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压流式多级亚微米粒子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868040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40412.X

    申请日:2018-06-21

    Inventor: 何泽银 黄春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208 G01N1/22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加压流式多级亚微米粒子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及从上往下依次设于采集器本体内部的一级进气腔、一级分离腔、一级采集腔及二级采集室;所述一级进气腔设有用于供采样空气进入的一级进气通道及分别设于一级进气通道左右两侧的一级压流通道I和一级压流通道Ⅱ,所述一级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下方设有第一横流道,所述第一横流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级压流通道I及一级压流通道Ⅱ相连通;本发明可避免采样空气与采集器本体内壁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壁面损失,提高采集效率,同时能够提高采集粒子粒径的精度,达到对亚微米粒子进行高效分离。

    动态防水试验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4803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928068.X

    申请日:2017-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防水试验装置,包括用于蓄水的蓄水器及用于对蓄水器中的水进行加压的加压机构,所述蓄水器上设有用于将加压后的水喷射至地面的喷孔Ⅰ及喷射至墙面的喷孔Ⅱ;本发明的动态防水试验装置,蓄水器中的水在加压机构的加压作用下通过喷孔Ⅰ喷射至地面、通过喷孔Ⅱ喷射至墙面,喷射出的水撞击在地面和墙面上从而模拟人们活动形成的压力,由此可在检测房屋漏水时模拟真实情况下人的活动对房屋施加的随机动态力,使防水检测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一种融合悬链线和摆线的液力变矩器叶片参数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0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62458.5

    申请日:2025-0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的液力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悬链线和摆线的液力变矩器叶片参数化设计方法,本发明创新性地将悬链线和摆线应用于叶片设计中;通过使用悬链线构造叶片的骨线,以及应用摆线来设计叶片的厚度分布曲线,全面参数化了叶片形状,从而便于叶片的精确设计;此外,此方法克服了传统叶片设计在曲率连续性和灵活性方面的局限,显著拓宽了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可调范围,提高了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和功率密度;通过精确设计的叶片形状,减少了叶轮流道中的流动损失,延长了叶片的使用寿命,为液力变矩器高性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一种滑动轴承流固耦合快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6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60101.0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流固耦合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建立支撑轴和滑动轴承轴瓦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节点约束,提取支撑轴和滑动轴承轴瓦刚度矩阵;2)采用矩阵缩聚法对刚度矩阵进行缩聚,获取油膜作用区节点载荷‑位移关系矩阵,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推导考虑轴瓦和传动轴变形的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分布方程;3)通过有限差分法,建立考虑轴瓦和传动轴变形的滑动轴承油膜压力求解模型,迭代求解得出考虑流固耦合效应下的滑动轴承工作特性。本发明所提出的滑动轴承流固耦合快速分析方法中综合考虑了传动轴和轴承变形,采用矩阵缩聚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的油膜特性迭代求解方法,计算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为滑动轴承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一种大流量亚微米颗粒物气溶胶的分离装置及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1699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473056.4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亚微米颗粒物气溶胶分离及检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流量亚微米颗粒物气溶胶的分离装置及检测系统;分离装置包括虚拟冲击器,包括用于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速的加速器:所述加速器与虚拟冲击器之间设有一引流器;所述引流器包括壳体III及设于壳体III的连通流道和泄压流道,所述连通流道及泄压流道的气体流入端均与加速器的气体流出端相连通,所述连通流道的气体流出端与虚拟冲击器的气体流入端相连通,所述泄压流道的体流出端与外界相连通。检测系统包括气体泵送器、虚拟冲击器、盖革计数器、加速器及引流器。本发明有利于平衡工作流量和切割粒径两者间的矛盾,实现在大流量工况下对亚微米颗粒物的有效分离。

    附加压流式多级亚微米粒子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86804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0640412.X

    申请日:2018-06-21

    Inventor: 何泽银 黄春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加压流式多级亚微米粒子采集器,包括采集器本体及从上往下依次设于采集器本体内部的一级进气腔、一级分离腔、一级采集腔及二级采集室;所述一级进气腔设有用于供采样空气进入的一级进气通道及分别设于一级进气通道左右两侧的一级压流通道I和一级压流通道Ⅱ,所述一级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下方设有第一横流道,所述第一横流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级压流通道I及一级压流通道Ⅱ相连通;本发明可避免采样空气与采集器本体内壁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壁面损失,提高采集效率,同时能够提高采集粒子粒径的精度,达到对亚微米粒子进行高效分离。

    一种列车薄壁吸能管的厚度畸变缩比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54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85605.X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薄壁吸能管的厚度畸变缩比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推导得到完全相似模型、厚度畸变相似模型之间的各类碰撞参数比例因子方程组;设置减速度比例的取值并依次取值,再依据减速度比例因子以及前述方程组确定其余碰撞参数比例因子得到系列厚度畸变相似模型;进而将碰撞参数比例因子中的减速度比例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误差分析得到厚度畸变因子下的最佳减速度比例因子;设置系列厚度畸变因子,构建最佳减速度比例因子‑厚度畸变因子的预测模型。综上本发明形成一套厚度畸变因子‑最佳减速度比例因子‑各类碰撞参数比例因子‑精确的厚度畸变相似模型的全新建模思路,建立了更精准的畸变模型,提高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一种旋叶式压缩机密闭腔体复合动态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90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405690.9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叶式压缩机性能测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旋叶式压缩机密闭腔体复合动态测量装置,包括缸体和转子,所述缸体内设有转子安装腔,所述转子转动连接在转子安装腔内并同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子上设有若干叶片,相邻的两叶片、转子的外周面与缸体之间围合成密闭腔体;所述转子上设有用于测量密闭腔体动态压力及温度的第一光纤光栅、用于测量密闭腔体动态温度的第二光纤光栅,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用于测量转轴动态扭矩的第三光纤光栅,所述第一光纤光栅、第二光纤光栅和第三光纤光栅通过连接光纤与设于缸体外的解调仪相连接。本发明可以直接测量密闭腔体的动态数据,以降低测量误差,利于产品性能的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