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运算的振动噪声主动控制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07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019119.7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运算的振动噪声主动控制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主动振动噪声控制系统算法基于次级通道实现主动控制,基于附加激励信号对次级通道进行在线辨识;利用滤波算法对在线辨识结果进行去噪优化;进而通过融合运算基于优化后的新旧辨识结果确定融合辨识结果,作为最终辨识结果;基于确定的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结果实现主动振动噪声控制。采用该方案克服现有技术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结果精确度和主动控制质量受限的缺陷,对在线辨识结果进行去噪修正,降低干扰,并利对新旧次级通道进行融合迭代,使次级通道结果在原本次级通道结果的基础上缓慢变化,降低系统失稳概率,提升主动控制效果。

    一种振动噪声主动控制在线辨识、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759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19123.3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动噪声主动控制在线辨识、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在采用主动振动噪声控制系统作业的过程中,采用主动振动噪声控制系统算法基于次级通道获得主动控制信号,结合附加激励信号作为作动器驱动信号,基于附加激励信号对次级通道进行设定时间的在线辨识;通过基于滤波后的在线辨识结果遴选辨识结果样本集,根据辨识结果样本集利用权值带方式进行辨识质量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决策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结果在主动振动噪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采用该方案,能克服现有振动噪声主动控制稳定性和精确性不足的问题,对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结果进行评估和优选,保障参与控制辨识结果的高质量特性,提升主动控制效果。

    一种连杆长度主动调节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99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80737.9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杆长度主动调节方法和主动可调连杆装置,向现有连杆的液腔一或液腔二中通入液体介质,使液体介质推动活塞移动,从而带动连杆的杆件伸缩,其中,利用控制系统控制通入液体的阀的开度大小或开关频率,从而控制连杆的伸缩速度。为实现这一方法,设计所述主动可调连杆装置,包括两个缸体,缸体通过管路与杆体、气源连通,结合使用转向架系统原有的气体资源,相比现有技术,首先减少了动力部件,大大简化了结构;本发明能在保障车辆的抗侧滚安全性和仅对连杆进行小幅的改动小幅改造的情况下,实现连杆长度能够根据车辆运行的需要,实时在长度固定、自由伸缩两种状态之间进行主动的转换的能力。

    一种旋混磁流变液高速减振器及其磁流变液旋流混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597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0005493.3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混磁流变液高速减振器及其磁流变液旋流混匀方法,包括灌注磁流变液的阻尼缸、活塞、推杆,活塞位于阻尼缸内,将阻尼缸分隔为前部的顺压腔和后部的逆压腔,所述活塞位于逆压腔的一端设有旋流喷盘,旋流喷盘的边缘具有切向喷孔;所述活塞内设有单向阀控流道,单向阀控流道的进液口位于活塞在顺压腔的一端;单向阀控流道的出口与旋流喷盘的切向喷孔相连通;当遭遇冲击时,推杆推动活塞挤压顺压腔内的磁流变液,迫使一部分磁流变液直接经单向阀控流道从旋流喷盘的切向喷孔喷出,使磁流变液在逆压腔内形成旋流。其优点在于:缓冲器内的磁流变液的磁感颗粒均匀存在于磁流变液中,使得缓冲器始终处于最佳的减振状态。

    一种释压反制缓冲器及反制缓冲器后坐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234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47709.5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释压反制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和位于缓冲器本体内具有推进体、复位组件与阻尼机构的复进装置,推进体的后端与阻尼机构连接,复位组件作用在推进体上,所述释压反制缓冲器还包括设在阻尼机构后部的制退装置;所述制退装置具有储存高压气体的储气机构和设在储气机构后部且能够与储气机构相通的喷气机构,当储气机构的高压气体由喷气机构向后喷出时,释压反制缓冲器获得向前的反冲力。本发明的优点是:冲击时缓冲器受到的后坐力得到有效反制,缓冲器受到的合外力显著降低,从而保证缓冲器和与缓冲器连接的构件及设备能更加平稳地运行及反制缓冲器后坐力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