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8491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543864.0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斜拉桥主塔,该斜拉桥主塔包括,至少一根锚固段,所述锚固段包括多节依次相连的锚固节段,每节所述锚固节段均包括:第一承压壳体,其内设有穿过所述第一承压壳体的两侧及设于所述第一承压壳体内的第一钢筋混凝土内的两组第一斜拉索孔;还包括两组第一抗弯壳体,两组所述第一抗弯壳体均为钢壳结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承压壳体的两侧;两组分别穿过两组所述第一抗弯壳体的第二斜拉索孔,并且两组所述第二斜拉索孔与两组第一斜拉索孔相匹配。本发明有效地解决桥梁跨度大后,全混凝土主塔尺寸体量大,开裂不易控制,全钢梁造价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74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1046182.5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梁桥外置撑梁式检修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撑梁,撑梁固定连接在结合梁桥的两侧,撑梁设有多根,多根撑梁沿结合梁桥的纵桥向间隔设置;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间隔固定设置在撑梁的上方,第一纵梁位于接近结合梁桥的一侧,第二纵梁位于远离结合梁桥的一侧;检修道板,检修道板铺设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上方,检修道板设有多块,多块检修道板沿结合梁桥的纵桥向延伸。本发明的外置撑梁式检修道的撑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均采用了钢结构材料制成,检修道板采用了混凝土材料制成的预制板,可显著的减轻结构的自重,减少材料使用成本,便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1868.3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雷带式塔冠及含有防雷带式塔冠的桥梁,涉及桥梁设计制造领域,该防雷带式塔冠包括塔冠本体和护栏式防雷带,所述塔冠本体的顶板在塔冠本体内部下沉设置形成检修隔板,且所述检修隔板与塔冠本体的外壁板的内壁间连接设置,以使检修隔板和塔冠本体的外壁板间共同配合形成顶部开口的检修平台;所述护栏式防雷带设置于塔冠本体外壁板的顶部四周,以与塔冠本体外壁板配合共同形成检修平台的护栏结构。本申请能够更为高效地利用了航空限高内的高度,且有效保证检修人员的工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74649.9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矮下塔柱桥塔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低矮下塔柱桥塔包括:承台;两肢塔柱,对称设置在承台上,每肢塔柱均包括上塔柱和下塔柱,两肢下塔柱沿横桥向外倾设定角度,顶部分别与两肢上塔柱的底部连接,两肢上塔柱的顶部连接在一起;下横梁,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两肢上塔柱与下塔柱的连接处,用于支撑主梁;墩柱,其设置在承台上,并支撑下横梁。增大了下横梁刚度,使下横梁承受的荷载部分传递到墩柱,分散了塔柱所承受的荷载,改善塔柱受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当地形与桥面标高限制,下横梁距离塔底较小时,下横梁与下塔柱产生框架效应,降低了横梁预应力的应用效率,增大设计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3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6918.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钢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围堰框架;相互平行的若干钢护筒,所述钢护筒均通过联系梁固定于所述围堰框架,所述钢护筒的筒壁围成竖向延伸的筒腔,所述筒腔向下贯穿所述钢护筒,所述筒腔向上通过注气孔贯穿所述钢护筒;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注气孔。可通过一步定位实现围堰结构各个钢护筒的同步定位,缩短了水下工作的时间,降低了定位的难度,且可使围堰整体漂浮,降低了集成式围堰结构的运输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0952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00613.7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桁结合梁桥面超高过渡段实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成桥状态桥面横坡信息mi%调整钢桁梁的第一桁片和第二桁片对应n个上弦节点Ai处的高度,使所述第一桁片和所述第二桁片上弦节点Ai处的高度不同,其中i是所述上弦节点的序号,且i介于1至n;计算所述第一桁片与所述第二桁片之间的上弦节点横梁的顶面横坡信息pi%;根据所述上弦节点Ai处的桥面横坡信息mi%、所述上弦节点横梁的顶面横坡信息pi%以及第一桁片上弦顶面、第二桁片上弦顶面的外形尺寸确定节点预制混凝土板CAi和节间预制混凝土板CAi’的外形尺寸使其顶面满足桥面横坡要求。