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54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347132.8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毂电驱动混合动力无人车台架试验方法,通过对轮毂电驱动混合动力无人车的整车台架试验流程进行设计,能够有效指导轮毂电驱动混合动力无人车的台架试验,加快新车调试进度。该台架试验方法用于在轮毂电驱动混合动力无人车装车完成后,对无人车依次进行如下测试:低压上、下电功能测试;整车总线功能测试;高压上、下电功能测试;底盘控制使能功能测试;近程遥控行驶功能测试;自动驻车功能测试;紧急停车功能测试;驱动装置散热控制功能测试;混合动力控制功能测试;灯光、喇叭控制功能测试;车姿系统控制功能测试;整车驱动控制功能测试;无人车最大行驶速度测试;无人车最大续驶里程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68604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91862.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相关的计算机与嵌入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任务驱动的自主无人装备原型系统。所述任务驱动的自主无人装备原型系统包括:CPU计算处理单元、FPGA接口管理单元、系统演化管理单元;本发明提出任务驱动下的无人装备原型系统设计方案,通过CPU+FPGA的典型硬件体系架构来满足多种无人平台计算处理系统的设计需求,采用任务环境信息完成对最优体系架构模板的匹配,通过Multi‑Boot技术以完成对接口资源的重新配置,针对CPU单元通过调用操作系统内核服务完成性能与功耗的适配,无人装备原型系统达到性能与算法与任务的最优适配,提高系统的可重构与可演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6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034023.0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虚拟腿的四足机器人多支撑腿力分配方法,包括计算各支撑腿足端在胯关节坐标系下的三维位置;将各支撑腿足端在胯关节坐标系下的三维位置转化为机体坐标系下的三维位置;获取当前全局坐标系与机体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并将各支撑腿足端在机体坐标系下的三维位置转换为全局坐标系下的三维位置;计算前后两侧对应虚拟腿分配权重,并计算虚拟腿位置;构建全局坐标系下两点支撑的静力学平衡问题;求解虚拟腿对应的足底力;基于虚拟腿分配权重将虚拟腿足底力向具体支撑腿进行分配。本发明能够保证四足机器人在复杂步态相序切换中支撑控制量输出足底力能合成相应的位姿虚拟控制量,为机器人实现高动态步态提供可靠的控制分配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210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0448015.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nventor: 闫曈 , 苏波 , 许威 , 江磊 , 邱天奇 , 党睿娜 , 王志瑞 , 梁振杰 , 赵建新 , 许鹏 , 姚其昌 , 蒋云峰 , 汪建兵 , 慕林栋 , 刘宇飞 , 邢伯阳 , 郭亮 , 邓秦丹 , 降晨星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咬合的大坡度仿生足,包括上安装支座、下安装支座、触地判定模块、换挡锁死模块、线控模块、预紧弹簧以及防滑足垫;其中,所述上安装支座、下安装支座分别套设在机器人机械腿上;本发明带有自由度的咬合地面足端,具有接地咬合状态附着系数高、离地前自动松脱不影响抬腿的自适应调节能力,在没有引入新的主动件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足式机器人足地附着力,增大了足式机器人的爬坡能力,提高机器人整机通过性能与机动能力,实现了四足机器人对大坡度斜面的攀登,解决了四足机器人的大坡度斜面爬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6607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0512756.X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nventor: 余雪玮 , 宋威龙 , 苏波 , 苏治宝 , 赵熙俊 , 李宁 , 康晓 , 吴越 , 程文 , 于华超 , 卢彩霞 , 刘雪妍 , 梁震烁 , 刘忠泽 , 海丹 , 靳保 , 靳路 , 安旭阳 , 李兆东 , 李靖宇
IPC: H04L67/141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异构地面无人平台的互操作方法,首先建立有线/无线网络,用于地面无人平台之间的通信;然后,构建包含地面无人平台标识信息、动态发现机制、信息传输机制的互操作中间件;在每个地面无人平台构建最小信息交互单元,并在最小信息交互单元中部署互操作中间件,利用互操作中间件实现跨异构性的地面无人平台之间的互操作交互。本发明可以实现跨异构性的地面无人平台的互操作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7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80198.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四足机器人侧向速度估算方法。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采集机器人状态数据预测着地情况,相比传统人工阈值策略能有效提高触地判断准确率,且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最终基于网络判别的接触状态实现对机器人运动速度的在线估计。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四足机器人的坡度角度估算方法,解决了传统人工着地判断策略复杂、参数多、鲁棒性差的问题,通过长期收集数据进行训练最终得到高可靠、高灵敏性的着地判断神经网络,同时其在不同机器人构型和平台上具有良好的泛化和迁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03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637223.9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B62D55/205 , B62D55/092 , B62D55/088 , B62D5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变节距的履带连接组件,包括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端塞防尘密封件、孔用弹性挡圈、履带销及履带销耳;履带销通过两端的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安装在履带销耳内,且所述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一端通过履带销上的内侧轴挡结构进行轴向定位,另一端通过孔用弹性挡圈轴向定位,所述孔用弹性挡圈设置在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与外侧轴挡结构之间的凹槽内;同时履带销耳两端通过端塞防尘密封件实现密封,端塞防尘密封件通过外侧轴挡结构进行轴向定位。本发明履带节距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73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38408.6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为驱动的四足机器人中枢层细粒度演进优化模型。所述四足机器人中枢层细粒度演进优化模型采用多模态切换控制的策略,其原理是将实际环境中的地形划分归类为台阶与斜坡两大类,针对台阶地形和斜坡地形分别采用不同的细粒度摆动轨迹规划;通过本体运动学和IMU等感知数据实现对台阶和斜坡两类典型地形的快速判别,进一步基于模态判别结果对细粒度摆动行为进行在线演进优化,提高整体地形的通过能力,并提升四足机器人在“全自主”任务下的复杂地形自适应通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56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48012.5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B62D57/032 , B60L50/50 , B60L5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仿生躯干的电液混动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腿足、前后摆电机、液压泵、侧展液压缸、液压阀、电池、机身液压缸、节点盒、整机主控、陀螺仪、散热器、机架和机身铰链机构;该机器人动力源采用电池进行能源供给,关节执行器既包含了液压执行器又包含了电机执行器,在仿生设计上,增加机器人腰部两个关节自由度,共14自由度配置。本发明既继承了液压驱动的优点,同时兼具了电驱系统噪音低、可靠性高、维护维修方便的优点,整机14自由度的配置有利于机器人高速机动运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4601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535546.7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足端,该机器人足端包括底板、右护板、橡胶块、隔板、左护板、连接件以及心轴;左护板和右护板为对称结构,并且顶端均固定连接于底板;隔板设置于左护板和右护板之间,顶端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底部;在左护板和隔板之间、以及右护板与隔板之间均夹设有一个橡胶块,两个橡胶块对称设置且顶端均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底部;心轴将左护板、橡胶块、隔板以及右护板连接在一起;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面。上述机器人足端借鉴羊蹄结构,将机器人的现有圆柱形足端改变为分体式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成本低和增强地面适应能力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