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15003.8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大气混沌特征的风光联合功率集合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风光基地的区域地形数据,以及在多个地球系统耦合模式中的第一初始场、边界场组合和第一参数化方案组合;将区域地形数据、第一初始场、边界场组合和第一参数化方案组合,输入至各地球系统耦合模式中,获得第一模拟风况数据和第一模拟太阳辐照数据;根据第一模拟风况数据和第一模拟太阳辐照数据,计算第二模拟风况数据和第二模拟太阳辐照数据;根据第二模拟风况数据、第二模拟太阳辐照数据,以及风光发电量模型,预测第一风光联合功率。通过本发明,利用多个地球系统耦合模式准确模拟风况数据和太阳辐照数据,提高风光联合功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24316.3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143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视觉的多能互补光伏出力估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视觉估测系统;S2、获取待测光伏设备的估测参数;S3、构建参照面板基于视觉参数的估测特性曲线;S4、获取调校面板基于视觉参数的估测特性曲线,然后获取所有待测面板的图像,基于调校面板估测特性曲线进行出力估测,形成数据库;S5、对数据进行归一化预处理,利用小波变换获取出力序列近似分量、细节分量,基于LSTM构建不同分量的预测模型,通过数据重构及去归一化获得出力超短期预测;S6、结合基于视觉的出力估测结果、出力超短期预测结果,为多能互补系统提供辅助功能;本发明能够自动、快速、低成本获取其光伏发电设备运行期的实时出力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172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7131.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能互补场景下数据安全采集系统及安全防护方法,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对待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终端与边缘计算网关连接,边缘计算网关与安全接入区连接,网络服务器与安全接入区连接,网络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待采集设备包括水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和光伏设备。针对机组工况、运行数据、环境因素等多源异构数据实时采集计算,研制适用于水风光多能互补的分布式采集计算架构及成套系统,满足实时采集、边缘计算、安全传输要求,能够灵活部署和长期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2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79675.1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市场交易决策的协调调度运行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互补系统中长期发电能力评估与远期市场交易;S2、日前市场竞价与发电调度计划优化;S3、日内市场与实时调度运行;本发明考虑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作用和互补特性,从风险偏好角度入手,分析了水风光发电企业电能交易市场行为方式,并发掘了与其电能交易紧密关联的调度需求,构建了相应的调度模型,可有效引导水风光互补发电企业优化市场决策并提高水风光资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04645.X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觉的风电出力估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发电预测领域,包括:明确风电场站的目标估测发电设备,配置基于视觉的风电出力估测系统;建立风电场站出力强度估测目标的视觉围栏;获取风电设备的出力估测基础参数,并分析得到用于出力估测的风机出力特性参数;利用机器视觉获得风机桨叶的转速,基于步骤S3获得的风机出力特性参数,进行风机出力预测;对变桨风机进行故障评估。该方法及系统在未获取电站管理权限或电网参数的情况下实时估测风电出力,同时能够针对变桨风机提供故障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735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390084.X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1B21/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薄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特定的六方氮化硼粉末依次进行尖端型超声处理以及三次离心处理,能够较高产量地制备得到不同尺寸的高品质超薄氮化硼纳米片。具体地,通过采用特定的六方氮化硼粉末和溶剂,有效提高了超薄氮化硼纳米片的产量;通过三次特定转速的离心处理,能够在一次制备过程中制备得到不同尺寸规格的超薄氮化硼纳米片,且每种尺寸规格的超薄氮化硼纳米片的片层粒径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2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68431.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本发明利用风电光伏预测出力数据集,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并通过构建的预设水风光多能互补联合调峰模型得到对应的水电出力计划方案。进一步,在量化分析风电、光伏出力预测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得到对应的风电、光伏出力场景,进一步,结合获取的水电出力计划方案和预设负荷曲线,采用风险量化方法对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调峰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考虑了风电光伏出力随机性对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影响,量化评估了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调峰风险,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7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26072.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公开了水风光多能互补的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水风光多能互补的调度方法包括:对风力发电站和光伏电站进行集群划分,得到多个集群组;基于多个集群组的第二历史出力数据,得到集群系统的第三历史出力数据;确定集群系统的出力概率分布特性信息和电网日负荷概率分布特性信息;确定集群系统的出力随机性分布信息和电网日负荷随机性分布信息;构建水风光多能互补短期调峰模型,得到第一调节结果;构建水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模型,得到第二调节结果;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和第二调节结果,生成水风光多能互补的调度结果。本发明融合了对网源多维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调度结果更具统计显著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9603.2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多组虚拟电厂综合优化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通过各组虚拟电厂与电网交互的电量和电价、风电站售出总电量以及光伏电站售出总电量信息对优化调度模型求解进行求解,得到各组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信息,基于优化调度信息对多个虚拟电站进行综合优化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多组虚拟电厂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调度,通过对预先构建的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得到优化调度策略,基于优化调度策略对多个虚拟电厂进行优化调度,在调度过程中考虑了虚拟电厂与电网系统、负荷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还通过优化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1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79754.0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源网协调需求下的厂内经济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定日前厂内机组开停机计划;S2,获得日前厂内各机组负荷分配方式;S3,更新厂内机组开停机计划;S4,更新余留期厂内各机组负荷分配方式。此调度方法将网侧转动惯量需求,融入到水电机组开停机计划编制,并将其进一步反映在厂内经济运行中,并考虑网侧转动惯量变化的紧急情况下,实时调整机组运行方式,满足网侧关于频率稳定性需求的同时,兼顾了水电站源侧的经济性、安全性等需求;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厂内运行方案,更能够适应大规模新能源不断馈入电网背景下的新型能源体系运行模式,具有更广泛的优越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