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生产调度优化方法、计算设备及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396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4707.6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生产调度优化方法、计算设备及程序产品,方法包括:根据炼钢‑连铸生产工艺流程及其需满足的工艺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包括多个目标函数,多个目标函数包括加工时间最小化目标函数、电力经济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可再生能源消耗最大化目标函数;将包括机器加工时间、机器电能消耗量、分时电价、可再生能源典型日出力曲线在内的多个参数输入到NSGAII算法中;利用NSGAII算法对所述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最优解集,并根据最优解集得到最优生产调度结果,以便根据最优生产调度结果对炼钢‑连铸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调度,能够实现完工时间最小化、电力经济成本最小化、可再生能源消耗最大化。

    一种机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产品装配精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08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13673.4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产品装配精度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S1:多种误差源特征变动的几何误差旋量模型构建;S2:多装配体的装配误差传递机理模型构建;S3:考虑装配变形误差与实测误差的装配误差传递修正模型构建;S4: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装配精度预测数据模型构建;S5:融合机理与数据的产品装配精度预测模型构建;S6:混合驱动的装配精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本发明综合考虑工装、零件接触与回弹的变形影响与装配体所受载荷,以及融合机理与数据的产品装配精度预测模型构建,可有效的提高产品装配精度的预测,并有较好的可解释性,可大幅减少修配成本及时间,有利于复杂产品在现场的快速精准装配。

    基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加氢网络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74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20075.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加氢网络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加氢网络中加氢站信息,所述加氢站信息包括加氢站位置及各加氢站的氢气需求量;至少基于氢气供应成本和加氢网络中的氢气输送量,构建加氢网络的双目标规划模型;至少利用所述加氢站信息,求解所述双目标规划模型,确定出制氢点信息,所述制氢点信息包括:制氢点位置、各制氢点对加氢站的氢气供应量及储运方式。根据本申请的方案,能够有效匹配加氢网络中的加氢需求和氢气供应,实现基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加氢网络的布局优化。

    一种多参量超前物力灾害实时预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309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767973.0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参量超前物力灾害实时预测系统,包括地质信息普查装置、度随钻测量装置和设置在底面上的多源信息接收统计解译存储装置,地质信息普查装置、度随钻测量装置与多源信息接收统计解译存储装置通讯连接;地层信息普查装置依据获取预定范围区域内的地层隐伏病患情况,圈定钻测区域;度随钻测量装置在钻测区域以任意预设角度钻进,并实时获取地层岩土体力性参数和地层岩土体物性参数;多源信息接收统计解译存储装置对地层岩土体力性参数和地层岩土体物性参数进行处理和分析,随钻预测超前物力灾害。本发明充分解决了只钻不测或关键数据缺失的问题,从而使得后续操作更省时省力。

    一种RH精炼过程钢液加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0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5442.4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H精炼过程钢液加热的方法。RH精炼前期,通过RH顶部氧枪中心通道吹入氢气、或天然气、或焦炉煤气、或乙炔气体等可燃性气体,通过中心孔周围通道吹入氧气;调整氧枪枪位,控制氧气与可燃性气体的反应发生在真空槽内钢液面附近,并使氧枪吹出的气体搅拌钢液,促进钢液升温;加热处理时,控制RH精炼循环气体流量,避免钢液真空室钢液的剧烈喷溅和温度损失。加热处理3-8分钟,钢液升温10-30℃。该方法可减少RH处理过程温降,解决部分钢厂RH精炼过程温度不足问题,代替RH精炼中加铝吹氧提温,提高钢水洁净度,有效防止后续连铸生产中水口堵塞;也可降低转炉出钢温度,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防氧化的高温管式炉炉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0595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01183.2

    申请日:2018-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氧化的高温管式炉炉口结构设计,包括上下两层不同结构的耐火砖,上层砖开有狭缝,用作氩气出口,下层砖开有圆孔,用于脱氧、合金化、加渣操作;上层砖与下层砖可分离;利用耐火砖封住炉口,耐火砖可耐炉口高温,采用双层砖理念,上层砖满足氩气出口需要,下层砖可减少钢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本防氧化的高温管式炉炉口结构设计可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维持炉膛内良好的保护气氛,减少钢液氧化。

    一种容差分配多目标模型参数融合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9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587358.8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差分配多目标模型参数融合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S1:构建基本误差源特征变动的几何误差旋量模型;S2:构建考虑配合误差的关键特征位姿变动模型;S3:构建单装配体误差累积模型和多装配体间协调误差模型;S4:构建多个针对产品需求提升性能的单目标容差优化模型;S5:建立多模型权重参数计算方法;S6:构建容差分配多目标优化模型;S7:对容差分配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本发明可大幅减少修配成本及时间,同时还有效避免因各目标模型数据内涵不统一、数值大小产生的优化偏离需求方向的问题,使得优化后的容差数据符合预期的优化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