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储能杂化聚醚酰亚胺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89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80003916.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温储能杂化聚醚酰亚胺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聚合物电容器薄膜技术领域,包括:将带有羟基官能团的聚醚酰亚胺单体反应合成带羟基端基或侧链的聚醚酰胺酸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水和金属醇盐作为无机组分前驱体,形成均匀的溶胶,通过涂膜和热亚胺化处理,制备出薄膜。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并在杂化过程引入的无机相,实现分子级分散,改善了无机相的团聚和与有机相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了介电薄膜在高温下的储能性能。本发明所得杂化电介质材料在在200℃、90%效率下的储能密度可以达到3.0‑3.64J/cm3,大大超过现有电介质。且击穿强度、泄漏电流、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其他性能均有提升,综合介电性能好。

    一种GIS/GIL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13554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007165.4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绝缘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GIS/GIL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装置。现有测试装置的探头、绝缘子外壳等均固定在密封腔里,测量角度单一,并不能有效测量绝缘子表面的电势。本申请提供一种GIS/GIL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装置,包括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绝缘子安装单元、屏蔽门和电势测量单元;所述绝缘子安装单元包括绝缘子外壳;所述电势测量单元包括第一丝杠滑轨,所述第一丝杠滑轨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转动电机相连接,所述传动轴与第二丝杠滑轨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杠滑轨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杠滑轨与探头相连接。有效测量绝缘子表面的电势。

    一种基于聚合物接枝的环保型高压电缆材料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62518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95786.0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物接枝的环保型高压电缆材料制备工艺,将一定量的聚丙烯基体置于密闭反应釜中,进行惰性气体置换;将一定量的自由基引发剂与接枝反应单体加入到密闭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加入一定量的界面剂,使反应体系进行溶胀;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使反应体系升温至接枝反应温度约100‑130℃,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时间约5‑8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进行过滤,干燥;最终得到成功接枝的改性聚丙烯环保型高压电缆材料。本发明能够使缆绝缘料绝缘性能的明显提升。

    一种中高温自修复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423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064516.8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气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高温自修复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的非本征自修复体系多为双组分的微胶囊体系,该体系结构复杂,在发生微放电缺陷时很难保证修复剂在失效前能够与催化剂相接触并完成自修复,而常用的单组份体系修复液含有不饱和双键,在中高温下容易提前失效。首先合成了具有阴离子催化能力的咪唑加成的环氧树脂基体,通过在该基体中引入包覆有稳定修复液的微胶囊,赋予绝缘材料修复微放电缺陷的能力。当微放电缺陷导致的电树枝发展到微胶囊时,会击破微胶囊并使修复液填充电树枝通道,然后在中高温的条件下,在通道壁内的氧阴离子基团的催化下固化,从而修复电树枝缺陷,同时完全恢复电气性能。

    富勒烯类改性的芴共聚酯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80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93117.5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富勒烯类改性的芴共聚酯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富勒烯类小分子和芴共聚酯分别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采用滴涂的方式,在玻璃基板上制得一层复合湿膜,将复合湿膜放入鼓风烘箱中,彻底去除材料中的剩余溶剂后,将覆盖有复合薄膜的玻璃基板放入去离子水中进行剥离,得到均匀完好的富勒烯类小分子改性的芴共聚酯复合薄膜。其有益效果是:降低聚合物材料的电导损耗,得到的具有极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电介质材料,消弱强电场下电子对聚合物分子链的冲击,大幅提升聚合物材料的击穿场强,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基于压电效应和压阻效应多模态耦合的微型电场传感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21232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243886.7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和压阻效应多模态耦合的微型电场传感器件,包括沿水平方向放置的半导体薄膜,所述半导体薄膜的下方设有水平方向放置的衬底,所述半导体薄膜与衬底之间通过中间夹层支撑形成腔体结构,所述半导体薄膜的上表面均设有压阻材料,所述压阻材料包括横向‑横向模态的压电膜、横向‑纵向模态的压电块,横向‑横向模态中,所述半导体薄膜的顶面设有压电膜;横向‑纵向模态中,所述半导体薄膜的底面设有压电块。其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集成程度高,有效降低电路温漂、降低零点漂移、提升测量精度,可实现宽频带、高场强及复杂环境下的电场准确测量,在带电情况下也可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