本方法简化了现场施工工作内容,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桥梁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0482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92017.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桥墩支座的水平约束系统,包括:两个横桥向间隔设置的桥墩;还包括每个所述桥墩的墩顶均设有横向活动支座;还包括主梁,其设于所有的所述横向活动支座上;还包括两个约束装置,每个所述约束装置包括:基座,其设于所述桥墩和所述横向活动支座之间;还包括约束体,其设于所述主梁的端部并位于所述基座的横桥向的外侧;其中,所述约束体与基座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定距离,所述约束体与基座在竖直方向上有交错重叠部分。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的分离式桥墩支座的水平承载力过大,水平承载力与竖向设计承载力比值远大于设定要求时,需特殊设计支座,且过大的水平力引起桥墩尺寸偏大,导致工程造价昂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911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254607.1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nventor: 高宗余 , 张金涛 , 徐力 , 刘俊峰 , 张敏 , 梅新咏 , 陈维雄 , 闫志刚 , 肖海珠 , 张燕飞 , 郑清刚 , 别业山 , 谭国宏 , 胡文军 , 刘琳杰 , 唐斌 , 侯健 , 龚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大沉井钢‑混凝土组合传力结构的施工方法,先假定封底混凝土厚度值H以及内侧井壁差E值,计算弯矩设计值M;根据设计矩形井孔确定跨度大小,按双向支撑的简支板计算跨中纵、横向弯矩。根据假定封底混凝土厚度值H及封底混凝土材料强度确定抗弯承载能力Mu;检算封底混凝土与沉井井壁结合处抗剪强度β。根据传力结构受力大小确定、并施工传力结构,传力结构与主体沉井井壁连接;吸泥下沉到位后,灌注封底混凝土。本发明在钢沉井底节的上部设计了一传力结构,有效提高了沉井基础的抗剪承载能力及结构稳定性。本发明结构受力可靠、施工方便、操作简单,稳定、高效,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058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833305.0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宗余 , 徐伟 , 肖海珠 , 张燕飞 , 彭振华 , 鲍莉霞 , 侯建 , 付岚岚 , 罗扣 , 王恒 , 郑清刚 , 何东升 , 刘厚军 , 苑仁安 , 张金涛 , 徐力 , 戴慧敏 , 唐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性梁及柔性拱桥的施工方法,将钢桁梁、钢箱拱及柔性吊杆在工厂分成单个构件,节段制作;采用对称悬臂架设法首先完成刚性钢桁主梁的安装;然后安装拱肋,吊机走行在上层桥面,拱肋分成两个半拱,在上层桥面焊接成型,利用拱肋与钢桁梁之间的竖转铰、临时吊索塔架、临时拉索等辅助设施将拱肋竖转就位,并实现拱肋跨中合龙。钢桁梁及拱肋均安装完成后,再在上层桥面安装柔性吊索并张拉,完成主体结构的安装。本发明采用先钢桁梁后拱肋的施工方法,减小了拱肋的施工难度,降低了吊机的起吊高度,大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大跨度拱桥整体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479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27477.1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42 , E02D27/52 , E02D2200/1614 , E02D2300/002 , E02D2300/0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涉水环状刚性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外井壁内20-25m处有内井壁,内、外井壁上用环形盖板、下用环形封底混凝土形成一封闭环状体,内、外井壁间有隔墙。施工本发明,用钢壳混凝土的基础底节钢壳在陆地或船坞制完后下水浮运到现场进行精确定位,灌水下沉着床稳定后浇筑钢壳内混凝土;在水面上用钢筋混凝土接高井壁及隔墙并取土下沉,到设计高程后清底,浇筑封底混凝土;再浇筑顶盖板混凝土,形成一整体环形受力结构。本发明根据高耸结构,如电塔基础水平力大,弯矩大,基础顶面构造尺寸大的特点,将基础设计成环状深埋式刚性基础,巧妙地将中间受力较小部分掏空,与普通沉井基础相比大量节省材料,整体性、受力性能、经济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