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4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106759.2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索桥沉井用土质测试装置,包括:取样单元、第一测试单元和第二测试单元,取样单元包括外套筒、设置在外套筒内部的取样管,以及对外套筒内的岩土层进行分层提取的取样机构;第一测试单元包括检测箱体,及用于对取样的岩土层样本进行实时检测的检测机构;第二测试单元包括测量杆、及设置在测量杆端部的测量探头,测量探头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对岩土层的初始地应力进行测量;通过外套筒、取样管、取样机构的设置,避免了取样过程中对岩土层的扰动,并通过将取样管取出后再将测量杆放入,进一步保证了第二测试单元的检测精度,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2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32635.5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南京纳尼亚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引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能见度下车道级公路行车视线诱导系统,使用过程中包括路面的引导灯开启过程,和开启后对于引导灯的控制过程;引导灯的开启过程包括:在道路边缘确定检测点,且以检测点为原点建立水平坐标系;识别进入围绕检测点第一设定范围内的车辆相对于原点的纵坐标,统计车辆经过第一设定范围的时间,以及,确定检测点的能见度;确定围绕检测点第二设定范围内的地面引导灯的开启时刻,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控制参数;判断控制参数是否大于设定值;若是,则开启地面引导灯;若否,则重复执行检测点和坐标系确定后的步骤。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能够综合多种参数进行考量,而更加精准的确定路面的引导灯控制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376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77432.9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双层回字形复合地连墙锚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双层回字形复合地连墙锚碇基础包括地连墙基础以及锚体,所述地连墙基础包括外墙和内部格构式地连墙,外墙包括两层回字形地连墙,内部格构式地连墙将外墙内部区域分隔为至少两个隔舱,两层回字形地连墙之间以及各隔舱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地基加固层、封底层和干浇底板,两层回字形地连墙之间还设置有实体钢筋混凝土,实体钢筋混凝土位于干浇底板上方,内部格构式地连墙顶部设置有顶板,达到了提高加固土体的摩擦系数及地基承载力、在隔舱内水下吸泥取土,坑内外采用无水头差施工作业、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整体稳定性及竖向承载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84760.5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填工程扩散范围和充盈程度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弹性波场采集装置将采集的弹性波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对弹性波数据进行保存及波场分析:提取弹性波场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参数;将特征参数输入预先构建的充填状态检测模型,输出得到充填状态数据;将特征参数时间序列趋势项输入预先构建的充盈程度检测模型,输出得到充盈状态数据;进一步结合弹性波场采集装置内单分量速度型检波器的位置信息,通过克里金插值法,输出得到充填状态平面分布图和充盈程度平面分布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时、精准地对充填扩散范围和充盈程度进行监测,方便用户直观准确获知充填材料扩散的时间演化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88043.X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尾部注浆随行式监测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于盾构机首节车架上的随行式滑轨,随行式滑轨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移动模块,移动模块的顶部连接有监测模块,监测模块与数据存储处理模块相连接,移动模块沿随行式滑轨发生移动、并通过调节自身高度使监测模块相应移动至待监测位置;监测模块用于激发震源后采集弹性波信号、并将弹性波信号转换为数据文件后传输至数据存储处理模块;数据存储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得到注浆充盈程度及分布情况、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能够在注浆过程中进行自动、实时、准确的监测,也能够自动、准确检测得到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浆液充盈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76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1277432.9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双层回字形复合地连墙锚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双层回字形复合地连墙锚碇基础包括地连墙基础以及锚体,所述地连墙基础包括外墙和内部格构式地连墙,外墙包括两层回字形地连墙,内部格构式地连墙将外墙内部区域分隔为至少两个隔舱,两层回字形地连墙之间以及各隔舱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地基加固层、封底层和干浇底板,两层回字形地连墙之间还设置有实体钢筋混凝土,实体钢筋混凝土位于干浇底板上方,内部格构式地连墙顶部设置有顶板,达到了提高加固土体的摩擦系数及地基承载力、在隔舱内水下吸泥取土,坑内外采用无水头差施工作业、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整体稳定性及竖向承载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826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10813.5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南京纳尼亚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 , G06F9/4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隧道智能控制器,用于对设定区域范围内所分布的各个隧道内的机电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包括传感器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鸿蒙物联网IOT平台依据于所采集的数据和处理而获得的数据提示发出控制命令。本发明中隧道智能控制器针对安装于隧道内前端的机电系统独立安装,基于不同的控制方式实现机电系统的多种工作方式,实现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弹性接入;边缘计算能力可按需布设,满足规模化发展要求;可整合多种传感器数据与信息等软硬件能力,降低智能化交通设备的使用成本,通过鸿蒙物联网IOT平台使得业务应用更加开放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45427.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步注浆试验的圆形注浆试验装置,属于盾构模拟设备。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弧形槽,同时还设有与所述弧形槽相匹配的圆筒形箱体,所述箱体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圆筒形箱体内部设有局部原型,所述局部原型包括依次设置的弧形的盾壳、盾尾刷和管片,所述局部原型的两端可拆卸的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所述局部原型的宽度小于所述箱体的高度。其采用局部原型对同步注浆过程进行模拟,更加准确,且成本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4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40082.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的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主要包括:箱体内从下至上依次置有原型管片支撑座、原型管片、盾壳、挡土板;盾壳及挡土板上方填筑土样;土样上有加载板,土样中有止浆环;箱体上盖固定的千斤顶的顶杆与加载板接触;注水设备通过注水管与上盖上的通孔连接;原型管片支撑座中部的检测通孔内放置地质雷达或超声波探测仪;注浆设备的注浆管横向贯通盾壳;盾壳与小车间通过拉杆连接,箱体与小车间通过顶推油缸连接。该试验设备模拟的工况和环境与实际更接近,更方便模拟出不同土压力、地层、注浆材料及注浆参数等工况下,同步注浆的效果及浆液扩散变化的规律,为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设计、施工与机理研究,提供更可靠、准确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106759.2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索桥沉井用土质测试装置,包括:取样单元、第一测试单元和第二测试单元,取样单元包括外套筒、设置在外套筒内部的取样管,以及对外套筒内的岩土层进行分层提取的取样机构;第一测试单元包括检测箱体,及用于对取样的岩土层样本进行实时检测的检测机构;第二测试单元包括测量杆、及设置在测量杆端部的测量探头,测量探头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对岩土层的初始地应力进行测量;通过外套筒、取样管、取样机构的设置,避免了取样过程中对岩土层的扰动,并通过将取样管取出后再将测量杆放入,进一步保证了第二测试单元的检测精度,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