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输出规格的充电桩

    公开(公告)号:CN115848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5160.5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输出规格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端中部连接有分隔板,透气网,其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后端,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内端连接有连接组合件,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防护箱,电流表,其设置在连接线的内端,所述蓄电池的前方设置有调节电阻本体,排风扇,其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上侧外端,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侧内端设置有防尘板,所述支撑脚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手拉门,其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下侧前端。该可控制输出规格的充电桩,便于实现对充电桩输出规格的调整,便于避免内部设备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且便于实现充电桩对内部零件的拆卸。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故障呼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61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38565.9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故障呼救装置,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信呼救模块,所述通信呼救模块连接于所述提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通信呼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语音播报模块。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故障呼救装置,通过设置呼救装置,当出现事故,车内人员出现昏迷的情况时可以进行自动报警呼救,且可以将此时的位置信息进行输送,从而可以使救援人员快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从而提高事故车内人员的生存的概率。

    一步电沉积镍铁硫化物纳米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37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53578.9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步电沉积镍铁硫化物纳米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碳纤维布预处理:将碳纤维布裁剪成大小均匀的图形;在丙酮和乙醇混合溶液中超声一段时间;洗净后再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油浴;最后洗净烘干;电沉积液的配制:将Ni‑Fe‑S电化学共沉积在具有编织碳纤维构造的柔性碳布上;电沉积溶液含有六水合三氯化铁和不同浓度的六水合二氯化镍和硫脲,得到五种不同浓度的复合物;电化学沉积:碳布作为工作电极,Pt作为对电极,Hg/HgCl作为参比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动力学沉积,在一定电压范围条件下,以一定的扫描速率下进行多次循环伏安测试;电沉积后的碳布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然后干燥,碳布上Ni‑Fe‑S的质量负载通过使用电子天平在电沉积之前和之后的质量差来确定。

    FeCo2S4/碳纤维布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37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53576.X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FeCo2S4/碳纤维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碳纤维布预处理:将碳纤维布裁剪成大小均匀的图形;在丙酮和乙醇混合溶液中超声一段时间;洗净后再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油浴;最后洗净烘干;电沉积液的配制:将FeCo2S4电化学共沉积在具有编织碳纤维构造的柔性碳布上;电沉积溶液含有六水合三氯化铁和不同浓度的六水合二氯化钴和硫脲,得到四种不同浓度的复合物;电化学沉积:在三电极系统中,以碳纤维布为工作电极,在一定的扫描速率下进行多次的循环伏安测试;电沉积结束后,将复合材料洗净烘干;碳纤维上FeCo2S4的质量负载通过分析天平根据电沉积前后的质量差来确定。

    一种石墨烯研磨加工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091483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0419979.0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研磨加工制备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面固定连接架体,架体一侧开设通孔一,通孔一内部转动连接转动轴一,转动轴一一端固定连接转盘,转盘一侧固定连接圆柱,圆柱周侧活动套接椭圆套环,椭圆套环外壁底面固定连接固定杆一,固定杆一底端固定连接研磨体,工作台底部设有底座,底座顶面中部贯通开设通孔二,通孔二内部转动连接转动轴二,转动轴二顶端固定连接研磨桶。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部件的配合,使用机器将石墨烯进行研磨,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大大增加了研磨的工作效率,且在研磨过程中,持续转动的研磨桶与刮刀的配合,可以将内部的石墨烯持续向外翻转,使石墨烯研磨更为均匀,大大提高了石墨烯的质量。

    一种带有温度检测与控制的风冷式电动汽车电池箱

    公开(公告)号:CN212257508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1144531.5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温度检测与控制的风冷式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电池箱本体,电池箱本体内设有若干电池组,电池组之间设有镀锌钢管,电池箱本体上安装有温度检测与控制单元组和空气压缩控制单元组;温度检测与控制单元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检测端子,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池箱内,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温度检测端子连接;空气压缩控制单元组包括压缩机、制热回路、制冷回路以及升温冷却控制端子,所述制热回路包括第一冷凝器,所述制冷回路包括第二冷凝器、节流管以及蒸发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原理,且巧妙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组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电池耗损问题,效果可佳。

    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载车板

    公开(公告)号:CN218839205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1907242.5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载车板,包括载车板,载车板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坡块,上坡块顶部粘贴有标示贴,载车板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取电触片,取电触片端部固定连接有取电插头,载车板与取电插头接触,螺杆旋转带动滑座移动,在限位杆与限位块的配合作用下,使得滑座在螺杆上直线平移,将防护板平移至防护罩内,将无线充电器露出,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快速便捷的无线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将挡板升起对新能源汽车轮胎进行阻挡,防止汽车产生位移,启动气缸,伸缩杆向上移动,将挡板向凹槽上放移动,在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作用下,挡板直线上升,对新能源汽车轮胎进行阻挡,更加安全,操作也十分便捷。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载重车支撑臂的无线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315616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751200.6

    申请日:2021-04-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载重车支撑臂的无线控制装置,包括便携式遥控器和支撑臂控制器,所述支撑臂控制机器与各载重车支撑臂连接,控制各个支撑臂的升降,便携式遥控器与所述支撑臂控制器通过无线方式相互通讯连接;便携式遥控器包括第一控制无线模块、通信端口和按键,通信端口和按键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无线模块连接;支撑臂控制器包括第二控制无线模块、继电器以及驱动电机,继电器与所述第二控制无线模块输出端连接,继电器输出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各个载重车支撑臂处,驱动载重车支撑臂的升降。本实用新型采用协调器和终端星状组网拓扑,组网简单,快速,能保证通讯质量。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装置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136547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1213862.X

    申请日:2020-06-28

    Inventor: 卢欣欣 陈继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包括温控电池箱,所述温控电池箱包括电池槽、温度传感器、空气压缩单元和电池箱、冷却水槽和空气管道,所述电池箱内矩阵排列设有多排相互间隔的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放置有动力电池,所述电池箱点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槽相互之间的间隔内设有冷却水槽和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连接有空气压缩单元;所述的空气压缩单元包括压力泵、第一换热器、膨胀机构、第二换热器、风吹机构和热电阻加热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快速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运行稳定且成本低,大大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