆液的压力变化幅度;同时通过出浆孔孔径及分布密度的调节向注浆管的远端引流,从而保证浆液的均匀分布;注浆管两端的膨胀套在膨胀后将注浆管固定于安装孔内,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注浆管的震动,提高注浆质量;且浆液的进出口均设置于注浆管顶部,注浆管能够以任意角度安装,扩展了注浆管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682765.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H3/00 , E01D2/04 , E01D19/02 , E04B1/98 , E04H9/02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八度地震区高架独柱车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大悬挑梁和独柱墩,所述大悬挑梁的中部下方设置有供独柱墩的顶部穿过的通孔,所述独柱墩的顶部穿过该通孔后,顶部与大悬挑梁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大悬挑梁的两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独柱墩之间设置有轨道梁支座锚栓。本发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极大的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反应。采用T型高架独柱车站,从建筑布置方面减小结构构件的自重,可以有效增加高架独柱车站所建高度,使高架独柱车站有良好的道路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110181482.5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运用车数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储存介质包括: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线路运营长度、列车电池性能、行车计划和旅行速度,所述列车电池性能包括列车续航里程和列车充电时间函数,所述行车计划包括全日分时段列车运行计划、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和列车在可充电车站停留时间;根据第一信息建立第一数学模型,所述第一数学模型对传统运用车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用于求解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完成既定行车计划所需最小列车运用车数;求解所述第一数学模型,输出所述第一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列车运用车数计算方法,解决了传统运用车数计算方法在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受充电过程影响情况下不适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9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97619.3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曹永刚 , 李汶京 , 刘树红 , 于进江 , 王建功 , 王久军 , 卓越 , 蒋伟平 , 乔俊飞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谭富圣 , 刘建友 , 赵琳 , 于晨昀 , 刘方 , 张斌 , 张宇宁 , 王婷 , 李力 , 刘海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火车站叠层进出站结构,其包括:隧道;隧道支护结构,其用于对隧道拱顶和边墙进行锚固;所述隧道至少具有两层通道,且其中至少有一层通道作为出站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地下火车站的出站层与地面站房的地面层;至少一层通道作为进站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地下火车站的进站层与地面站房的地下层。本发明的叠层进出站结构设计中,将隧道分割为上下独立的通道,由此使进出站客流不交叉,大幅度提高旅客进出站的效率,减少安全隐患,避免拥堵;同时,叠层进出站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洞室数量,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482153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510208264.0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侧沟电缆槽组合单体、及制备方法和侧沟电缆槽组合结构。该隧道侧沟电缆槽组合单体其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为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内隔为电缆槽区、侧沟区、备用槽区,所述电缆槽区、所述侧沟区、所述备用槽区均自一个所述连接端延伸至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并在两个连接端的端面处贯通。多个隧道侧沟电缆槽组合单体串联而成,相邻的两个之间的间距小于8毫米,错台小于5毫米。通过配料、拌和、入模振荡成型、初养、终养得到隧道侧沟电缆槽组合单体。该方法洞外预先制备单体结构,隧道内安装,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26593.6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压可控式隧道排水系统及其水压控制装置,该水压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贯穿隧道侧壁,其出水口在隧道内且垂直水平面向上,其入水口与隧道外的地下水水源连通;管状的引导部,其出水端敞口,入水端封闭;进水管的出水口贯穿引导部入水端的端面延伸到引导部内;单向阀包括盖板和设置于盖板下表面的配重部;盖板位于引导部内并覆盖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配重部悬挂于进水管中。进水管的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地下水水源的阈值水位;单向阀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压力值;第一压力值等于因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阈值水位之间高度差而产生的水压的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水压控制装置利用该水压控制其排水或者停止排水,从而避免地下水过度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26593.6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压可控式隧道排水系统及其水压控制装置,该水压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贯穿隧道侧壁,其出水口在隧道内且垂直水平面向上,其入水口与隧道外的地下水水源连通;管状的引导部,其出水端敞口,入水端封闭;进水管的出水口贯穿引导部入水端的端面延伸到引导部内;单向阀包括盖板和设置于盖板下表面的配重部;盖板位于引导部内并覆盖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配重部悬挂于进水管中。进水管的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地下水水源的阈值水位;单向阀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压力值;第一压力值等于因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阈值水位之间高度差而产生的水压的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水压控制装置利用该水压控制其排水或者停止排水,从而避免地下水过度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959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910082017.5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主体结构的暗挖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先进行车站风井和风道的开挖,之后利用风井和风道作为施工通道进行车站主体结构的开挖,所述车站主体结构的暗挖施工方法包括步骤:采用复合初期支护在风道口形成加强环;采用一定顺序进行中洞土体开挖;进行中洞内部结构施工;进行侧洞土体开挖;进行侧洞内部结构施工。本方案顺利完成土体开挖及初期支护与永久结构之间的受力转换,避免永久结构施工期出现过多不利受力状态,方便了施工,提高了施工安全度和施工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保证了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3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552636.7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刘方 , 蒋小锐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王杨 , 胡晶 , 答子虔 , 王婷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隧道开挖前的地质参数和相邻两个隧道的设计参数,所述相邻两个隧道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相邻两个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和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允许范围;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岩墙的厚度,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本发明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群洞中各个岩墙的受力,并根据岩墙的稳定性设计支护措施,确保群洞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18275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42988.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刘建友 , 于晨昀 , 陈志广 , 刘方 , 岳岭 , 凌云鹏 , 陈丹 , 彭斌 , 胡晶 , 王杨 , 魏盼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徐治中 , 祝安龙 , 宋月光 , 谭富圣 , 马福东 , 刘宝权 , 王德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大跨度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挖隧道位置处的勘测信息;在待挖隧道顶部的两侧,沿隧道的延伸方向,分别挖设预设长度的超前导洞;在待挖隧道的上方,位于两个超前导洞之间的土体内,沿隧道的延伸方向设置管棚;在管棚上方施工多个对拉装置,每个对拉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超前导洞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多个对拉装置沿待挖隧道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在每个对拉装置上施加预设的预应力。应用本发明可以增大大跨度隧道上方土体自身的承载力,大幅度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厚度,降低工程投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