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5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08761.6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模具合模缝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风电叶片模具合模缝测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基准点的高度,测点设置于风电叶片模具上模的翻边外壁上、或者风电叶片模具上模的翻边外壁上和风电叶片模具下模的翻边外壁上;(2)风电叶片模具合模缝调试完毕后,测量所述基准点和所述测点之间的高程差,设为原始高程差A0;(3)风电叶片模具使用后,再次测量所述基准点和所述测点之间的高程差,设为变化高程差A;(4)根据所述变化高程差A与所述原始高程差A0,计算得到高程差变化值,即为该测量位置的合模缝间隙变化值。本发明省时省力省人工,测量效率高,且适合用于环境恶劣的风电叶片制造工厂。
-
公开(公告)号:CN115876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84593.X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与评价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制作由单模光纤和相应的基体组成的模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步骤S2:采用毫米级高空间分辨率应变传感技术,对所述模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光纤高空间分辨率应变测试,根据所述模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内全部光纤上应变、应变梯度变化,进行不同条件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的表征与评价。本方法能有效应用于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损伤发生、发展及演化全过程的表征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246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68916.4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褶皱消除工装及其制造装置、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工装包括定型板以及设于所述定型板之间的连接带;所述定型板于所述连接带围设呈封闭设置,且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均嵌入所述定型板内,所述连接带的表面涂附聚硫密封胶。本发明所述的消除工装及其制造装置、方法,能够较好的实现多异形面交错处布层的平顺过渡,解决较大布褶的集中分布问题,减少后续打磨造成的纤维断裂,提升制品质量与稳定性,有利于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654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567995.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风电叶片模具、叶片模具制备方法及模具型面监测系统;其中,智能风电叶片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结构包括:内结构层、加热层和外结构层;下模的结构与上模相同;加热层包括:导热凝脂层、铜管或加热丝,以及光纤光栅;内结构层为采用树脂在表面毡、无碱布和多轴向多层织物通过真空灌注工艺形成的固化结构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叶片模具内结构层;制备加热层;制备外结构层。模具型面监测系统,包括:风电叶片模具和光纤光栅解调仪;光纤光栅解调仪通过光纤与风电叶片模具的光纤光栅信号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如何精确监测模具内部应变和温度变化的相关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8403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19563.8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植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基板、干态纤维布、高分子无纺布、纤维单向束、真空灌注的液态树脂及光纤光栅;其中,复合材料基板位于整个内植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底部,作为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载体;干态纤维布作为覆盖层,位于整个内植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顶部;干态纤维布和复合材料基板之间为包覆于纤维单向束内的光纤光栅和高分子无纺布,其中,高分子无纺布位于光纤光栅上下两侧;复合材料基板与干态纤维布之间的区域内分布真空灌注的液态树脂,液态树脂固化之后,与上层干态纤维布以及底部复合材料基板形成强界面关系。本发明提高了内植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存活率及长期使役稳定性,解决了叶片模具难以在线监测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4649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0668916.4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褶皱消除工装及其制造装置、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工装包括定型板以及设于所述定型板之间的连接带;所述定型板于所述连接带围设呈封闭设置,且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均嵌入所述定型板内,所述连接带的表面涂附聚硫密封胶。本发明所述的消除工装及其制造装置、方法,能够较好的实现多异形面交错处布层的平顺过渡,解决较大布褶的集中分布问题,减少后续打磨造成的纤维断裂,提升制品质量与稳定性,有利于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6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0567995.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风电叶片模具、叶片模具制备方法及模具型面监测系统;其中,智能风电叶片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结构包括:内结构层、加热层和外结构层;下模的结构与上模相同;加热层包括:导热凝脂层、铜管或加热丝,以及光纤光栅;内结构层为采用树脂在表面毡、无碱布和多轴向多层织物通过真空灌注工艺形成的固化结构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叶片模具内结构层;制备加热层;制备外结构层。模具型面监测系统,包括:风电叶片模具和光纤光栅解调仪;光纤光栅解调仪通过光纤与风电叶片模具的光纤光栅信号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如何精确监测模具内部应变和温度变化的相关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341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75420.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客车车身成型用模块化模具及车身成型方法,适用于一族共用龙门框的不同车型的客车车身的成型,包括:一套通用模具和多套特征模具;通用模具的外型面为客车龙门框的内表面的简单拉延面;每套特征模具适于成型一种车型的客车车身特征结构,每套特征模具包括多个特征模具;特征模具位于通用模具上的与客车车身特征结构对应的位置处,且可拆卸连接于通用模具上,特征模具的外型面用于成型客车车身特征结构的内表面。该模块化模具采用一套通用模具加多套特征模具的模块化模具,可以通过调配多套特征模具实现一族共用龙门框的不同车型复材车身的生产,车型样式变换无附加成本,同时节省了多次设计、多次开模具的周期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4616.7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CN) , 山东建筑大学(CN)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损伤测试与表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选取纤维及基体,确定纤维的体积含量,并控制单模传感光纤在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的位置分布,将纤维、基体与单模传感光纤成型为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步骤S2:采用毫米级高空间分辨率应变传感技术,对所述单向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光纤高空间分辨率应变测试,采集光纤单模传感光纤应变,进行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损伤的测试与表征。本方法能有效应用于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损伤发生、发展及演化全过程的表征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99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19361.3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组件及其成型方法和应用,该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结构中包括应变光纤光栅、玻璃纤维单向布、热塑性高分子无纺毡、树脂体系;其中,应变光纤光栅沿着光纤轴向的上下两侧铺设有玻璃纤维单向布,将应变光纤光栅包埋于上下两侧的玻璃纤维单向布内;包埋应变光纤光栅的上下两侧玻璃纤维单向布的外侧各铺设有热塑性高分子无纺毡,热塑性高分子无纺毡实现对应变光纤光栅及玻璃纤维单向布的包覆;应变光纤光栅、玻璃纤维单向布与热塑性高分子无纺毡整个区域内分布有树脂体系,固化后热塑性高分子无纺毡和树脂形成微区域双连续相,组成完整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该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与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成对内植于叶片模具内使用。本发明提高了内植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存活率、复杂应变可检性及长期使役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