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619114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1406198.3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体现藏羌建筑风格的隧道洞门结构,属于隧道构造领域,目的是即能提高洞门端墙的支护性能又能展示藏羌文化特色。包括洞门端墙,洞门端墙包括位于隧道洞口两侧的立柱和位于相邻立柱之间的墙体;立柱包括上部的呈藏羌碉楼形状的柱身和下部的柱基础,柱身经柱基础固定连接于地基围岩;墙体的两侧分别延伸至对应立柱处,并与对应立柱的柱身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立柱,且立柱包括上部的呈藏羌碉楼形状的柱身,使得隧道洞门端墙呈藏羌风格,使得该洞门端墙不仅能够起到常规洞门端墙的作用,还起到体现藏羌民族文化特点的作用。通过立柱作为洞门端墙的组成部分,与常规洞门端墙相比,其稳定性、抗滑坡和抗震性能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08546172U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21236458.7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通透式隧道遮光棚,属于隧道构造领域,目的是简化遮光棚结构,利用自然植物实现减光、遮光的作用,提高隧道洞口的通风透气性能、耐久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包括一组环向分布的纵向梁连成而成的拱形骨架;纵向梁包括位于环向拱架两端拱脚的基础纵梁和位于顶部的拱圈纵梁;棚杆依次穿过各环向拱架,且与隧道洞口相邻的一端插入隧道衬砌;在拱形骨架拱脚的外侧设置有种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藤本植物生长后沿着棚杆、环向拱架等攀爬至拱形骨架,在拱形骨架上形成拱形绿墙,起到遮光,有效减缓了进出隧道洞口光线变化造成的“白洞黑洞效应”;且绿墙与周围环境融合度高,自然环保;再则,拱形骨架之间的缝隙通过藤本植物填充,自然风可穿过藤本植物之间的空隙进入遮光棚内,通透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08441859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872189.7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墙式洞门,属于隧道洞门领域,目的是实现对洞门的绿化,以缓解隧道洞口光线变化对司乘人员的视觉冲击。包括洞门端墙,洞门端墙的外墙面倾斜设置,且由洞门端墙的底端至顶端,洞门端墙的外墙面逐渐向边坡倾斜,并在洞门端墙的外墙面上设置有一组腐土回填的种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洞门端墙的外墙面由洞门端墙的底端至顶端逐渐向边坡倾斜,使得洞门端墙呈由底部厚顶部薄的结构,使其在山体和边坡的作用下不易被推倒,提高了对边坡的防护作用。通过在洞门端墙的外墙面上设置有一组腐土回填的种植槽,用于种植植物,既生态环保,又可改善隧道洞口景观,同时有效减缓了进出隧道洞口光线变化造成的“白洞黑洞效应”,保证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8236442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809496.0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属于隧道领域,目的是提高仰拱承力均匀性,提高仰拱抗变形性能。沿隧道纵向所述仰拱由一组仰拱单元拼接而成,且沿隧道环向各仰拱单元分别由一组仰拱预制块拼接而成;由相邻两仰拱单元结合面之间的接缝形成仰拱环向拼接缝,由各仰拱单元中相邻两仰拱预制块结合面之间的接缝形成仰拱纵向拼接缝;所述仰拱内各仰拱预制块为错缝拼接;相邻两仰拱单元中,其中一仰拱单元的各仰拱纵向拼接缝位于另一仰拱单元的各对应仰拱预制块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使得各仰拱单元中的仰拱纵向拼接缝均匀分布,避免了仰拱纵向拼接缝集中的现象,消除了仰拱受力薄弱区,使仰拱各种的受力性能趋于平衡,提高了仰拱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208236441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806478.7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仰拱回填构造,属于隧道领域,目的是提高仰拱回填层刚度,提高其抵抗压力的能力。沿隧道纵向所述仰拱回填层由一组回填单元拼接而成,且沿隧道环向各回填单元分别由一组回填预制块拼接而成;由相邻两回填单元结合面之间的接缝形成回填层环向拼接缝,由各回填单元中相邻两回填预制块结合面之间的接缝形成回填层纵向拼接缝;由回填预制块拼接构成的仰拱回填层经仰拱支撑,并由隧道两侧边墙底部的对应结构限位固定。本实用新型,仰拱回填层由回填预制块拼装而成,可工厂化生产,提高了施工效率,仰拱的检修更便捷;仰拱回填层强度和刚度更高,抗压性能更好,能有效降低路面层变形,且对路面的支撑性能好,从而可以简化路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7598263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610311.5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初期支护的液压可缩式钢架,属于隧道初期支护钢架领域,目的是用以克服现有可伸缩钢架摩擦力大、触发钢架发生变形的摩擦力不可控制的缺点。