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978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814328.7
申请日:2021-07-19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5B2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位置感知与对位引导测试系统,其包括模拟测试平台和模拟测试终端;模拟测试平台用于模拟电动汽车进行运动,控制所模拟的电动汽车的运动过程,检测所模拟的电动汽车的运动状态和运动位置并输出对应检测信号、模拟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位置感知与对位引导功能并输出对应的感知引导结果;模拟测试终端用于生成所模拟的电动汽车的参考对位路径和对应的允许误差范围,检测感知引导结果的误差并对感知引导结果进行测评,基于所模拟的电动汽车的运动位置对所模拟电动汽车的运动进行提示。本发明能够方便高效地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位置感知与对位引导功能进行测试,可解决无线充电车辆的可靠性评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53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1273752.4
申请日:2019-12-12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50/10 , H02J50/70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充电系统双DD耦合器及确定其结构参数的方法和系统。所述耦合器包括原边电能发射侧和副边电能拾取侧,两侧均为双层结构,由两个长宽相同的DD线圈正交叠放构成,而且,所述双层DD线圈结构上还可以再覆盖一层铁氧体屏蔽层来增强所述耦合器的耦合性能,而所述确定耦合器结构参数的方法和系统根据拟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等级,线圈设计成本,应用场景的尺寸限制条件、铁氧体条体积限制条件和成本确定线圈的结构参数,并根据线圈结构参数确定铁氧体屏蔽层中的铁氧体条的结构参数。本发明的双DD耦合器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减少了交叉耦合对于系统分析的难度,所述方法和系统缩短了耦合器结构参数分析和加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008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910568150.5
申请日:2019-06-2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B60L53/122 , H02J50/12 , H02J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发射‑双拾取模式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将直流电压输入两个逆变电路;第一逆变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原边谐振电路将高频交流电加载到第一原边发射线圈,产生高频磁场;通过第一副边拾取线圈感应高频磁场后产生电能,将电能通过第一副边谐振电路和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第一升降压式变换器;第二逆变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原边谐振电路将高频交流电加载到第二原边发射线圈,产生高频磁场;通过第二副边拾取线圈感应高频磁场后产生电能,将电能通过第二副边谐振电路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第二升降压式变换器;两个升降压式变换器将电能转换为负载用电能,并将负载用电能输出至串接的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035679.0
申请日:2019-01-1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2J50/00 , H02M7/5387 , H02J3/4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块化逆变源系统,包括第一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功率变换器以及第一全桥逆变器,且所述第一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功率变换器和所述第一全桥逆变器分别发送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功率变换器以及第二全桥逆变器,且所述第二控制器向所述第二功率变换器和所述第二全桥逆变器分别发送驱动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采集输出总电流并实时计算电流基准,所述第一控制器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全桥逆变的时钟信号及电流基准。本发明保证了系统控制的可靠性,又节约了控制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9530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20651.9
申请日:2021-03-25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50/40 , H02J50/00 , B60L53/122 , B60L53/3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静态无线充电系统及其电磁耦合机构和设计方法,所述电磁耦合机构包括:双极性原边发射线圈,包括:Q个单极性线圈,Q≥2;其中,相邻的两个单极性线圈正上方所产生的竖直方向上的磁场方向相反;复合型副边接收线圈,包括:主线圈A;主线圈BC,包括:主线圈B和主线圈C;所述主线圈B和所述主线圈C的绕制方向相反;辅助线圈DE,包括:辅助线圈D和辅助线圈E;所述辅助线圈D和所述辅助线圈E的绕制方向相反;辅助线圈FG,包括:辅助线圈F和辅助线圈G;所述辅助线圈F和所述辅助线圈G的绕制方向相反;本发明的电磁耦合机构具有较好的抗偏移性,能量传递稳定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53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73752.4
申请日:2019-12-12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50/10 , H02J50/70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充电系统双DD耦合器及确定其结构参数的方法和系统。所述耦合器包括原边电能发射侧和副边电能拾取侧,两侧均为双层结构,由两个长宽相同的DD线圈正交叠放构成,而且,所述双层DD线圈结构上还可以再覆盖一层铁氧体屏蔽层来增强所述耦合器的耦合性能,而所述确定耦合器结构参数的方法和系统根据拟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等级,线圈设计成本,应用场景的尺寸限制条件、铁氧体条体积限制条件和成本确定线圈的结构参数,并根据线圈结构参数确定铁氧体屏蔽层中的铁氧体条的结构参数。本发明的双DD耦合器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减少了交叉耦合对于系统分析的难度,所述方法和系统缩短了耦合器结构参数分析和加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52524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39928.4
申请日:2019-08-12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无线充电系统接收端的功率进行调节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分别与无线充电系统的整流模块和电池相连接,所述装置包括:PWM控制器,在接收到功率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电池当前的需求功率和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端的额定功率确定所述MOS管的占空比,并根据所述MOS管当前的占空比确定驱动指令;门极驱动器,根据驱动指令控制MOS管在一个脉冲循环周期内的关断时间和开启时间,以使得电池当前的充电功率调整为当前的需求功率。本发明通过无线充电系统的接收端主动调节接收功率,而无需与发射端进行通讯,发射端也不需要通讯级联,不存在因通讯中断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也不存在无法通讯的问题,实现了大功率无线动态安全高效的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13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82613.5
申请日:2018-12-24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CPC分类号: G01K11/32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温度测量用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测温方法,包括光纤,光纤上设有1个或多个光纤光栅,且在光纤光栅外部设有封装机构;封装机构上开设有与锂电池极柱形状适配的孔。测温时,将设有封装机构的光纤光栅安装在每个锂电池单体的极柱上,每一个光纤光栅监测与之对应的锂电池单体的温度;将光纤接入光纤光栅解调仪即测得每一个光纤光栅的反射中心波长,再根据反射中心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相应锂电池单体的温度值该传感器可以方便地安装在锂电池组的各个电池单体的极柱上,实现对每一个电池单体的温度监测,由于光纤是光学无源器件,所以其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8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64926.4
申请日:2023-07-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48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植入式传感信号采集与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系统,利用内置的状态采集模块采集待监测电池内部运行状态参数,并将获取的待监测电池内部运行状态参数进行转换以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形式通过待监测电池正负极电力线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将获取的待监测电池内部运行状态参数解调后输出,利用待监测电池正负极电力线以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形式将待监测电池内采集的传感信号发送到了电池外,能够实现在不损坏电池金属外壳的前提下进行电池内部监测同时实现数据准确传输,本发明方法简单,且不会对电池外壳造成损坏,相较于破坏电池金属外壳的传输通信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6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51785.X
申请日:2022-01-1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发射装置及系统,包括第一能量发射线圈和第二能量发射线圈;第一能量发射线圈和第二能量发射线圈背靠背设置;第一能量发射线圈为竖向的双极型线圈,第二能量发射线圈为横向的双极型线圈。第一能量发射线圈为竖向的双极型线圈,第二能量发射线圈为横向的双极型线圈的设计,第一能量发射线圈和第二能量发射线圈相互解耦,可以实现在能量接收时不会相互干扰,实现在不增加能量发射线圈尺寸的前提下实现了能量发射线圈的双面复用,提升了能量发射线圈的利用率,进而可以实现为更多的负载进行无线充电,缩小了多负载WPT系统的占用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