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铆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474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710338345.1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装置,包括:凹模主体,其为圆柱体,并在中心处设置第一通孔;压边圈,其为圆柱体,压边圈中心具有第二通孔;抽芯铆钉芯棒,其为柱体;抽芯铆钉钻头,其为圆锥体,圆锥体底面一体连接所述抽芯铆钉芯棒,且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抽芯铆钉芯棒直径;铆体,其中心具有钉孔,钉孔内径与所述抽芯铆钉芯棒直径相同,并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之间的拉铆铆接方法,提高了现有拉铆铆接工艺中铝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铆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及与金属板件粘铆一体化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745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300012.4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及与金属板件粘铆一体化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复合铆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连接存在间隙、铆接对复合材料和胶层的破坏以及工艺程序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应用本发明中的装置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粘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纤维预浸料进行装模;将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凝胶;将凝胶后的碳纤维预浸料和金属板进行合模加压;升温固化碳纤维预浸料与金属板件;降温脱模;除去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金属板件粘铆试件在成型时在边缘部位的毛刺飞边;本发明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同时可以完成粘接;有效改善了粘接性能,提高粘接强度。

    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梯度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689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35039.X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梯度加热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其上设置底座,在所述底座上部设置冷却块;加热板料;多个移动电极,其通过气压装置固定在所述上模座下部;多个固定电极,其固定在所述冷却块两侧;加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部,并且设置在相邻移动电极之间;冷却水道,其设置在所述冷却块内部;其中,通过对所述移动电极和所述固定电极通电后传递的能量对所述加热板料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温度的加热;通过在所述冷却水道内通入冷却水能够对所述加热板料进行降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梯度加热装置的加热方法。

    高强度钢梯度感应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2118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367980.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度钢梯度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室,具有运送零件的进料口;传送带,其通过进料口穿过所述加热室至外部,用于在所述加热室内传送待加热零件;感应加热线圈,其为内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结构;所述传送带能够沿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中心轴线方向通过;变频装置,其电联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用于改变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通电频率;控制装置,其电联所述传送带,用于控制所述零件的停留位置。本发明具有误差小、可控温、加热温度梯度均匀的特点。

    一种预胶接固化粘铆工艺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655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40725.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胶接固化粘铆工艺,包括:步骤1、将上、下层板料进行除杂预处理,将高分子胶粘剂均匀的涂抹一块板料的一面进行胶接,胶层厚度为0.1~0.3mm,去除板料周围多余的胶粘剂,开始固化,当固化度在0.18‑0.45时,停止进行固化,得到胶接板;步骤2、将胶接板放在铆接平台上,压边圈向下运动将被铆接板料进行预压紧,准备进行铆接;步骤3、上、下层板料和胶层受到冲头压力发生变形,上、下层板料相互咬合,在固化度达到1时,胶层固化结束,完成粘铆连接工艺。采用预胶接固化粘铆工艺能够缩短粘铆连接时间,减少粘铆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高温双向拉伸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5976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561668.3

    申请日:2014-10-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双向拉伸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在高温下进行、无法实现双向变比例加载、拉伸速度不恒定等问题,其包括支架、拉伸机构、传动机构与档位控制机构。支架的1号支架、2号支架、3号支架与4号支架依次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且相邻两个支架对称相等,支架的右支架固定板焊接在1号支架与2号支架的右端,左支架固定板焊接在3号支架与4号支架的左端;拉伸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为滑动连接;传动机构通过其动力传递块安装在支架上为滑动连接,传动机构中的动力传递杆的下端焊接在拉伸机构中的下滑动块上,传动机构中的右动力输出杆与左动力输出杆和档位控制机构滑动连接,档位控制机构采用轴承安装在拉伸机构中右转动轴与左转动轴上。

    考虑成形损伤的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006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72217.7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成形损伤的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时忽略零件不同部位成形损伤继承特性所导致的后续仿真计算精度不足及零件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步骤为:建立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热成形损伤准则;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热成形模拟;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抗撞性能仿真评估。本方法综合考虑了成形温度、成形速率、摩擦等因素的零件仿真成形后的“成形损伤值”作为零件抗撞性能评估时考虑的因素,显著提高了后续仿真计算的精度,减少了反复修改的次数,确保了零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大大降低了抗撞零件仿真设计的难度以及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高强度钢热成形最佳温度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4955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181490.X

    申请日:2014-04-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最佳温度控制装置,为克服高强度钢板料热成形性不良及冷却速率不足所导致零件强度不足的问题。其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和卸料机构。上部机构位于下部机构的正上方,卸料机构位于下部机构的右侧。下部机构包括下导热板(4)、下模座(5)、散热片框架(7)、散热机构与下热电偶(13)。下热电偶(13)分别安装在下导热板(4)上表面的凹槽内,每个下热电偶(13)采用点焊连接在下导热板(4)的凹槽内,下导热板(4)的下表面与下模座(5)的上表面相接触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下模座(5)的下表面与散热片框架(7)的上表面相接触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散热机构位于散热片框架(7)下部的中心位置。

    高温双向拉伸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5976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61668.3

    申请日:2014-10-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双向拉伸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在高温下进行、无法实现双向变比例加载、拉伸速度不恒定等问题,其包括支架、拉伸机构、传动机构与档位控制机构。支架的1号支架、2号支架、3号支架与4号支架依次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且相邻两个支架对称相等,支架的右支架固定板焊接在1号支架与2号支架的右端,左支架固定板焊接在3号支架与4号支架的左端;拉伸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为滑动连接;传动机构通过其动力传递块安装在支架上为滑动连接,传动机构中的动力传递杆的下端焊接在拉伸机构中的下滑动块上,传动机构中的右动力输出杆与左动力输出杆和档位控制机构滑动连接,档位控制机构采用轴承安装在拉伸机构中右转动轴与左转动轴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