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26593.6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压可控式隧道排水系统及其水压控制装置,该水压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贯穿隧道侧壁,其出水口在隧道内且垂直水平面向上,其入水口与隧道外的地下水水源连通;管状的引导部,其出水端敞口,入水端封闭;进水管的出水口贯穿引导部入水端的端面延伸到引导部内;单向阀包括盖板和设置于盖板下表面的配重部;盖板位于引导部内并覆盖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配重部悬挂于进水管中。进水管的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地下水水源的阈值水位;单向阀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压力值;第一压力值等于因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阈值水位之间高度差而产生的水压的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水压控制装置利用该水压控制其排水或者停止排水,从而避免地下水过度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74160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01168.4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框构桥的加固方法、以及加固后的铁路框构桥;其中,该加固方法包括:在检测出铁路框构桥的顶板的跨中区的下表面出现裂缝后,对跨中区进行加固:在裂缝两侧的承重墙之间的顶板的下表面,覆盖裂缝粘贴多条平行的碳纤维布带;碳纤维布带与裂缝的走向相垂直,其长度至少为裂缝的宽度的10倍;之后,对跨中区两侧的支座区进行加固:对每侧支座区,在该支座区的下表面粘贴钢板,以及在与该支座区相接的承重墙的墙面粘贴钢板后,设置至少一个钢支撑;钢支撑的一端固定于支座区下表面的钢板,另一端固定于承重墙的墙面的钢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无需移除顶板之上的铁路路基即可加固铁路框构桥;也不影响跨中区之下的净空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9097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6277.4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8 , C04B28/04 , C04B14/06 , C04B14/48 , C04B18/141 , C04B24/1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衬砌用复合柱芯结构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柱芯结构为柱状结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长度为2-5米,柱径为10-80毫米,所述复合柱芯结构的连接端设置向内内缩的台阶,供钢管套筒套接。复合柱芯结构串接形成内柱。多个内柱矩阵排列形成内柱结构。内柱结构的内柱周围浇筑混凝土,整体形成隧道衬砌。通过配料、拌和、入模振荡成型、初养、终养得到复合柱芯结构。该方法洞外预先制备复合柱芯结构,复合柱芯结构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质轻,强度大,且好安装,活性粉末混凝土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形成复合结构,能够承担围岩荷载及结构自身的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26593.6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压可控式隧道排水系统及其水压控制装置,该水压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贯穿隧道侧壁,其出水口在隧道内且垂直水平面向上,其入水口与隧道外的地下水水源连通;管状的引导部,其出水端敞口,入水端封闭;进水管的出水口贯穿引导部入水端的端面延伸到引导部内;单向阀包括盖板和设置于盖板下表面的配重部;盖板位于引导部内并覆盖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配重部悬挂于进水管中。进水管的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地下水水源的阈值水位;单向阀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压力值;第一压力值等于因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阈值水位之间高度差而产生的水压的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水压控制装置利用该水压控制其排水或者停止排水,从而避免地下水过度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741607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01168.4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框构桥的加固方法、以及加固后的铁路框构桥;其中,该加固方法包括:在检测出铁路框构桥的顶板的跨中区的下表面出现裂缝后,对跨中区进行加固:在裂缝两侧的承重墙之间的顶板的下表面,覆盖裂缝粘贴多条平行的碳纤维布带;碳纤维布带与裂缝的走向相垂直,其长度至少为裂缝的宽度的10倍;之后,对跨中区两侧的支座区进行加固:对每侧支座区,在该支座区的下表面粘贴钢板,以及在与该支座区相接的承重墙的墙面粘贴钢板后,设置至少一个钢支撑;钢支撑的一端固定于支座区下表面的钢板,另一端固定于承重墙的墙面的钢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无需移除顶板之上的铁路路基即可加固铁路框构桥;也不影响跨中区之下的净空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31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986921.9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寒区隧道进风洞口段风阻保温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隧道工程,包括进风转向单元,所述进风转向单元包括若干个进风转向管,所述进风转向管设置于靠近隧道进风洞口的隧道段上,所述进风转向管包括水平管段和弯折管段,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弯折管段相连,所述水平管段的进风口朝向隧道进风洞口,所述弯折管段朝所述隧道进风洞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本发明合理利用隧道进风,无需大功率电机,大大节约了隧道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6867.0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挖隧道的抗隆起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明挖隧道基坑到设计标高,并在明挖隧道基坑内浇筑隧道结构;在明挖隧道基坑的两侧确定出待挖桩孔的位置及深度;在明挖隧道基坑的底部,斜向下施工对称的套管,套管顶端的向上延长线与隧道结构的顶部相切,套管底端位于待挖桩孔的底部预设位置处;开挖桩孔,在桩孔的底端进行扩底处理,形成扩大头;在桩孔内浇筑桩孔护壁,并保证浇筑桩孔护壁后的桩孔与套管连通;将锚索穿过隧道结构顶部预设的连接件,并将锚索的两个端头分别穿过套管后进入到桩孔内,在锚索的两个端头安装锚固端头,并对锚索施加预紧力。应用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既有隧道上浮。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97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686971.0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宋月光 , 王杨 , 岳岭 , 陈志广 , 凌云鹏 , 刘方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胡晶 , 魏盼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徐治中 , 祝安龙 , 谭富圣 , 马福东 , 刘宝权 , 王德福
IPC: E04C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轴向挤压接头装置及连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钢筋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接头处的连接套筒装置,所述连接套筒装置内有可容纳若干所述钢筋的空间,通过挤压工具将所述连接套筒装置挤压至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接头处且一次挤压成型,解决了的问题。本发明优点是:使用本发明可提高钢筋接头的可靠性,施工方便,钢筋不需要额外加工,并且连接强度高,受力均匀;施工效率高,10s即可完成一个接头;人员劳动强度低,连接质量完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336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68129.X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高压储气系统,包括:环形硐室、横通道、竖井和闷头;所述环形硐室通过闷头首尾相接,形成储气空间;所述环形硐室的侧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波形拱钢内衬组件和衬砌结构;所述横通道的一端通过闷头与环形硐室相连,其另一端与竖井的底端相连,竖井的顶端与地面连通;所述闷头设置在横通道与环形硐室的连接处。应用本发明可以减小气体压力对钢内衬的作用力,因此大大降低了钢内衬的厚度,节省了投资,进一步地,在施工钢内衬时也更加便捷,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25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096926.X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地下结构包括:外拱和内拱,所述内拱呈椭圆形,内拱设置在外拱的中部,内拱长轴的顶部与外拱的顶部连接,内拱长轴的底部与仰拱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地质勘探将外拱轮廓划分为多个小断面,采用多个小型模块隧道掘进机同时开挖,形成完整的外拱轮廓,预制钢壳混凝土构件并沿外拱轮廓连接并浇筑钢壳混凝土构件,形成完整的外拱,在外拱的支撑保护下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挖掘外拱内部,通过自上而下挖掘并架设桁架单元、中板、底板,最后施作余下内拱,本发明通过双拱结构使可有效分担荷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外拱壳失稳,提高深埋大跨结构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