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悬架的消磁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697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65023.X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流变悬架的消磁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磁流变悬架的励磁线圈控制电流、活塞铁心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根据实时采集的所述励磁线圈控制电流、活塞铁心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判断是否进行消磁处理,能及时识别剩磁的存在,并对剩磁进行消除,从而减少团聚和沉降,保证磁流变减振器的性能稳定,便于提高控制精度。且通过对励磁电流和活塞铁心磁感应强度进行实时信号采样,可实现对消磁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控制。

    基于模型的前馈结合反馈的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4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347113.5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前馈结合反馈的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等功能部件组成的系统的控制模型,然后设计出前馈控制算法构建前馈控制模块,同时引入反馈控制算法构建反馈控制模块,然后将汽车发动机振动相关的参考信号输入前馈控制模块计算得到的电压,再将通过力传感器采集的力,经过数据优化处理后输入反馈控制模块计算得到补偿电压;将上述两个电压经处理获得反馈修正的输出电压,对输出电压处理后施加于悬置作动器产生作动力和发动机激励力抵消发动机振动。本专利有硬件资源占用少,无需通过大量试验进行模型辨识,鲁棒性强、能适应车辆不同转速工况,能更好地避免路面工况干扰等有益效果。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8386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11231.4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缸筒,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缸筒的内腔填充有阻尼介质;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将缸筒的内腔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活塞杆,其一端与活塞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腔体和第一端盖而沿轴向向外伸出缸筒,活塞杆能够带动活塞组件沿缸筒运动;其中,活塞组件包括主活塞、设置在主活塞内的电磁单元、形成于主活塞内的压缩流体通道和磁流体通道,压缩流体通道和磁流体通道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电磁单元通电后能够在磁流体通道内产生磁场,磁流变阻尼器受压时第二腔体内的阻尼介质通过压缩流体通道流向第一腔体,受拉时,第一腔体的磁流变液通过磁流体通道流向第二腔体。

    基于模型的前馈结合反馈的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4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47113.5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前馈结合反馈的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等功能部件组成的系统的控制模型,然后设计出前馈控制算法构建前馈控制模块,同时引入反馈控制算法构建反馈控制模块,然后将汽车发动机振动相关的参考信号输入前馈控制模块计算得到的电压,再将通过力传感器采集的力,经过数据优化处理后输入反馈控制模块计算得到补偿电压;将上述两个电压经处理获得反馈修正的输出电压,对输出电压处理后施加于悬置作动器产生作动力和发动机激励力抵消发动机振动。本专利有硬件资源占用少,无需通过大量试验进行模型辨识,鲁棒性强、能适应车辆不同转速工况,能更好地避免路面工况干扰等有益效果。

    一种基于分子弹簧的准零刚度衬套及其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7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34697.2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子弹簧的准零刚度衬套,包括内管套和外套管套接,与两端端盖配合成环形密闭空间;所述环形密闭空间内填充有分子弹簧固液混合介质和空气;所述内管套和外套管的强度和刚度高于两端端盖的强度和刚度,所述两端端盖具有高抗拉性能;内套管与外部器械的刚性连接机构,通过可压缩环形密闭空间的腔体及其内部的分子弹簧固液混合介质实现隔振缓冲。具有“高静低动”的分段变刚度特性,能同时满足高承载、低频隔振和限位的需求。在安装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安装角度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静平衡位置从而满足不同的静承载需求,实现最优隔振效果。本发明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程化应用的特点。

    基于辨识模型的汽车动力总成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4634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80309.2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辨识模型的汽车动力总成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此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离线辨识获取控制所需的辨识模型,并作为前馈部分;2)通过转速信号计算最大激励频率,作为前馈部分的前馈输入;3)加速度信号作为前馈部分的反馈输入,通过前馈输入与反馈输入生成目标控制信号;4)将控制信号施加于作动器后产生作动力,以与发动机激励力直接抵消来主动降低发动机振动。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快捷、主动振动控制效果好、避免复杂的非线性建模过程、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低噪声压缩机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42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241728.8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声压缩机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包括金属壳体本体、连接在金属壳体本体上的若干个降噪块。降噪块粘接在金属壳体本体上,从外至内包括:金属质量块、橡胶块层。金属质量块和橡胶块层硫化在一起。制造低噪声压缩机壳体时,首先确定压缩机金属壳体本体结构、然后计算金属壳体本体振动响应、确定降噪块数量和粘贴位置、制作降噪块、粘贴降噪块。本发明专门针对压缩机金属壳体本体振动较大的区域进行粘贴,降噪块同时起到动力吸振和约束阻尼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降噪性能,重量低、成本低,散热效果好。由于局部粘接,可以避开需要安装管路等区域,制造方法便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