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63102.9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侧壁导坑隧道的岩土体参数随机场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双侧壁导坑隧道的岩土体的数值模型;确定表征待模拟岩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概率模型和统计特征;确定待模拟场地信息,包括场地维度和尺寸;网格离散化待模拟场地;构建基于协方差矩阵分解法的随机场模型;基于就近原则的参数随机场模型到数值模型的映射;完成双侧壁导坑隧道的随机场建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就近原则首先是获取数值模型的尺寸及网格信息,然后确定与之匹配的随机场模型的尺寸及网格大小,从而实现两种模型之间的一一对应,对应关系明确,模型可以完全反映对应的参数随机性和相关性特征,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60106.1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红黏土卸荷影响的矿山法隧道模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用于修筑双侧壁导坑隧道的土体模型;在土体模型的基础上指定隧道位置,生成隧道模型,并确定卸荷影响区范围;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在土体模型内根据隧道结构模拟施工,开挖土体完成隧道施工;在土体开挖过程中实时监测隧道下部红黏土的受力变化;计算隧道开挖导致土体卸荷的红黏土卸荷膨胀率;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红黏土体卸荷膨胀对隧道结构及隧道周围地表环境的影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更加切实地模拟土体及结构的相互作用,为红黏土地区隧道开挖施工提供了参考,利于后续处理措施的跟进。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5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960106.1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红黏土卸荷影响的矿山法隧道模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用于修筑双侧壁导坑隧道的土体模型;在土体模型的基础上指定隧道位置,生成隧道模型,并确定卸荷影响区范围;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在土体模型内根据隧道结构模拟施工,开挖土体完成隧道施工;在土体开挖过程中实时监测隧道下部红黏土的受力变化;计算隧道开挖导致土体卸荷的红黏土卸荷膨胀率;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红黏土体卸荷膨胀对隧道结构及隧道周围地表环境的影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更加切实地模拟土体及结构的相互作用,为红黏土地区隧道开挖施工提供了参考,利于后续处理措施的跟进。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31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14805.X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施工工法转换的隧道施工模拟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土体结构的三维模型,设定土体相关参数;在土体结构的三维模型中建议隧道整体结构模型,按施工方法分段设计隧道结构,输入相关隧道参数并创建施工工序;对隧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输入相关计算参数;按照施工工序,分段模拟隧道施工过程,同时进行隧道开挖循环计算,分析隧道衬砌变形及地表沉降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实现在同一个模型中进行施工转化,从而分析在两种施工方法交界处产生的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30725.3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轻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盾构施工中沉降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无人机测绘仪、激光扫描终端、系统服务器、网关和移动终端;无人机测绘仪用于测量地形和地面建筑物高程,激光扫描终端用于隧道内三维结构尺寸的测量,系统服务器分析盾构施工前和施工中数据的变化,获取沉降数据,依据沉降风险指数公式判定沉降风险等级并推出沉降控制计划,修订施工工序发送至移动终端,指导现场施工。该发明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有限元法建立盾构过程模拟,形成三维沉降分布图并模拟注浆措施确定注浆量和最优沉降控制范围,施工中依据实际沉降数据判定沉降风险等级并推出相应控制计划送至施工现场,实现了盾构施工中沉降控制的精益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115180.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规则周期荷载作用下的盾构隧道纵向接头行为计算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S1、将不规则周期荷载离散化为K个加载阶段;并将相邻管片的纵缝接触区域划分为离散接触对;S2、根据当前加载阶段开始前离散接触对及螺栓截面所受的合力和弯矩构建接头运动平衡方程,得到当前相邻管片的水平相对运动增量和相对转动增量;S3、用水平相对运动增量和相对转动增量计算当前加载阶段结束时每个接触对及螺栓的应变增量,以计算对应的应力增量;S4、用对应的应力增量计算下一加载阶段开始之前接触对和螺栓所受的合力和弯矩,并跳转至S2中迭代,直至i=K,以实现对盾构隧道纵向接头的力学行为的快速、高效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2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24958.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F17/11 , G06N20/00 , G06F2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机器学习对抗攻击的防御方法,属于自动驾驶信息安全领域,该方法在扩散模型中添加相应的条件信息与注意力机制,并在模型的输出后添加认证器。将对抗样本通过扩散模型得到的去噪样本输入认证器得到损失来指导扩散模型的去噪。训练扩散模型能够确保模型可以去除对抗样本中添加的噪声信息,而不改变样本中自身包含的信息。然后,将各待防御的对抗样本输入到已训练的扩散模型中,对抗样本中存在的轻微扰动会被模型去除,从而有效实现机器学习对抗样本受对抗攻击的防御。本发明无需明确对抗攻击类型即可提供有效保护,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中的分类任务和回归任务的对抗攻击防御。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70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67282.7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浙江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快速成型的落粉装置及其应用,包括落粉基座、落粉辊轴、浮动式滑块和用于驱动落粉辊轴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落粉基座上设置有进料通道、容纳腔、出料通道及接地装置。本发明能有效解决镁合金3D打印过程中因粉末流动摩擦产生静电或因粉末黏附导致落粉辊轴易卡死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8118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11311.7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芳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3/32 , C02F2103/001 , C02F2209/005 , C02F2209/02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雨水生态净化利用装置,涉及雨水净化处理领域,能够对不同时期的雨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和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供水系统和净化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水平设置的模组滑台、设于模组滑台上可滑动的喷头及连接水箱和喷头的管路,所述净化系统包括设于模组滑台正下方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分为左右两个净化单元,两个净化单元内由下向上依次填充有砾石层、活性炭层、粗砂层、细沙层和土壤层,各层内均设有一根取样管,所述土壤层上种植有植被,其中一个净化单元内由砾石层到细沙层的厚度逐渐减小,另一个净化单元内由砾石层到细沙层的厚度逐渐增大,两个净化单元底部各设有一根与外界连通的出水盲管。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1783.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盾构轴线纠偏的二阶连续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盾构导向系统获取盾构实际轴线,根据盾构实际轴线确定盾构纠偏曲线起点信息;在隧道设计轴线上搜寻距离CTA起点坐标最近的位置点,以此为纠偏曲线的初始终点,获取初始终点信息;根据最小转弯半径、曲线连续性条件确定CTA的限制条件;依据给定CTA起点信息和终点信息建立二阶连续欧拉螺线方程;从CTA初始终点出发沿DTA向掘进方向搜索,得到满足CTA限制条件且CTA长度最短曲线的CTA最优终点信息,将满足CTA曲线作为盾构纠偏规划路径。本发明可实现盾构机轴线平滑纠偏,提高纠偏精度和效率,对保证隧道建设质量、控制项目进度以及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