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公路隧道救援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2192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7232.1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长公路隧道救援机器人,包括轨道以及用于隧道救援的机器人本体,所述轨道的表面滚动设置有若干个移动滚轮,所述移动滚轮的另一端设置于机器人本体的表面,所述机器人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监控设备,所述轨道的表面设置有和隧道连接的吊装连接柱,所述机器人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本发明在机器人本体日常巡视或进行救援任务时,设置于机器人本体表面的吸水机构可以将轨道表面的水分吸取,并且在排水机构和动力机构的配合下,将水分进行储存,此外在给气机构和给液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将防锈液涂抹在轨道的表面,进而提高机器人本体的实用性,给机器人本体的正常救援提供保障。

    一种隧道大流量岩溶涌水反坡排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4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626720.8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大流量岩溶涌水反坡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所述隧道内布设两组排水管组,其中,一组为多级泵站排水管路G泵,另一组为专用排水管路G专;所述专用排水管路G专中的专用排水钢管G专钢与每级泵站集水池相连;(2)确认掌子面开挖后的大流量涌水点i,并在所述涌水点i处安装封堵导水装置,将导水装置与专用排水管路G专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建立密闭的管路,使涌水由水压高(涌水点)向水压低(洞口)处流动,排水能力自适应于涌水点的涌水量和水压,不需技术人员勘察估测后设计,可有效降低由于排水机械设备配套不合适导致的淹井事故的风险。

    局部遇水软化围岩隧道衬砌力学响应的试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901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53640.9

    申请日:2023-09-27

    Inventor: 张翾 闵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局部遇水软化围岩隧道衬砌力学响应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温控软化围岩材料;制作隧道模型;在密封箱体内填装围岩相似材料,并将隧道模型放置在围岩相似材料内,同时,将温控软化围岩材料设置在隧道模型周围预定位置和范围;将密封箱体密封固定,并将密封箱体与围岩环境模拟组件连接,随后开始试验;还包括基于上述方法设置的一种试验系统。本发明通过调整温控软化围岩材料的温度以改变局部材料参数来模拟遇水软化效果,达到模拟隧道周围局部围岩不同程度软化的特殊环境,有效模拟了富水岩溶地区局部围岩软化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破坏全过程。

    一种强降雨下岩溶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03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42294.3

    申请日:202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结构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降雨下岩溶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根据隧道结构型式及设计参数建立隧道水压环向作用范围矩阵R=(rij)n×m;建立隧道衬砌结构与围岩的荷载‑结构模型,确定隧道环向范围矩阵中安全系数最小的环向范围rab;根据隧道实测涌水量Wi及衬砌水压Pi,计算隧址区降雨量历史极值Y极时的衬砌结构水压值P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述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比对不同水压模式下受力状态,计算最不利状态下的安全系数,从而判断强降雨条件下岩溶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相对于以往的静水折减计算方式,更符合工程实际。

    一种邻接地下工程非同步施工的土压力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6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446388.8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一种邻接地下工程非同步施工的土压力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邻接基坑的设计参数、地表标准荷载和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确定施工阶段和滑裂面倾角的初始值;获取不同阶段失效范围内土体的重力做功功率、地面标准荷载的做功功率、土侧压力合力的做功功率、失效面上粘聚阻力的做功功率;建立极限分析的求解方程,求解土压力合力的数值以及不同阶段的土压力合力的最大值;确定两个阶段之间的临界深度;根据临界深度范围,确定不同深度处的土压力分布情况,并分段给出相应的土压力分布值。本发明的方法,获取明挖隧道与地铁车站近接非同步施工的土压力,可靠性高,计算方法简单,理论可靠,有利于指导工程中邻接基坑的施工设计和地下建筑结构设计。

    明挖公路隧道与邻接双线隧道协同施工的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81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66508.5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一种明挖公路隧道与邻接双线隧道协同施工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明挖公路隧道模拟装置,以及双线隧道模拟装置,其中,所述明挖公路隧道模拟装置,位于所述试验箱体内,进行有无支护结构的动态施工过程的模拟;所述双线隧道模拟装置,位于所述试验箱体内,进行隧道开挖支护的模拟。本发明的明挖公路隧道与邻接双线隧道协同施工的模型试验装置,可对明挖隧道的施工及临近双线隧道开挖的过程进行模拟,操作简便,组装灵活,普适性强,加快了试验过程中填土、出土进度,大幅减少了对人力、物力的需求;可以分析研究明挖公路隧道与邻接双线隧道开挖后围岩压力及地层位移规律,从而为隧道设计与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借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