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喷水的扫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73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32466.2

    申请日:2016-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281 A47L2201/00 A47L2201/04 G05D1/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喷水的扫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所述具体方法如下:步骤(1):扫地机器人在进行地面清洁的过程中,传感器检测到灰尘颗粒,吸尘装置对灰尘颗粒进行清理;步骤(2):监控模块对吸尘装置中的灰尘颗粒含量进行检测;步骤(3):灰尘颗粒含量超过监控模块预设值,则监控模块驱动喷水装置对地面进行喷水;若灰尘颗粒含量未超过监控模块预设值,则扫地机器人继续进行地面清洁。本发明通过对监控模块的灰尘颗粒含量进行预设值,驱动喷水装置对地面进行喷水,以实现结构简单、功能全面和提高清洁力度的优点。

    电动吸尘器
    2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5935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4121.9

    申请日:2015-08-17

    Abstract: 提供电动吸尘器,即便在扫除部(28)的主体部(35)相对于主体外壳(12)沿上下方向转动的状态下也能够确保吸入口(52)与集尘部(14)之间的连通。主体部(35)位于主体外壳(12)的下部,且以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主体外壳(12)。吸入口(52)与被扫除面(F)对置地在主体部(35)开口。滑动接触面部(54)与集尘部(14)侧对置地设置在主体部(35),且沿着主体部(35)的转动方向弯曲。连通口(55)在主体部(35)与集尘部(14)侧对置地开口并与吸入口(52)连通。连通部(29)具备弯曲面部(62)和连通开口部(63),被夹设在扫除部(28)与集尘部(14)之间且被固定于主体外壳(12)。弯曲面部(62)设置于连通部主体(61),沿着主体部(35)的转动方向弯曲,且通过主体部(35)的转动而与滑动接触面部(54)滑动接触。连通开口部(63)在弯曲面部(62)开口且与集尘部(14)连通。

    电动吸尘器
    2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5934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5790.X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提供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自主型扫除单元的尘埃容器到站单元的尘埃的输送路径上的尘埃的泄漏的电动吸尘器。自主型扫除单元(2)具备:具有尘埃容器口(37)的主体壳体(11);具有装卸自如地设置于主体壳体(11)并蓄积自主型扫除单元(2)捕集的尘埃的容器主体(38)、在安装于主体壳体(11)的状态下从尘埃容器口(37)露出或者面对尘埃容器口(37)的连结部(39)、设置于连结部(39)并废弃容器主体(38)内的尘埃的废弃口(41)、以及对废弃口(41)进行开闭的废弃盖(42)的一次尘埃容器(12)。站单元(5)具备:与一次尘埃容器(12)的连结部(39)相接并与废弃口(41)连结的尘埃输送管(25);以及蓄积通过尘埃输送管(25)而从一次尘埃容器(12)废弃的尘埃的二次尘埃容器(68)。

    扫地机器人
    2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184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37188.7

    申请日:2016-12-28

    Inventor: 丛巍 梁旭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行走机构、清洁件、驱动组件及拖地组件。拖地组件包括抹布、传动件、设置有清洗件的清洁箱。驱动组件驱动行走机构沿地面移动时,抹布至少部分与地面接触,以对地面进行清洁。当抹布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变脏后,传动件则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抹布移动,使变脏的部分进入清洁箱。在清洁箱内,清洗件对抹布变脏的部分进行清洗。抹布穿过清洁箱,故抹布所有部分都能得到清洗。如此反复循环,抹布变脏的部分便能及时得到清洗,从而使抹布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始终保持洁净。因此,上述扫地机器人能实现自清洁,从而有效地避免对地面造成二次污染。

    自移动吸附机器人
    2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4664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310175900.5

    申请日:2013-05-13

    Inventor: 冯勇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2852 A47L9/2805 A47L2201/04

    Abstract: 一种自移动吸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00),本体内设有控制单元,本体底部设有吸附单元(200),工作单元(300)通过翻转装置(400)设置在本体上,自移动吸附机器人还设有感测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感测单元和翻转装置相连,控制单元接收到感测单元的感测信号后,控制翻转装置带动所述工作单元翻转。当自移动吸附机器人的工作单元碰到障碍物时,进行翻转动作,机器人随后转向,有效减小了机器人旋转时的旋转半径,机器人不会因工作单元被障碍物卡住而无法转向,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可靠性强;本发明工作单元与机器人本体的分离设置结构,更有利于工作单元的模块化和更换,拆卸后包装占用空间小,给安装和运输都带来了方便。

    带吸盘的分体式机器人
    2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4850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10589798.3

    申请日:2013-11-20

    Inventor: 杨敏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4 A47L1/02 A47L2201/04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机器人,其包括相互连接并能够相对运动的前机体(2)和后机体(3),前机体(2)具有至少一个前吸盘(21),后机体(3)具有至少一个后吸盘(31),前机体(2)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凸部(4),后机体(3)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凹部(5),凹/凸部(4)与对应的凸/凹部(5)的形状相匹配,以形成前机体(2)后侧与后机体(3)前侧相互包络的配合区域(6);至少一部分的前吸盘(21)与至少一部分的后吸盘(31)设置于所述配合区域(6),使得至少一个前吸盘(21)的最后侧边缘位于至少一个后吸盘(31)的最前侧边缘的后方。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分体式机器人的长度,缩短越过缝隙时的行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