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318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04656.8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武汉大学
Inventor: 王天昊 , 李琰 , 王新迎 , 宋海涛 , 尚学军 , 郝毅 , 马世乾 , 于天一 , 李健 , 田捷 , 赵琦 , 和嘉星 , 刘艳丽 , 廖思阳 , 姜新雄 , 王俊毅 , 刘李琦 , 黄家凯
IPC: G06Q10/063 , H02J3/00 , G06Q50/0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网场景薄弱的判别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目标电网,计算有新能源接入的所有节点的短路容量和短路比,并利用新能源出力对所获得的短路比进行修正和归一化处理,获得电网场景强弱的判别结果,进而建立所对应的训练好的基于深度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运行场景强弱程度判别模型;步骤2、将所需要辨识的电力系统运行场景的潮流数据导入步骤1所建立的训练好的基于深度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运行场景强弱程度判别模型,得到所对应的薄弱度指标,进而实现对电网运行场景强弱的判别。本发明能够对当前场景下电网场景强度进行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8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58492.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辨识的电力系统运行场景辨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网的电气量数据;将待目标电网的电气量数据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图卷积人工神经网络中进行辨识,获得电力系统运行场景的辨识结果;输出所述辨识结果。本发明对电力系统运行场景进行详细划分,一方面兼顾了目前已有场景;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新能源出力的影响,能够为及时掌握电力系统状态所在的场景提供支撑,为电力系统分析和运维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20414.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射频前端领域,具体是一种窄带双频通道切换方法和系统。该方法为,将电力无线专网频段和民用计量仪表频段所用频点进行编号,设定相应的捕获通道;在上电一瞬间所有捕获通道打开,确定功率最大值通道编号为初始编号频点,而后所有捕获通道关闭,利用线性同余法来确定后续频点编号;将后续频点编号对应值分别送给频率综合器以及射频开关,用于根据生成的频点编号控制频率综合器的分频系数以及接收端处的射频开关的切换。通过这种控制方式,解决了230MHz和470MHz‑510MHz发送以及接收时的通道切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9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63835.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紧急切负荷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故障情况下电力系统状态空间;将故障情况下电力系统状态空间输入切负荷控制模型中,得到切负荷动作,其中,所述切负荷控制模型通过对深度强化学习网络进行仿真训练得到。本发明通过采用连续动作控制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对电网紧急状态切负荷进行研究,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智能可行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10640.1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1S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到达时间非视距误差消除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获取到达时间观测序列,当前环境的非视距环境特征以及到达时间观测序列中初始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的无非视距误差到达时间估计值和非视距误差估计值,确定预设的卡尔曼滤波器的状态转移矩阵,得到误差消除卡尔曼滤波器,针对各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将上一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的无非视距误差到达时间估计值和非视距误差估计值以及当前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输入误差消除卡尔曼滤波器,得到到达时间观测序列中各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的无非视距误差到达时间估计值和非视距误差估计值。无需对非视距误差进行鉴别,不存在虚警和漏报的问题,并有效提升到达时间估计值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119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31506.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空口从5G基站获取高精度时间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从5G基站空口获取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由5G基站下发的含时间信息的SIB16授时信令以及与当前5G基站之间通信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imeAdvance;2)通过多组连续测量得到的上行时间提前量TimeAdvance计算出空口延时参数;3)根据所述空口延时参数对SIB16授时信令中包含的时间信息进行修正,得修正后的高精度时间信息;4)将修正后的高精度时间信息通过定制帧的形式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定制帧获取到高精度时间,该方法及系统能够基于5G技术为终端设备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999342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20285.2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综合供能系统促进风电消纳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最大风电消纳利用率和最小系统煤耗量为目标,获取综合供能系统的各设备的供热或供电功率;根据所述综合供能系统的各设备的供热或供电功率控制所述综合供能系统为用户供热或供电。本发明在用电负荷高峰期内储热装置进行储热,在用电负荷低谷期内储热装置为用户供热,从而降低机组出力,减小煤耗量,提高系统经济性;同时在用电负荷低谷期内利用电锅炉增加电网用电负荷侧的电力负荷,促进风电消纳,提高风电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71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582956.1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壁面传热的综合管廊排热通风设计方法,包括:基于相关规范给出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量,根据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量设计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系统;建立所述综合管廊的一维分析模型,并对所述S1中的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系统进行排热分析,对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系统参数进行修改;根据S2中的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系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建立所述综合管廊的三维节段模型,建立所述综合管廊的三维节段模型的温度场、速度场、湿度场,对所述综合的管廊内设备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消除了规范定性设计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与不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6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88176.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48 , G01N29/22 , G01N2291/023
Abstract: 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管的超声检测装置,涉及一种超声检测装置。目前,超声检测装置现场准确检测不理想。本发明包括楔块、设超声探头、底座、超声检测仪,楔块底部内凹形成与检测杆相配的贯通的内凹弧形面,与楔块的顶部设有超声探头,楔块的侧面设有弧形限位部,弧形限位部上设有弹压件;底座呈筒状,其内孔为台阶孔,包括大直径孔和小直径孔,大直径孔与楔块的限位部相配;小直径孔设有紧固件,楔块的弧形限位部插入底座的大直径孔中,弹压件抵压在大直径孔的孔壁上;检测时,弧形限位部沿大直径孔孔壁滑动,使楔块绕检测杆360度转动,实现周向检测。本技术方案体积小,便于携带,适合现场的绝缘管缺陷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955851.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慧霞 , 王智慧 , 董方云 , 李健 , 李占刚 , 滕玲 , 张庚 , 邢亚 , 杨德龙 , 王永明 , 陈端云 , 修榕康 , 徐智坚 , 苏素燕 , 林彧茜 , 朱思成 , 潘娟 , 汪莞乔 , 高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联合卫星导航定位授时装置及方法,针对定位授时及单独授时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利用接收机位置及时间信息唯一确定的信息,实现了定位及授时结果的可靠性的优化与改进。本发明在授时装置位置未精确标定的应用场景下,授时装置分别采用各系统的观测量单独定位,授时装置的位置是唯一的,因此,可以用这四个系统解算得到的四个位置信息互相进行检核,从而得到可靠性更高的位置及时间信息;通过事先标定的方式获取授时装置的精确位置,利用授时装置的精确位置,各系统根据已知的位置信息对粗差较大的卫星信号观测量进行剔除,并独立进行解算接收机钟差,提高单系统授时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