由至少两个钢架单元通过连接接头串接而成;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相邻两个钢架单元的可缩式液压装置,以及套装于相邻两个钢架单元外周的套管;由液压装置构成限定相邻两个钢架单元轴向间距的轴向限位装置;由套管构成相邻两个钢架单元的径向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相邻两个钢架单元之间通过液压装置相连接,消除了除隧道大变形之外的外界因素的影响;通过套管起到径向限位作用,使相邻两个钢架单元的中心对中偏差在允许范围内,避免接头处发生剪切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07513633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708018.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抗水压衬砌段的限压排水系统,属于隧道排水领域,目的是能对富水段围岩进行有效限量排水,保证隧道安全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设置于两侧边墙底部的横向引流管和安全阀,横向引流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伸入中央排水沟内与中央排水沟相连通,进水端沿隧道径向穿过边墙延伸至抗水压初期支护段对应的围岩;安全阀安装于横向引流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向引流管连通抗水压初期支护段对应的围岩与中央排水沟,将围岩中的积水引流至中央排水沟,通过中央排水沟排出。并通过在横向引流管上设置安全阀,实现了限量排水,保证了围岩中稳定的蓄水量,保护了地下水环境,尽可能地减小了对围岩的影响,维持了围岩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876337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900517.0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洞公路隧道结构,包括依次并排的第一洞、第二洞、第三洞和第四洞,所述第一洞与第二洞之间通过第一横通道横向连通,第三洞与第四洞之间通过第二横通道横向连通,第二洞与第三洞之间通过中间横通道横向连通;所述第一洞与第二洞的车道为同向,第三洞与第四洞的车道为同向;第二洞与第三洞的车道为对向。上述四洞公路隧道结构,具有独立的四个隧道洞用于车辆通行,保证通行顺畅,每对隧道洞间设置有横向通道,使隧道施工、运营、养护都更加方便,紧急情况时,更有利于利于车辆救援和人员逃生。
-
公开(公告)号:CN205135661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976196.8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20 , E21D11/12 , E21D15/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二次浇筑支撑架,属于隧道支撑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捷、方便安装和运输的隧道二次浇筑支撑架。包括波纹板和固定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浇筑支撑架由多组波纹板根据隧道形状大小拼接形成,并在相邻波纹板连接处用固定铆钉紧固。采用波纹板拼接搭建而成的支撑架在浇筑完成后不用拆除且安装便捷,支撑架将成为隧道的支撑结构,因此可以更好地对隧道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避免隧道支护不及时而导致的沉降变形,进而引发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3515604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645609.5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支护结构,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变形地层的隧道支护结构,沿隧道径向包括外层的初期支护、内层的二次衬砌以及位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的防水层,初期支护采用含有钢筋网和钢拱架的喷锚结构构成;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有内层初期支护,防水层位于内层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内层初期支护采用含有钢筋网和钢拱架的喷射混凝土结构构成。通过初期支护和内层初期支护的配合,使得对围岩的支护先柔后刚、先放后抗,实现对围岩变形的主动适应,并通过由初期支护、内层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构成的强支撑实现对围岩的永久支护,因此,能够有效解决大变形地段的支护问题,能够保证隧道运营期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