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1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780002499.8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53 , F01L1/2405
Abstract: 间隙调节器支撑部(40)与下凸轮支架(50)一体形成。下凸轮支架(50)固定到气缸盖(12)上,在所述气缸盖(12)内安装有进气门(20)和排气门(22)。在将间隙调节器(60)设置于间隙调节器支撑部(40)中之后,将摇臂(64)设置于进气侧并将摇臂(68)设置于排气侧。将凸轮轴设置于下凸轮支架(50)上,以便摇臂(64)与进气凸轮(66)接触且摇臂(68)与排气凸轮(70)接触。然后,将上凸轮支架(44)装配到下凸轮支架(50),由此完成凸轮轴支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11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780002580.6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0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53 , F01L1/0532 , F02F7/006
Abstract: 下凸轮架(20)置于气缸盖(10)上方,盖罩(40)置于下凸轮架(20)上方。下凸轮架(20)具有一体形成的外框(22)以及桥接部(26),外框(22)与气缸盖(10)的周缘(14)叠置,桥接部(26)设置在外框(22)的相对侧之间。桥接部(26)具有用于支撑进气凸轮轴(30)和排气凸轮轴(32)的下部轴承(28)。盖罩(40)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凸缘(42)和轴承(46),凸缘(42)与外框(22)叠置,轴承(46)与凸缘(42)内侧的桥接部(26)相对。轴承(46)具有上部轴承,其与下部轴承一起支撑进气凸轮轴(30)和排气凸轮轴(32)。
-
公开(公告)号:CN106922161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580061042.9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设置成在气缸盖(101)的纵向上延伸。在垂直于纵向的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截面中,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位于包含多个燃烧室(4)的中心轴线且平行于纵向的平面(S1)与包含多个进气口(2)的中心轨道的中心轨道面(S2)之间。在垂直于纵向的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截面中,第二冷却剂流动通路的至少一部分(20c)位于气缸盖(101)的气缸体配合面(1a)与进气口的中心轨道面(S2)之间。温度低于在第二冷却剂流动通路(20c)中流动的冷却剂的温度的冷却剂在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中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439396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080001990.0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驱动式车辆,该电力驱动式车辆(1)具备车辆主体(10)、电池(12)、对电池(12)进行充电的发电装置(11)、可设定发电装置(11)的运转条件的运转条件设定开关(40)、基于运转条件使发电装置(11)运转的发电装置侧ECU(113)、取得车辆行驶条件的导航系统(30)、和基于车辆行驶条件来推定因为与车辆行驶条件对应的行驶而消耗的电池(12)的充电量的车辆侧ECU(50)。在直到满足车辆侧ECU(50)推定出的充电量为止进行充电所需的预计时间比直到满足推定出的充电量为止进行充电所需的时间的希望时间长的情况下,点亮提示灯(46)。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49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80162206.1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以围绕多个气缸(#1-#4)的方式形成的环状冷却水通路(16)。包括具有比气缸体(10)大的热膨胀系数,并将环状冷却水通路(16)划分成第一通路(22)和第二通路(24)的两个分隔构件(12、14)。第一通路(22)主要在沿着气缸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缸膛中心面的一侧延伸,第二通路(24)主要在其另一侧延伸。设有与第一通路(22)连通的入口和与第二通路(24)连通的出口。具备向第一通路(22)及第二通路(24)这双方开口的冷却水通路的气缸盖安装于气缸体(10)。气缸体(10)及分隔构件(12、14)形成为内燃机的预热时作用在两者间的应力不会达到分隔构件(12、14)的破坏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022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780003257.0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盖(10)与摇臂(20,24)装配在一起。凸轮轴(26,28)布置成使得摇臂(20,24)和凸轮(21,25)彼此接触。凸轮轴(26,28)由从下方支撑凸轮轴(26,28)的下轴承(34)以及与盖罩(30)集成一体的上轴承(32)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盖罩(30)设置有可以通过盖罩(30)观察到气门系统部件的目视观察窗(44,46)。用于遮盖目视观察窗(44,46)的目视观察窗盖(54,56)固定于盖罩(30)。
-
公开(公告)号:CN10132193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780000489.0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10)的凸轮轴支撑结构,包括驱动进气门(18)或排气门(20)的凸轮轴(26、30);容置所述凸轮轴(26、30)的盖罩(34);上支承部分(42),其设置在所述盖罩(34)上并且支撑所述凸轮轴(26、30);下支承部分(54),其附连到所述盖罩(34)并且与所述上支承部分(42)形成配对以保持所述凸轮轴(26、30);摇臂(22、24),其将驱动力从所述凸轮轴(26、30)传递到所述进气门(18)或所述排气门(20);以及摇臂支撑部分(56),其通过设置在所述摇臂(22、24)附近或正上方来阻止所述摇臂(22、24)偏离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2216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80061042.9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设置成在气缸盖(101)的纵向上延伸。在垂直于纵向的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截面中,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位于包含多个燃烧室(4)的中心轴线且平行于纵向的平面(S1)与包含多个进气口(2)的中心轨道的中心轨道面(S2)之间。在垂直于纵向的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截面中,第二冷却剂流动通路的至少一部分(20c)位于气缸盖(101)的气缸体配合面(1a)与进气口的中心轨道面(S2)之间。温度低于在第二冷却剂流动通路(20c)中流动的冷却剂的温度的冷却剂在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中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492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0980162206.1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以围绕多个气缸(#1-#4)的方式形成的环状冷却水通路(16)。包括具有比气缸体(10)大的热膨胀系数,并将环状冷却水通路(16)划分成第一通路(22)和第二通路(24)的两个分隔构件(12、14)。第一通路(22)主要在沿着气缸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缸膛中心面的一侧延伸,第二通路(24)主要在其另一侧延伸。设有与第一通路(22)连通的入口和与第二通路(24)连通的出口。具备向第一通路(22)及第二通路(24)这双方开口的冷却水通路的气缸盖安装于气缸体(10)。气缸体(10)及分隔构件(12、14)形成为内燃机的预热时作用在两者间的应力不会达到分隔构件(12、14)的破坏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11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780002580.6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0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53 , F01L1/0532 , F02F7/006
Abstract: 下凸轮架(20)置于气缸盖(10)上方,盖罩(40)置于下凸轮架(20)上方。下凸轮架(20)具有一体形成的外框(22)以及桥接部(26),外框(22)与气缸盖(10)的周缘(14)叠置,桥接部(26)设置在外框(22)的相对侧之间。桥接部(26)具有用于支撑进气凸轮轴(30)和排气凸轮轴(32)的下部轴承(28)。盖罩(40)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凸缘(42)和轴承(46),凸缘(42)与外框(22)叠置,轴承(46)与凸缘(42)内侧的桥接部(26)相对。轴承(46)具有上部轴承,其与下部轴承一起支撑进气凸轮轴(30)和排气凸轮轴(3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