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协调受力的边坡刚柔组合加固结构动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0529.X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协调受力的边坡刚柔组合加固结构动力计算方法,涉及边坡刚柔组合加固结构动力计算方法技术领域。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考虑锚索‑框架结构‑岩土体受力协调的动力平衡微分方程;S2:给出动力平衡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S3:给出动力平衡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S4:结合边界和初始条件进行求解,得到地震作用下边坡刚柔组合加固结构各部位的加速度、位移和弯矩的分布函数和锚索轴力函数;S5:根据步骤S4获得的函数计算获得不同时刻的加速度、位移、弯矩以及轴力。本发明通过考虑协调受力能够更准确地计算边坡刚柔组合加固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变形与受力,为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刚柔组合加固结构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83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3367.7

    申请日:2025-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边坡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边坡数值模型,在预设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对边坡数值模型开展动力分析,以确定边坡的滑裂面位置;将滑裂面所在位置划分为若干个条块,在每个条块的底部布置监测点,采集监测点在地震荷载加载过程中的孔压数据;根据所有监测点的孔压数据计算得到边坡在地震荷载加载过程中的综合稳定性安全系数;构建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模型,将综合稳定性安全系数代入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边坡的超静孔压系数,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未能充分考虑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动态变化,无法准确评估边坡的实际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基于虚实指标协同的路基压实质量监测管维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70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03841.3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虚实指标协同的路基压实质量监测管维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重现现场路基压实条件的室内压实试验并建立室内试验的数据集;步骤二:路基压实现场试验并建立现场试验的数据集;步骤三:建立基于虚实数据协同训练的路基压实质量预测模型:步骤四:基于虚实指标协同预测的路基压实质量预测模型施工管控应用。该方法充分考虑路基压实的路基填料参数、压路机工作参数以及外部环境参数对压实质量的影响,多元“虚实”指标相互协同建立路基压实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压实质量预测模型,模型在迁移到工程实践应用的同时进行优化提升,在现场路基压实过程中实现对压实质量的实时精准监测与管理维护。

    基于半监督增量策略的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73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95186.8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监督增量策略的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巧妙结合了数据驱动与物理力学两大方法的核心优势,构建了一套半监督增量学习策略为基础的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本发明特别着眼于解决地震环境中样本数量有限及实时数据处理的难题。能在有限数据条件下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不断整合新数据以升级模型,本发明在地震滑坡易发性预测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数据稀缺的早期阶段,该方法仍能提供相对准确的预测结果,为灾后救援初期决策提供可靠支持,实现即时、高精度的地震滑坡预测。

    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平台、云端设备及计算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73301.4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动数值模拟领域,具体涉及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平台、云端设备及计算机装置。方案包括构建SPH数值试验模型,基于研究区域尺寸绘制对应的几何区块图形,将等效直径为D的粒子,按间隔距离D规则排列,直至布满整个研究区域,研究区域内的粒子为实粒子,截断边界的最外层粒子为边界粒子,边界粒子距截断边界0.5D,沿截断边界外法方向,向研究区域外侧继续拓展至少三层粒子,为固定虚粒子,最后根据材料属性对所有粒子分配物理参数,选取对应的核函数W,设置SPH数值模型的基本参数,以D为粒子的光滑长度,以此构建完整的SPH数值模型;基于SPH数值模型计算边界粒子等效作用力;外部荷载输入。本发明适用于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试验。

    一种用于非侧限条件下的固结仪及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1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77889.1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侧限条件下的固结仪及实施方法,涉及岩土工程实验设备领域。本固结仪包括:土盒装置,土盒装置包括移动土盒和固定土盒,移动土盒内部与固定土盒内部之间形成有土样容置腔;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土盒支撑台、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固定连接件和弹性体,固定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台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固定土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弹性体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台固定连接,弹性体的另一端与移动土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当土样容置腔内的土样未被挤压时,弹性体为未形变状态。本固结仪更准确地反映了真实地基土体的受力和变形,通过本固结仪测得的数据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地基土体的沉降。

    实现近断层高陡边坡非一致地震激励耦合作用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7778.6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近断层高陡边坡非一致地震激励耦合作用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振动台,振动台包括主台和副台,还包括第一主动箱、第二主动箱和加载系统,第一主动箱和第二主动箱相对设置且分别固定于主台和副台上,第一主动箱分为上下两层,第一主动箱下层与第二主动箱对接且相通,第一主动箱上层与第二主动箱相对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坡体部,坡体部搭接于第二主动箱顶部且坡体部的底部与第二主动箱相通,加载系统通过振动台带动第一主动箱和第二主动箱运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边坡在近断层地震影响和模拟地震产生的非一致激励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失稳和变形特性,安装操作简便且灵活。

    一种实现非一致地震激励和走滑断层耦合作用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092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4926.7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非一致地震激励和走滑断层耦合作用的试验装置,包括断层走滑错动系统和非一致地震激励系统;断层走滑错动系统与所述非一致地震激励系统连接;断层走滑错动系统包括设置于非一致地震激励系统上的至少两个主动箱、至少一个随动箱、多个顶推装置和多个反力装置;随动箱设于相邻的两个主动箱之间;主动箱的两侧配置有多个顶推装置,顶推装置对主动箱施加水平驱动力;顶推装置安装于反力装置上。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断层模型试验中无法将地震激励与走滑断层错动耦合的问题,并提供了可以通过调整侧箱板尺寸从而精确复现实际断层产状的方法,以此模拟最接近于真实情况的隧道穿越走滑活动断裂区。

    一种用于高地应力隧道走滑断层错动加载试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196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70443.3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地应力隧道走滑断层错动加载试验装置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断层走滑错动系统和地应力场加载控制系统;断层走滑错动系统包括第一主动箱体和第二主动箱体,第一主动箱体和第二主动箱体之间设置有断面滑动箱体;地应力场加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加载板和顶推系统;本发明将断层走滑错动与高地应力场实现耦合,可以有效模拟研究高地应力走滑断层隧道的结构力学特性。其克服了传统断层模型试验中无法对深埋断层不同区段施加不同地应力场的问题,也克服了无法对地应力场、错动量无法实现有效控制的问题。

    一种基于随机效应法的竖向地震作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3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15201.4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竖向地震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效应法的竖向地震作用评估方法,包括S1、建立西南地区的地震动记录数据集;S2、确定作为基本输入的地震参数;S3、确定能够充分地反映目标地区的V/H谱值变化规律的模型方程;S4、采用随机效应法对S3中的模型方程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S5、根据S1建立的震动数据集为训练集,结合S4中的混合效应表达式拟合出S3中的系数,即得到西南地区V/H谱值模型;本发明以矩震级、断层类型、场地条件、距离、震源深度为变量,采用随机效应法提出了适用于西南地区的V/H谱值模型,以合理评估该地区竖向地震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