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989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45836.9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冯建林 , 徐春铃 , 姜智超 , 闫颖鑫 , 巩英辉 , 张敏刚 , 刘辉 , 陈志刚 , 曹轶 , 张鹏宇 , 孙超逸 , 侯佳佳 , 肖文 , 王颖 , 刘秀明 , 李欣 , 王锦涛
Abstract: 本公开的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姿态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惯性坐标系的高速飞行器的动力模型;对动力模型进行线性化得到高速飞行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仿射非线性模型分为快回路和慢回路;基于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收敛状态建立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根据高速飞行器的角度指令和所述高速飞行器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高速飞行器慢回路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律;将慢回路控制律输出的角速度作为快回路的输入,结合全局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设计快回路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律。能够解决现有飞行器控制模型复杂、鲁棒性差、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实现无动力高速飞行器姿态的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164344.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晶莹 , 张宁宁 , 肖文 , 唐毛 , 谢佳 , 杨明 , 刘明 , 杨丁 , 胡东飞 , 葛亚杰 , 张敏刚 , 王兰松 , 高兴 , 秦小丽 , 陈默 , 余卓阳 , 赵良 , 孙精华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主感知与智能机动飞行试验的自适应弹道设计方法,属于武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雷达感知装置/光学感知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各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明确探测器坐标系定义,通过分析试验飞行器搭载的感知装置与地面雷达/目标火箭的时空关系,确定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飞行试验按照先雷达感知试验、后光学感知机动试验的顺序开展,将试验飞行器弹道分为两段:雷达感知飞行段和光学感知机动飞行段;根据飞行试验目的,设计试验飞行器的飞行程序及程序角,在总射程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试验飞行器的弹道程序角剖面参数。实现了一发飞行试验同时满足对地面雷达及目标火箭的探测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28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43353.9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肖文 , 刘秀明 , 李欣 , 戴世聪 , 姜智超 , 孙超逸 , 王颖 , 张鹏宇 , 侯佳佳 , 闫颖鑫 , 谢佳 , 陈芳 , 巩英辉 , 张宁宁 , 陈敏 , 赵晓利 , 赵良 , 张敏刚 , 刘辉 , 陈默 , 杨丁 , 余亚晖 , 肖振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主动段干扰力矩模型,获得主动段的干扰力矩;S2、建立主动段控制力矩模型,获得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S3、如果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大于主动段的干扰力矩,转入S4;否则判定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不足;S4、如果姿控动力的控制力矩满足操纵性要求,转入S5,否则判定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不足;S5、主动段的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结束。通过姿控动力控制能力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姿控动力系统的合理配置,姿控动力系统控制能力能够克服干扰力矩,满足不同飞行任务操纵性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