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近海的无人机辅助中继数据卸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152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313506.9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近海的无人机辅助中继数据卸载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包括:基于无线信道条件和传输速率,表征智能集装箱卸载方式,确定功率与信息量和能耗的解析关系;基于信息量和能耗,联合优化集装船进行数据卸载的方式和功率分配,对平均卸载时延进行最小化;基于惩罚CCP算法的无人机辅助数据卸载算法,确定集装船进行数据卸载的方式和功率分配;本发明能够在无人机辅助中继情况下最优的选择卸载模式和资源分配从而降低实时数据卸载时延,有效的提高货物跟踪和数据监控的时效性。

    一种面向海洋环境监测的无人机快速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71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551786.0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海洋环境监测的无人机快速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监测区域内的无人船位置数据,基于所述无人船位置数据划分无人船信息搜集的区域从而形成若干监测子区域,通过无人机采集各区域内的无人船信息,每架无人机负责采集一个监测子区域内所有的无人船信息;S2、在每个监测子区域内以各无人船位置为顶点构建不重合的Delaunay三角形,计算获取各个Delaunay三角形的费马点作为无人机的悬停点;S3、基于C‑W算法求解无人机在各悬停点之间的飞行路径,并基于迭代算法优化无人机在各悬停点的悬停时间。本发明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率和采集数据量,同时降低无人机飞行能耗和计算复杂度,很好的提高了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信息传输的效率。

    一种面向工业污染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04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04198.4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工业污染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工业物联网在监测工厂各种污染物排放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的信息,得到有毒气体数据,根据得到的有毒气体数据,使产生代价最大的气体得到较高的优先级,进而得到面向工业污染物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基本框架;S2、根据所述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结构的基本框架,对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进行数学建模,得到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数学模型;S3、对S2所得到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部署了多种传感器及移动边缘计算系统,通过系统对传感器收集的具有优先级的数据进行处理大幅度提升了算法搜索效率。

    一种面向工业监控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按需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4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12461.2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面向工业监控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按需传输方法,包括:确定评估传输方案的性能指标,构建异构传输需求和频谱受限约束下的能量效率最大化问题;基于不同监控应用对传输性能的需求不同,分析监控应用优先级与连续干扰消除解码顺序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信道分配、用户分组、功率控制相互耦合导致的求解复杂度高的问题;基于两种应用共存的情况,设计基于匹配理论的信道分配算法,在多项式时间内确定信道分配关系,以较低的时间复杂度求解了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本发明能够在频谱资源和能量受限的条件下满足异构工业监控应用对传输性能的差异化要求,有效提升通信受限工业网络系统的监控性能。

    一种基于船舶宽带自组网的海上智能终端即时通讯APP

    公开(公告)号:CN1112925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0263.5

    申请日:2020-02-18

    Inventor: 林彬 王莹 张超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船舶宽带自组网的海上智能终端即时通讯APP,以实现海上船舶之间的低成本、高带宽、低延迟网络多媒体数据通信,旨在解决目前海上通信主要依靠高成本、低带宽的卫星通信的难题,包括:船舶航行状态信息收集模块;船舶状态信息处理分析模块,所述处理分析模块对船舶状态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及时反馈给电子海图模块;基于电子海图展现处理后的船舶状态信息的电子海图模块,所述电子海图模块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海图缩放、分层显示、背景控制、模式管理、定位显示、放大显示、水深校正和海图保存;基于船舶宽带自组网的海上即时通信模块,所述海上即时通信模块与宽带自组网的其他船舶的智能通信终端设备以无线网络形式连通,并进行宽带多媒体数据通信。

    基于平流层平台及船载中继站的海地一体化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8866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0995992.5

    申请日:2016-11-11

    Inventor: 林彬 赵天歌 张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流层平台及船载中继站的海地一体化通信系统,包括平流层平台、地面基站和船载中继站;地面4G基站通过接入链路将需要发送的信息先传送给平流层平台上搭载的4G基站,并在平流层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换,再由平流层平台通过无线回传链路将信息发送给船载中继站,再由该船载中继站通过中继链路将信息传送给船上用户4G LTE终端。本系统实现了海地一体化的4G蜂窝网络,将陆地4G网络向海上有效延伸,消除4G网络在海上的覆盖盲点,增加了网络覆盖范围,更好地满足了海上用户的通信需求。

    一种空天地海一体化舰船通信网络虚拟仿真与实验教学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031054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02935.7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天地海一体化舰船通信网络虚拟仿真与实验教学平台包括:三维建模单元:用于将通信设备、舰船、移动基站、岸基调度中心通过虚拟三维空间搭建成移动通信网并构建虚拟通信环境;教学单元:用于在三维场景下向学生展示集知识讲解与学生操作于一体的基础预备知识以及基于实物三维演示的典型通信过程;人机交互单元:用于实现学生用户与教学平台之间的语音交互、视频交互、以及文字信息交互;场景开发单元:用于将海洋以及天气环境信息通过Unity 3D软件构建虚拟通信环境并搭建成空天地海一体化的通信网;考核单元:用于对学生用户在教学单元内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在线考核同时输出考核成绩。

    一种循环卷积六边形多载波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0229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841992.X

    申请日:2016-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卷积六边形多载波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发送数据块所包含子符号的数目;根据子符号与子载波的个数确定待发送数据符号的数目;对所述每个待发送数据符号根据其所属子符号在时间上的位置进行移位和补零,得到相应的发送矢量;将每个所述的发送矢量分别与一高斯脉冲成型函数进行循环卷积运算,并根据发送矢量所属子符号和子载波号对所述循环卷积结果进行频率调制得到携带所述数据符号信息的脉冲信号;对所述各个脉冲信号进行累加得到多载波信号;根据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为所述多载波信号添加循环前缀形成待发送基带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很强的抵抗双选择信道的能力,实现待发送的信号频谱效率更高,同时还降低了峰均功率比。

    基于平流层平台及船载中继站的海地一体化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886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95992.5

    申请日:2016-11-11

    Inventor: 林彬 赵天歌 张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流层平台及船载中继站的海地一体化通信系统,包括平流层平台、地面基站和船载中继站;地面4G基站通过接入链路将需要发送的信息先传送给平流层平台上搭载的4G基站,并在平流层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换,再由平流层平台通过无线回传链路将信息发送给船载中继站,再由该船载中继站通过中继链路将信息传送给船上用户4G LTE终端。本系统实现了海地一体化的4G蜂窝网络,将陆地4G网络向海上有效延伸,消除4G网络在海上的覆盖盲点,增加了网络覆盖范围,更好地满足了海上用户的通信需求。

    一种面向大规模用户接入的远距离无源光网(LR-PON)布局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4962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320705.7

    申请日:2013-07-26

    Inventor: 林彬 董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规模用户接入的远距离无源光网(LR-PON)布局规划方法,在LR-PON中由于引入了多阶光放大器对光信号进行功率补偿,可以实现更远距离、更大范围的光网络覆盖。以最小化网络成本为目标,保证全网连通性的同时,在目标区域内基于光网络单元、多个候选光放大器和多个候选分光器进行光纤覆盖。与传统的PON部署方法相比,本方案面向大规模用户接入,其架构中采用分光器三阶级联方式,拓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空间灵活性,从而允许更多用户接入到网络中,极大的扩展了网络的规模和覆盖范围。本方法相对传统数学建模优化方案,降低了运算的时间复杂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工程计算的效率,有效地缩短了运算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