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183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53096.8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貂IFN‑ε成熟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优化后的水貂IFN‑ε成熟肽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含有优化后的编码水貂IFN‑ε成熟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得到的重组水貂IFN‑ε成熟肽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本发明的提出研制开发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基因工程干扰素制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21108.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灭葡萄球菌的基因工程裂解酶及制备方法,对裂解酶LysGH15进行了基因工程改造得到一种新的噬菌体裂解酶LysGH15(+),该裂解酶与改造前裂解酶相比显示出更强的杀菌活性和更宽的宿主谱,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康氏葡萄球菌以及木糖发酵葡萄球菌等,为预防和治疗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提供一个很有潜力的新药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38093.9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用空气污染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透明试验室、进入管、排出管、风扇、网架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透明试验室包括进入管、排出管、风扇和网架,所述进入管和排出管分别开在透明试验室的左右两侧壁,所述风扇安装在透明试验室的内腔底部,所述网架呈横向安装在透明试验室的内壁,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安装在排出管的另一端,通过透明试验室与不同的空气污染模拟方法结合,通过不同的装置来模拟不同的空气污染从而应用到对植物的影响研究或其它方面,满足了模拟各种空气污染的试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6732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59045.6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2 , A01C21/005 , A01C23/047 , A01G22/15 , A01G22/25 , C05B7/00 , C05G3/0064 , C05C3/00 , C05C5/02 , C05C5/04 , C05D5/00 , C05D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生菜品质和产量的气雾培方法,克服了现有气雾培技术存在生菜品质和产量不能兼顾的问题;其步骤为:1)种子催芽;2)人工气候箱内育苗;3)移苗;4)定植前准备;5)定植;6)定期调节气雾栽培箱内营养液的pH值和EC值;7)更换标准营养液;8)采收前一周更换低浓度营养液:(1)生菜生长至采前1周,更换低浓度的营养液,先移除实验组雾培箱中剩余的营养液,用清水洗净根系残留营养液;(2)向实验组雾培箱中移入6L的由1/2标准营养液配方配制的营养液;9)采收前1~2天对植株进行连续补光处理;10)植株采收:(1)待生菜和樱桃萝卜定植30d后采收;(2)生菜、樱桃萝卜采收定植盖板上部、下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152828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507244.3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B37/04 , C07C45/71 , C07C49/796 , C07C49/84 , C07D33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式(III)所示炔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和有机溶剂,升温至40-50℃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和助剂,并保温继续搅拌反应3-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式(III)化合物,其中,R为H、C1-C6烷氧基或卤素;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未取代苯基、带有取代基的苯基、未取代噻吩基或带有取代基的噻吩基,所述取代基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该方法通过三组分催化剂、助剂和有机溶剂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大了产物的产率,获得了极为优异的技术效果,表现出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和生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82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56188.6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预测三种农药对发光菌急性联合毒性的方法,为克服现有毒理学急性联合毒性评价技术试验工作量大、定量评价与急性联合毒性作用预测方法缺失的问题,预测三种农药对发光菌急性联合毒性的方法:1)预试验即确定正式试验中各农药的试验浓度:预试验即确定正式试验中各农药的试验浓度的步骤如下:(1)初步确定单一农药的高、中、低发光菌毒性浓度范围;[C,C′]);(3)确定BBD试验中各农药的试验浓度。2)采用三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合试验设计(BBD)确定试验方案;3)正式试验即测定各试验组发光菌相对发光抑制率;4)建立模型预测三种农药对发光菌的急性联合毒性。(2)建立单一农药的剂量-效应方程y=f(x)(x∈
-
公开(公告)号:CN10521836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42174.5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C67/14 , C07C69/24 , C07C69/1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轭炔酮的还原酰化反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溶剂和镁屑,搅拌下缓慢加入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冰浴下搅拌混合10-20min,然后加入助剂和添加剂,保持温度搅拌反应60-120min,反应完毕后将混合物倒入体积比为4:1的饱和碳酸氢钠和乙醚的混合液中搅拌20-30min,用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再经过滤、旋蒸、硅胶柱分离即得式(III)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所示:该方法采用了复合助剂和添加剂,并筛选了适宜的溶剂环境,通过各组分的相互配合而大幅提升了催化效能,有力地推进了反应,实现了目标产物高收率、高选择性地制备,表现出十分优异的市场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5684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25427.9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G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生菜叶片硝酸盐的无土栽培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生菜中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问题。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种子浸泡与催芽;2.人工气候箱内育苗:1)将已播入种子的塑料营养钵放入人工气候箱内,白天温度为25~30℃、光照度5~6级,夜间温度为15~20℃、光照度0级,相对湿度为70~80%RH;2)待生菜、小白菜和樱桃萝卜长出3~4片真叶,豌豆苗株高达5~6cm时准备移苗;3)为保证作物能同时移苗,生菜和小白菜、樱桃萝卜同一批进行育苗,而豌豆苗则应晚15±1d进行育苗;3.移苗;4.定植前准备;5.定植;6.设定栽培环境;7.调节气雾栽培箱内营养液的pH和电导率即EC值;8.植株采收。
-
公开(公告)号:CN103238522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204499.3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简化培养基,该培养基包括初代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所述初代培养基通过在优化的B5基础母液中加入卡拉胶、白砂糖、吲哚丁酸IBA、活性炭AC和农用链霉素混合制成;继代培养基通过在优化的MS基础母液中加入卡拉胶、白砂糖、吲哚丁酸IBA、6-卞氨基腺嘌呤BA、活性炭AC和农用链霉素混合制成。本发明采用开放式简化组培,用抑菌剂代替高压灭菌和严格封闭环境操作,明显节省了培养基成本和接种时间,省略了高压灭菌程序,简化了生产流程,可以使在工厂化育苗中减少人力和设备投资,节约资金30-50%。
-
公开(公告)号:CN102523828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052268.0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D45/02
Abstract: 一种玉米仿生摘穗装置及摘穗方法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在玉米收获机上的玉米摘穗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机架(4)、夹持输送机构和摘穗机构,所述的机架(4)与收获机械的机架固定连接,并且与地面成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左右对称配置;所述的夹持输送机构由平行设置于机架(4)上方的一对紧邻的闭环输送带(3)和设置在输送带(3)前端的一对向两侧扩展的闭环扶禾引导带(7)构成;所述的摘穗机构由设置于机架(4)下方与机架(4)斜交的前端高后端低的一对摘穗辊(13)构成,该一对摘穗辊(13)之间的间隙与所述一对输送带(3)之间的间隙处在同一个垂面上;本发明模仿人工摘玉米穗的弯曲折断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拉伸挤压方法造成的玉米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