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65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26287.2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关口电能表现场检测过程管控的电能表现校仪,包括:接线盒接线识别单元用于采集接线盒的图像数据,并根据图像数据对接线盒的接线进行识别,从而引导操作人员准确的接入电能表现校仪;操作管控单元用于把关口电能表的检测项目设定为可实施的步骤,从而使操作者按照实施步骤完成检测项目;操作管控单元还用于进行操作采集、操作提示和操作反馈,以提高操作者检测每一项目时的准确性;数据传输单元用于进行检测数据分析、原始记录及报告生成、数据分发。本发明的电能表现校仪以过程管控方式实现关口电能表现场检测的全过程管理,旨在实现关口电能表现场检测中的去专业化,实现了关口电能表周期检测的就近就地、随时随地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61214.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位置和身份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超高频RFID读写模块通过天线发射无线电信号;通过超高频天线通道切换器分时切换天线通道,不同的天线通道,通过所述无线电信号读取多个位置上的物品RFID标签信息;按时序判别天线通道对应的物品位置,从而获取物品位置和身份信息。可自动识别物品的RFID标签,实现物品的位置和身份信息的精准识别和无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6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12368.4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的湿度步进强化试验方法及系统,属于可靠性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对待测智能电能表进行强化试验的湿度范围;1.1在试验箱对待测智能电能表进行试验前预测试,确定多个参数中的每个参数的初始值;1.2预定时间内确定待测智能电能表完全湿透,根据试验项目对待测智能电能表进行1.5小时的强化试验,获取每个参数的当前值;1.3判断任意参数的当前值与初始值的差值是否满足截止判据,当不满足截止判据时,RH<85%时RH=RH+10%或RH>85%时RH=RH+5%,进行步骤1.1。本发明得到在不同步长组合下智能电能表的测试项目结果,更加准确地确定智能电能表温度和湿度的极限工作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3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02529.1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能计量用多功能联合接线盒用测试工装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盖和测试工装本体,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流接线端子和电压接线端子,所述电流接线端子上设置有按动式检测开关,所述电流接线端子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现校仪连接的电流连接触点;所述电压接线端子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现校仪连接的电压连接触点;所述底座盖为一开口盒体,其开口侧与所述底座相连接闭合;所述底座盖的底面上设置有检测开关通过孔,所述检测开关通过孔与所述检测开关的按钮相对设置。上述开关与电路完全隔离,操作人员无需带电作业,且开关的操作简单易行,避免了工作人员无带电作业,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4154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63208.2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设备内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硅胶、热管、散热板;所述导热硅胶贴在发热元件上,热管的一端与导热硅胶连接,另一端与散热板连接;导热硅胶与热管位于发热元件所在设备的腔体内部,散热板位于设备的腔体外部;散热装置所在的设备壳体处于密封状态,解决了使用风扇的散热方式不能将仪器设计成密封式结构,不能很好地防水和防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44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24659.8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碳表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采集的预设计量周期内冻结的发电厂的CO2排放量数据以及相关的所有电表的第一电能数据,计算发电侧碳排放因子;根据发电侧碳排放因子以及发电长的能源消耗量,计算发电侧碳排放量;根据采集的预设计量周期内电网侧所有变电站的关口表的第二电能数据以及关口表碳排放因子,计算变电站碳排放因子;根据预设计量周期内电网侧每级变电站的变电站碳排放因子,计算电网侧碳排放量;根据用户侧的行业类型,确定用户侧的能源需求结构,计算用户侧的用户侧等效碳排放量;根据发电侧碳排放量、电网侧碳排放量以及用户侧等效碳排放量,计算预设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99796.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碳计量模组装置,装置包括:处理器、异步收发传输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异步收发传输器与智能物联电能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与存储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包括: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和碳排放量确定模块;所述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的输入端与智能物联电能表相连接,用于获取智能物联电能表内存储的负荷曲线数据;所述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基于所述负荷曲线数据计算碳排放因子;所述碳排放量确定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基于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0061214.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位置和身份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超高频RFID读写模块通过天线发射无线电信号;通过超高频天线通道切换器分时切换天线通道,不同的天线通道,通过所述无线电信号读取多个位置上的物品RFID标签信息;按时序判别天线通道对应的物品位置,从而获取物品位置和身份信息。可自动识别物品的RFID标签,实现物品的位置和身份信息的精准识别和无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5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07524.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端子的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互感器二次回路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将待检测端子的端子图片输入识别网络中进行检测,确定待检测端子的编号位置以及形状数据;获取矫正后的待检测端子的编号位置以及形状数据;针对所述端子图片使用数字识别接口进行数字识别,确定图片中的端子编号;根据所述端子编号,查询端子编号信息与电气信息数据库,获取查询结果,根据查询结果将所述端子图片中端子标注为待检二次回路对应的端子。本发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关口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端子的自动识别,提高了现场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4531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458474.3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感器计量误差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互感器的二次侧回路注入异频测试信号;采集二次侧异频电压以及异频电流,根据所述二次侧异频电压以及异频电流,计算获得互感器等效电阻;将所述互感器等效电阻输入至预先训练的BP神经网络模型,获得互感器误差;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互感器等效电阻历史数据和对应的互感器误差历史数据预先训练获得;所述方法及系统具有计算简单、精度高的优点,不受环境干扰的影响,无需进行互感器一次侧测量,无需复杂设备,解决了在线测量互感器误差的设备困难、校验困难的问题;所述方法及系统可以对互感器动态变化的误差进行实时检测,解决了现有误差检测方法实时性不高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