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嗜热L-天冬酰胺酶突变体及其筛选和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30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354028.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热L‑天冬酰胺酶突变体及其筛选和发酵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在枯草芽孢杆菌168中,以嗜热菌Pyrococcus yayanosii CH1来源的L‑天冬酰胺酶编码基因作为模板,以易错PCR技术构建突变文库,并通过“同步细胞破碎和酶活测定”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出比酶活提高的突变株。分析正突变株所包含的突变残基,构建比酶活得到提高的复合突变株S17G/A90S/R156S/K272A,其比酶活达到3108U/mg。利用强启动子P43及RBS优化的手段,提高复合突变株在枯草芽孢杆菌168中的表达量。最后通过培养基优化和pH补料偶联策略,将含L‑天冬酰胺酶复合突变株基因的枯草芽孢杆菌168在5L发酵罐中产酶发酵,L‑天冬酰胺酶酶活产量达到到6453±127U/mL。

    一种酶活提高的γ-谷氨酰转肽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2875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324140.4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活提高的γ‑谷氨酰转肽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的突变体是在SEQ ID N0.2所示的氨基酸的基础上,将第413位氨基酸由苏氨酸突变成半胱氨酸。本发明得到的突变体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γ‑谷氨酰转肽酶突变体酶的转肽反应活力较突变前提高12%,水解反应活力降低了50%。本发明表明413位氨基酸残基对γ‑谷氨酰转肽酶的转肽反应活力有较大影响,对该酶的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本发明所得的γ‑谷氨酰转肽酶突变体可用于制备L‑茶氨酸。

    一种利用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429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27468.X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低产L-丙氨酸、L-酪氨酸、L-缬氨酸、L-胱氨酸和L-甲硫氨酸等副产物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 G01/pXMJ19-cg2115,将此菌株接种至5-L发酵罐中发酵48h所获得的发酵液中L-丙氨酸、L-酪氨酸、L-缬氨酸、L-胱氨酸和L-甲硫氨酸的含量分别仅有0.15g/L、0.185g/L、0.369g/L、0.02g/L和0.277g/L,分别较野生型谷氨酸棒杆菌G01降低了98.1%、96.1%、86.1%、99.4%和91.4%。

    一种高效联产L-苯甘氨酸及葡萄糖酸的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6119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610574812.6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将葡萄糖脱氢酶与L‑亮氨酸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单独和共表达,利用重组大肠杆菌酶法和全细胞法联产L‑苯甘氨酸和葡萄糖酸盐的方法。本发明在于:将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和L‑亮氨酸脱氢酶基因构建重组单独和共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内。利用重组菌酶法和全细胞法转化可以促进辅因子在转化体系中的循环,仅需添加少量外源辅因子或不添加外源辅因子,利用该辅因子循环再生系统可以利用底物苯甲酰甲酸及葡萄糖联产高附加值的L‑苯苷氨酸和葡萄糖酸,该转化过程简单快捷,成本低廉。在5L发酵罐中转化2‑4h,该方法所得的L‑苯甘氨酸和葡萄糖酸产量分别可达58.8g/L及75.6g/L,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策略。

    一种催化效率提高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突变体

    公开(公告)号:CN1104993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07954.6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效率提高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SEQ ID NO.2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进行单点/双位点突变,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纯化出突变体酶D94A、W123K、D94A/W123K、W148K,通过酶活测定,发现所述三种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突变体具有相对于野生型较高的催化活性,如突变体酶DAPDH-D94A、DAPDH-W123K、DAPDH-D94A/W123K催化苯丙酮酸的效率分别提高了3.5、1.5、1.3倍,成功提高了关键酶的酶活。

    一种过氧化氢酶及其高产基因工程菌

    公开(公告)号:CN10604782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610453958.5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来源的过氧化氢酶及其重组工程菌的构建。本发明在于:首次根据短小芽孢杆菌的过氧化氢酶基因设计引物并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将载体转化至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异源表达。利用发酵培养基对重组工程菌进行5L发酵罐发酵培养,其中重组大肠杆菌的过氧化氢酶主要在胞内表达,酶活为6645U/mL,重组B.subtilis 168的过氧化氢酶总酶活达到23263U/mL,胞外酶活为15368U/mL,而在B.subtilis WB600的过氧化氢酶总酶活高达26635U/mL,胞外酶活为20128U/mL,利用B.subtilis WB600为宿主更有利于胞外合成过氧化氢酶,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这是目前报道的利用微生物生产过氧化氢酶的最高产量,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策略。

    一种提高γ-谷氨酰转肽酶表达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974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576989.X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γ‑谷氨酰转肽酶表达量的方法,主要是将GGT基因3′末端终止子后添加形式为AAA,AAAAAA,TTTAAA,AAATTTAAA,TTTAAATTTAAA,TTTAAAAAAAAA的poly(A/T)尾巴,提高其在钝齿棒杆菌中的表达量,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在于通过在GGT基因3′末端终止子后添加形式为TTTAAA的poly(A/T)尾巴,发现与不添加poly(A/T)尾巴的对照菌相比,GGT在钝齿棒杆菌中的表达量提高了2倍多,这说明添加形式为TTTAAA的poly(A/T)尾巴有利于提高GGT在钝齿棒杆菌中的表达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