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4423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280042414.X
申请日:2012-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36 , B60K6/405 , B60K6/48 , F16H57/0409 , F16H57/045 , F16H57/0473 , F16H57/0476 , Y02T10/6221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将转子的旋转阻力抑制为较低并且对旋转电机适当地供给油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被设置为与变速机构收容空间连通的第一油存积部(U1)、将第一油存积部(U1)的油供给至变速机构以及旋转电机(MG)的油压泵、被设置为与旋转电机收容空间(SG)连通的第二油存积部(U2)、以及将第二油存积部(U2)的油向第一油存积部(U1)排出的排出油路(AD),排出油路(AD)具备朝向第一油存积部(U1)开口的第一开口部(ADo),第一开口部(ADo)的下端部(B)以位于比油压泵旋转过程中的第一油存积部(U1)的油面靠上方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91739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80052145.5
申请日:2012-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3/042 , B60W20/30 , F16D25/0638 , F16D33/02 , F16D48/02 , F16D48/062 , F16D2048/0209 , F16D2048/0287 , F16D2300/26
Abstract: 本车辆驱动装置可以容易地确保接合装置的响应性和可控性,同时保持所述接合装置紧凑。至少接合装置(C1)容纳在由壳体(3)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S1)中,并且在形成壳体(3)的第一容纳空间(S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液压控制装置(82)。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277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44140.8
申请日:2012-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5/00 , B60K6/26 , B60K6/405 , B60K6/48 , F16H57/021 , F16H2057/02034 , F16H2057/0216 , Y02T10/6221 , Y10S903/9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并且在对动力传递部件作用有轴向的负载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支承该动力传递部件。壳体(3)具备在轴向(L)上的旋转电机(MG)与液力联轴器之间沿径向(R)延伸的支承壁部(31),转子部件(21)和联轴器输入部件(2)以联动地旋转的方式连结从而构成动力传递部件(T),并具备:第一轴承(71),其从轴第二方向(L2)侧将动力传递部件(T)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壁部(31)旋转的状态,第二轴承(72),其从轴第一方向(L1)侧将动力传递部件(T)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壁部(31)旋转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42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2414.X
申请日:2012-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36 , B60K6/405 , B60K6/48 , F16H57/0409 , F16H57/045 , F16H57/0473 , F16H57/0476 , Y02T10/6221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将转子的旋转阻力抑制为较低并且对旋转电机适当地供给油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被设置为与变速机构收容空间连通的第一油存积部(U1)、将第一油存积部(U1)的油供给至变速机构以及旋转电机(MG)的油压泵、被设置为与旋转电机收容空间(SG)连通的第二油存积部(U2)、以及将第二油存积部(U2)的油向第一油存积部(U1)排出的排出油路(AD),排出油路(AD)具备朝向第一油存积部(U1)开口的第一开口部(ADo),第一开口部(ADo)的下端部(B)以位于比油压泵旋转过程中的第一油存积部(U1)的油面靠上方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80061320.4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驱动装置。旋转电机、具有第1行星齿轮机构(31)以及第2行星齿轮机构(32)的减速装置(3)、差动齿轮装置与旋转电机同轴并按记载的顺序进行配置。第1行星齿轮机构(31)按动力传递路径的顺序配置于比第2行星齿轮机构(32)靠旋转电机的一侧,并且第1行星齿轮机构(31)沿着轴向(L)配置于比第2行星齿轮机构(32)靠旋转电机的一侧。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31)以及第2行星齿轮机构(32)以彼此的推力(SF1、SF2)在轴向(L)上相互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形成斜齿的扭转角,第1行星齿轮机构(31)的斜齿的扭转角(θ1)大于第2行星齿轮机构(32)的斜齿的扭转角(θ2)。
-
公开(公告)号:CN1740749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82450.0
申请日:2005-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2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供解算装置,在圆环状的定子本体(22)中,分别形成多个空隙(24、25)。当从定子本体(22)的中心点向定子本体(22)的径方向外侧引出直线、该直线以中心点为基准旋转360度时,直线会与内侧空隙(24)及外侧空隙(25)中至少一方交叉。为此,从定子本体(22)的外周面侧进入的磁通量(起因于磁力的杂波),必然通过各空隙(24、25)的径方向外侧,其大部分被各空隙(24、25)遮断。由此,能够抑制起因于外部磁力的杂波影响造成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11332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80061271.4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驱动装置。对旋转电机(2)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装置(3)以及将来自旋转电机(2)的驱动力向第1车轮与第2车轮进行分配的差动齿轮装置(4)与旋转电机(2)同轴地配置。减速装置(3)具有第1行星齿轮机构(31)与第2行星齿轮机构(32),第1行星齿轮机构(31)按动力传递路径的顺序配置于比第2行星齿轮机构(32)靠旋转电机(2)的一侧。第1行星齿轮机构(31)的减速比小于第2行星齿轮机构(32)的减速比。
-
公开(公告)号:CN11122637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80067968.2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轴(D1)中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中间壁(35),第二驱动轴(D2)中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中间壁(35)。在第一驱动轴(D1)的内部,沿轴向(L)形成有用于将油供给至第一旋转电机的第一油路(91),在第二驱动轴(D2)的内部,沿轴向(L)形成有用于将油供给至第二旋转电机的第二油路(92),在中间壁(35)形成有从油压源(5)供给油的供给油路(93)。在供给油路(93)连接有第一油路(91)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和第二油路(92)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80061255.5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驱动装置。旋转电机、具有第1行星齿轮机构(31)以及第2行星齿轮机构(32)的减速装置(3)、差动齿轮装置与旋转电机同轴地配置。第1行星齿轮机构(31)按动力传递路径的顺序配置于比第2行星齿轮机构(32)靠旋转电机的一侧,第1行星齿轮机构(31)沿着轴向(L)配置于比第2行星齿轮机构(32)靠旋转电机的一侧。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31)以及第2行星齿轮机构(32)以彼此的推力(SF1、SF2)在轴向(L)上相互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形成斜齿的扭转角(θ1、θ2)。第1行星齿轮机构(31)的减速比为第2行星齿轮机构(32)的减速比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79977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1495.9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驱动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旋转电机(2)、差动齿轮装置(4)、减速装置(3)和壳体(1),差动齿轮装置(4)以及减速装置(3)与旋转电机(2)同轴配置,减速装置(3)配置于轴向(L)上的旋转电机(2)与差动齿轮装置(4)之间,配置于壳体(1)的内部的支承部件(9)支承于壳体(1),壳体(1)与支承部件(9)相互面接触,壳体(1)和支承部件(9)的接触面(11sa、91as)沿着与轴向(L)正交的方向(R)。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