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71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11315.9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白改黑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白改黑路面的超薄罩面层养护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以使得路面结构完整、清洁、平顺;2)将沥青混合料搅拌混匀,铺摊后使用平板型震动夯实机抹平;所述沥青混合料重量份计,包括改性乳化沥青20~30份、玄武岩纤维3~5份、石灰岩颗粒25~40份、水泥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以及水20~50份;3)待沥青混合料中的水分蒸发完毕后,碾压得到1cm~2cm的超薄沥青罩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43650.X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将泥浆就地固结成软固结体的泥浆固结剂,包括水溶性高分子、聚天冬氨酸、四臂聚乙二醇、腐殖酸钾、纳米凹土、苯乙烯基吡啶、喹啉羧酸盐、黄原胶、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嵌段共聚物、交联剂、可水解的硅烷类化合物、无机胶凝材料;不经过脱水、压滤固结等方式,泥浆直接就地固结,以环保水溶性有机物为主体添加溶解于泥浆中,采用多种交联方式形成网络包裹、固定泥浆中的悬浮物,形成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双网络水凝胶“固结物”,锁住泥和水,双网络水凝胶“三维网络”固定泥浆颗粒和水分子形成“软固结体”。能有效解决废弃泥浆存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扩散问题,所生成的软固结体在干燥后不会造成粉尘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83129.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参数确定方法,通过采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区域内的路面数据信息,依据路面数据信息分析出改扩建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交通特性信息,然后依据交通特性信息,得到改扩建工程施工区域内横断面技术参数和中间转换带技术参数,能够有效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保证交通流的正常运行、减小对交通流的影响、保证道路行车畅通安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影响道路的正常行车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17334.3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时交通状况的可变信息标志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智能交通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可变信息标志布设位置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交通流数据,以及光源对可变信息标志版面的照射角度;动态信息发布装置用于显示可变信息标志,且动态调整可变信息标志显示的内容;标志姿态控制装置,沿重力方向的重力轴调整可变信息标志上下位置,及调整绕重力轴的旋转角度;沿路面上垂直于道路行车方向的水平轴调整可变信息标志左右位置,及调整绕水平轴的旋转角度;边缘决策装置,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决策给出最佳的可变信息标志显示内容及位置姿态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案。本发明增强了驾驶员可变信息标志的视认体验感和信息接受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02081.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乳化沥青、冷拌冷铺磨耗层乳化沥青混合料及其应用。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含有基质沥青和水,以改性乳化沥青的总质量为基准,其还含有1~5%的复合改性剂;其中,所述复合改性剂中含有质量比为1~3:1的SBS和聚醚改性剂。本发明通过优化改性乳化沥青的配方,能够在乳化沥青中形成具有较好耐水性能的网状结构,从而能够同步提升黏度及耐水性能。将本发明中的改性乳化沥青应用于冷拌冷铺磨耗层乳化沥青混合料中时,能够同时改善路面噪音、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从而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1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741784.8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以减轻软土地基水破坏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向地基软土表面喷洒软土处理剂,通过软土处理剂与软土反应形成可吸收一定水分并且防止水分析出的软固结物,所述软土处理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水溶性高分子、聚丙烯酸脂乳液、具有层片状的纳米插层改性粘土、聚天冬氨酸、四臂聚乙二醇、腐殖酸钾、纳米凹土、苯乙烯基吡啶、喹啉羧酸盐、黄原胶、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嵌段共聚物、交联剂、可水解的硅烷类化合物、无机胶凝材料、磷酸二氢钾缓凝剂,所述水溶性高分子为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水溶性纤维素的混合物;通过软土处理剂使软土地基表面形成物具有一定吸水、保水能力以及覆盖包裹效应的凝胶层结构,能够吸收一定水分并且防止水分析出,作为软地基表面的隔水层,可以减轻软土地基水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6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11323.3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E04G23/02 , C09D163/02 , C09D5/0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处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旧混凝土表面涂覆一层界面剂;以重量份计,所述界面剂包括液态环氧树脂15~30份、硅烷偶联剂1~5份、有机溶剂10~20份、聚酸多元醇10~20份;b)在所述界面剂表干后,涂覆粘结层;以重量份计,所述粘结层包括水泥净浆10~20份、氧化铝陶瓷球1~3份、砂1~3份;c)在所述粘结层中的水泥初凝前,喷涂一层所述界面剂,并浇筑与所述旧混凝土粘结的新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01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64493.6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9D191/06 , C09D183/04 , C09D191/00 , C09D195/00 , C09D193/04 , C09D183/02 , C09D7/61 , C09D7/63 , C09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孔隙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沥青恢复性养护、裂纹路面修补修复的方法,将修复液或者是修复液与填料的混合物喷洒于待修复路面上,所述修复液为溶解类、黏附类、水解结合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乳液的混合物或者混合物的乳液;通过沥青修复液重新激发老化沥青的性能,使老化沥青的性状发生逆转,并使老化沥青在某种程度上恢复到初始状态,甚至是比初始状态还更优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24413.9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5/0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性水渣的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渣经14‑24目筛子筛分,得到粒度为0.71‑1.4mm的筛余水渣,与激发剂混合,加水搅拌,养护6‑8d,即得所述改性水渣,待用;S2.在S2制得的减水剂中加入无机盐,即得早强减水剂,待用;S3.按所需配比称取水泥、粉煤灰、机制砂和S1制得的改性水渣,混合均匀,加入早强减水剂和水,再次混合,加入石子,搅拌2‑5min,即得所述基于改性水渣的自密实混凝土。通过引入改性水渣替换矿粉和部分机制砂,配合早强减水剂,优化混凝土原料配比,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工作性能和强度,所得基于改性水渣的自密实混凝土无离析、泌水、浮浆及沉底现象,确保了卓越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27815.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20/10 , C04B24/16 , C04B14/28 , C04B14/14 , C04B14/06 , C04B103/30 , C04B103/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活性胶材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表面改性剂,将表面改性剂喷洒在石子表面,即得所述改性石子,待用;S2.制备分散剂母液,将分散剂母液与减水剂混合,即得所述改性减水剂,待用;S3.按所需配比称取水泥、矿粉、粉煤灰、石粉、机制砂和S1制得的改性石子,S2制得的改性减水剂和水,混合均匀,搅拌2‑5min,即得所述低活性胶材自密实混凝土。所得低活性胶材自密实混凝土成本较低,并克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包裹性差、流动性差等工作性能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适合大规模推广和工业化生产,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