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淀粉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1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130008.0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淀粉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β‑淀粉酶突变体是对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β‑淀粉酶的第252位和/或第503位的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获得的。本发明在天然β‑淀粉酶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设计,结合定点突变生物技术改造β‑淀粉酶分子结构,分析了突变后残基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并最终获得了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G252T、F503S及组合突变体G252T/F503S,本发明的β‑淀粉酶突变体在热稳定显著提高的同时酶的活性不受影响,本发明的β‑淀粉酶突变体比野生型更适合于催化淀粉生成麦芽糖的应用,更利于生产工艺的灵活性。

    一株基于ARTP筛选获得的谷氨酰胺转氨酶高产突变株

    公开(公告)号:CN1132346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388080.2

    申请日:2021-04-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基于ARTP筛选获得的谷氨酰胺转氨酶高产突变株,属于微生物诱变育种领域。本发明所述茂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MTG‑7是以茂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DB13为出发菌株,经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筛选获得的。本发明所述茂源链霉菌MTG‑7在摇瓶水平上发酵84h,谷氨酰胺转氨酶酶活可达25U/mL,5L发酵罐发酵42h,谷氨酰胺转氨酶酶活高达80U/mL,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7.0,且在pH 6.0‑8.0范围内仍保留90%以上的酶活,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鸟氨酸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3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810661242.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钝齿棒杆菌合成L‑鸟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表达质粒pDXW10质粒,将来源于S.marcescens Y213的编码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的基因argE进行克隆表达并测定酶学性质。所得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的比酶活最高为798.89U/mg,最适pH为7.0,pH稳定性为7.0‑9.0,最适温度为37℃,温度稳定性为20‑30℃,添加0.1mM Mn2+,Li+,Mg2+金属离子使比酶活提高50%以上。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酶活最高。5‑L发酵罐发酵重组菌株SYPO/pDXW10‑SmargE 96h,L‑鸟氨酸的产量达到38.5g/L,比出发菌株,L‑鸟氨酸的产量提高了33.2%,产率达0.401g/L/h。实现了异源表达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实现L‑鸟氨酸的高效合成。

    一种通过强化电子传递提高重组大肠杆菌催化合成胆绿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1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14718.4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强化电子传递提高重组大肠杆菌催化合成胆绿素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pETDuet‑EcgdhA‑Ctho为出发菌株,通过进一步强化电子传递链系统相关基因黄素氧还蛋白yqcA和铁氧还蛋白fpr基因的表达以及通过E.coli来源的膜锚蛋白Blc将Clostridium tetani来源的HO锚定在细胞膜表面,成功构建重组菌株E.coli BL21/pETDuet‑EcgdhA/T7yqcA‑blc/Ctho/gfp/T7fpr。该重组菌相比较重组菌E.coli BL21/pETDuet‑EcgdhA‑Ctho可进一步缩短转化时间,并将转化率进一步提升至77.6%,为胆绿素的放大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