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型-异域有机自旋电子器件的制备工艺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621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71349.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型‑异域有机自旋电子器件的制备工艺和应用,属于自旋电子学领域,本发明结合了横向器件与纵向器件的优点,一方面通过横向注入自旋极化电流,自旋极化电流横向注入有机材料,避免垂直结构电学短路问题;另一方面纵向探测电子自旋,自旋扩散通道长度即为薄膜厚度,采用楔形有机薄膜,实现自旋扩散通道长度的纳米级连续可调,通过外加电场和磁场,多模式实现有机物中电子自旋的操控和利用。本发明垂直型‑异域有机自旋电子器件,可用于操控自旋扩散长度在纳米量级的材料中的电子自旋,在同一器件中多模式实现电子自旋的操控,能够实现有机自旋阀的磁阻效应、non‑local磁阻效应、自旋Hanle效应。

    一种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短流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5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81250.2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短流程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Cu-Al合金组分熔炼后气雾化制粉得到Cu-Al合金粉末,然后控制氧化Cu-Al合金粉末,之后与碳粉混匀后,冷等静压得到坯锭,将坯锭内氧化后进行氢气还原处理,最后将坯锭包套后热挤压变形后退火。本发明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将现有技术中,氧化剂单独制备后再与铜铝粉末混合的工艺,改为用直接氧化的Cu-Al合金粉末做内氧化的氧源,同时将内氧化和氢气还原工艺一体化,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

    高性能Cu-Cr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25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55089.4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Cu-Cr合金,其中含有质量百分比计的Al2O30.13~0.6%,Cr0.2~0.6%,余量为铜。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性能Cu-Cr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内氧化和还原预先制备出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粉末,纳米Al2O3镶嵌于铜基体中,在设定的温度并且在磁场的搅拌下,可以有效抑制Al2O3粒子的聚集,从而实现Cu-Cr合金耐热和高强度的目标,可以制备出大规格的合金。

    一种高强高导耐热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746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693335.X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耐热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高导耐热的铜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Cr 0.2~1.0wt%、Mg 0.05~0.2wt%、Si 0.03~0.2wt%、Ni 0~0.1wt%、Ce0~0.15wt%、余量为Cu;所述的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铸造‑均匀化‑热轧‑固溶‑组合形变热处理几个步骤。本发明的铜合金在成分设计上,采用了廉价、易添加、不易烧损的元素代替易烧损元素,通过合金元素成分设计改变了析出相析出序列和形核长大机制,使得该体系合金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和抗软化能力;并通过组合形变热处理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使得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了530~620MPa,电导率达到了75~87%IACS。本发明制备的高强高导耐热的铜合金材料适合非真空大规模产业化制造。

    一种复合金属层镀覆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69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94137.0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层镀覆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混合均匀,进行预处理后加入分散剂中,再制成碳纳米管/石墨烯薄膜;在惰性气氛下,以薄膜作为基体,通入反应源气体六氟化钨和六氟化钼,通入还原性气体,反应得到镀覆钨钼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层状材料;将层状材料加入镀铜液中,再加入还原剂,反应得到复合金属层镀覆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复合金属层镀覆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该方法通过在碳纳米管/石墨烯薄膜表面镀覆钨、钼,使碳与铜之间的界面润湿性得到了极大改善,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耐摩擦性能。

    一种组织及织构可控的超高纯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38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63435.5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及织构可控的超高纯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高纯钽的纯度≥99.995%,晶粒度为45-80μm,板材的厚度方向上{100}织构含量不大于15%,{111}织构含量大于等于33%,极限强度372~410MPa,屈服强度260~287MPa,延伸率41~46%,硬度87~89HV。其制备方法包括:高真空度(10-4Pa)电子束熔炼炉、氩气室不锈钢包套、道次锻造变形量和总变形量协同控制的三维热锻开坯、多次变角度控制轧制和热处理,车削加工,包装等步骤。本发明所设计的工艺,能够有效控制成品的晶粒尺寸和晶粒度的分布,有效调控成品及其沿厚度方向的织构分布。这为其用作高品质靶材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种废旧电磁线铜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36668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858624.6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电磁线铜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精炼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可有优选为:V=1.0‑5.0%;Sr=1.0‑5.0%,B=0.5~2.5%;Mg=5.5~7.5%;Y=5~10%,Ce=5~10%余下为Cu。其制备方法为:将Cu‑B‑Y‑Ce‑Mg中间合金,Cu‑Sr中间合金分别破碎成粒径下于10mm碎块,和粒径小于10mm的钒按设定比例混合均匀后用高纯无氧铜皮包覆得到所述精炼剂。所述精炼剂能用于废旧铜电磁线精炼无氧铜,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1.0‰~6.5‰。本发明所设计的精炼剂脱氧、脱硫、脱铝、脱铁、脱镍等效果好,对铜液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组份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一种耐电烧蚀耐磨减磨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66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95577.4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5 C22C9/02 C23C18/1893 C23C18/4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电烧蚀耐磨减磨铜基复合材料,原料包括Sn、Pb、Cr、C、TiB2和铜。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耐电烧蚀耐磨减磨铜基复合材料中,石墨采用镀铜石墨粉添加,由于石墨表面的铜层可以降低其与铜合金粉之间的界面能和密度差,使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更加均匀。制备方法中,通过感应快速加热来实现加热,然后进行均温,不仅缩短了加热时间,节省了能耗,还可以实现均温加热,避免了普通感应加热时间长导致的集肤效应和包套破损,同时避免了因粉末导热性能差而不能实现横断面均温的问题。

    一种去除废旧铋黄铜中Bi、Pb的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87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52695.6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6 C22C1/03 C22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废旧铋黄铜中Bi、Pb的精炼剂。所述精炼剂中含有Cu(铜);所述精炼剂中还含有La(镧)、Ce(铈)、Ti(钛)、Zr(锆)、Y(钇)、Ca(钙)、Mg(镁)或Nd(钕)中的任意一种或数种。本发明所述精炼剂能够有效的去除铋黄铜中Bi、Pb,其精炼产物易于排除,不污染铜液,大大提高含铋黄铜的回收使用,有效避免Bi、Pb含量高而引起的利用回收的废旧铋黄铜制备的黄铜制品的冷热加工脆性和开裂问题,是目前废旧铋黄铜中最为有效的脱Bi、Pb的新型精炼剂。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铜镁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3533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6780.7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新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铜镁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钙和微量硼元素达到优于传统铜镁合金的高强度高导电率的目的。该合金化学成分组成:Mg:0.2‑0.8wt%;Ca:0.05‑0.5wt%;B:0.005‑0.01wt%;余量是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过程包括:(1)非真空感应熔炼、(2)铸造、(3)铣面、(4)冷加工、(5)中间退火、(6)冷精加工、(7)成品退火等。本发明合金组分合理,生产工艺简单,铸造和加工性能优异。本发明生产的合金与现有的铜镁合金相比,其强度、导电率更高,抗高温软化能力更强,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速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