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内纵向排水管清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672344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319410.4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内纵向排水管清理装置。隧道运营期间,纵向排水管的堵塞使得围岩衬砌背后积水、隧道二次衬砌拱腰区域出现渗漏水现象,这不仅影响隧道洞内的外表美观,更降低了隧道耐久性及影响使用年限。本实用新型通过隧道施工阶段在纵向排水管检查井内预埋钢板支座、侧面钢板、钢套筒;设置在钢板支座上的电机带动卷线机,从而牵引设置于纵向排水管内的拉绳运动,在拉绳上清理环的作用下,实现对纵向排水管的有效疏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预埋安装方便,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一种公路隧道事故信息发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087504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339000.X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隧道事故信息发送系统。隧道交通安全机电系统控制模式包括集散控制和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前者布线复杂,造价较高,后者施工方便,造价低,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控系统和从控系统;主控系统包含有主控单片机,主控单片机通过相应的驱动电路连接有键盘、显示器和交通事件指示灯,并通过相应的通讯接口连接有上位机;从控系统包含有从控单片机,从控单片机通过相应的通讯接口连接于主控系统的主控单片机;从控单片机还通过相应的驱动电路连接有横洞门电机、车道指示器、风机和信号灯。本实用新型采用主从分布式控制结构对隧道事故地点进行判别和传送,为控制策略的指定提供依据。

    一种隧道边沟沉沙井及其滤水清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148789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172854.0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边沟沉沙井及其滤水清淤结构。目前隧道边沟大多采用盖板式沉沙井结构,空间狭小,清淤工作的难度较大。本实用新型包括沉沙井井体和滤水清淤结构;所述沉沙井井体位于边沟内;边沟的底面在沉沙井井体的位置设置下陷槽,形成沉沙井井体;所述滤水清淤结构为置于沉沙井井体内的滤水槽体,整体呈箱形,并开设有滤水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解决隧道盖板式边沟沉沙井清淤困难的问题,该滤水清淤结构独立于沉沙井,既不是沉沙井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也没有固定在沉沙井中,因此可以直接取出,清淤时,只需将该滤水清淤结构整体拉起,对其中的杂物进行清除,清洗干净后再放入原位,即可完成清淤工作,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一种软岩大变形隧道的高强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1681170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20229172.6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岩大变形隧道的高强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传统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环向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等支护措施常常难以保障软岩大变形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和安全性。所述支护体系包括高强预应力锚索、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和W型钢带;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铺设于围岩岩壁;W型钢带环向固定于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W型钢带上设置有开孔,开孔对应的围岩上设置有钻孔;高强预应力锚索插入钻孔,高强预应力锚索的一端通过锚固剂固定到钻孔孔底,另一端固定到W型钢带。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支护结构,替换为环向高预应力锚索,在隧道开挖后迅速施作高强预应力锚索,补偿围岩应隧道开挖而造成的损失,提升围岩或恢复围岩的自承能力。

    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管道可逆流减压阀组

    公开(公告)号:CN210141150U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20812237.8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管道可逆流减压阀组,包括一个减压阀和一个单向止回阀,减压阀前后各串联一个闸阀,单向止回阀前后各串联一个闸阀,之后并联组成可逆流减压阀组;可逆流减压阀组安装于消防管道的路径上;单向止回阀与减压阀并联反向安装。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减压阀单向流动,使其具有减压作用又具有可逆流功能,保证隧道内消防管道环网功能正常,保证隧道内消防更加安全可靠,设备制作简单,操作容易,无安全风险,效果良好,易于推广。

    一种预防隧道沉降变形的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960946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556997.9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隧道沉降变形的支护结构。长管棚及交叉中隔壁法开挖一般采用等截面隧道施工,由于管棚和初期支护之间的三角区土体致使初期支护不能密贴长管棚,对长管棚及初期支护组合受力不利。本实用新型包括隧道内环状的永久钢拱架,永久钢拱架沿隧道纵向由平行的多环变截面单元组成,纵剖面呈锯齿状;分区导洞之间设置有临时钢拱架;永久钢拱架拱部上方均匀布置有长管棚;永久钢拱架两侧边墙外均匀布置有注浆小导管。本实用新型隧道纵向采用变截面形式,初期支护可以紧贴长管棚,两者的组合支撑作用,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沉降;结构工序简单,操作空间大,有利于机械化施工并避免施工成本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