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15596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380106903.8
申请日:2003-10-18
申请人: 里弗雷克特里知识产权两合公司
CPC分类号: F27B3/22 , B22D1/005 , C21C5/48 , C21C5/52 , C22B9/05 , F27D3/16 , F27D2003/161 , F27D2003/164 , F27D2003/167 , Y02P10/216
摘要: 一种用于冶金熔融容器的气体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吹扫砖块(12)以其端部位于气体出口侧方式布置在上部圆柱形容座内(18)并且以其相邻部分(12u)布置在下部圆柱形容座(10)内;以及至少设置在下部容座(10)和气体吹扫砖块(12)之间的环形空间填充物质(16),其中气体吹扫砖块(12)、容座(10、18)和物质(16)由耐火陶瓷材料制成。
-
-
公开(公告)号:CN1658987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813215.X
申请日:2003-06-03
申请人: 维苏维尤斯·克鲁斯布公司
IPC分类号: B22D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流体可靠地引入冶金容器中的注射装置,该冶金容器具有耐火衬里,该装置能够可拆卸地插入衬里内,包括耐火的第一本体(2)和耐火的第二本体(3),它们配合地装配,制造该第一本体(2)的耐火材料的流体可透过性小于第二本体(3)的材料;该第一和第二本体分别有用于与熔融金属接触的表面(4、5),且分别有从流体供给装置(8)延伸至用于接触熔融金属的表面(4、5)的流体通道(6、7);第二本体(3)中的流体通道(7)的相对流阻高于第一本体(2)中的流体通道(6)的流阻,在第一本体(2)中的流体通道(6)由狭槽或孔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一本体(2)中的流体通道(6)独立于第二本体(3)中的流体通道(7)。即使当注射装置已经使用过,这样的注射装置也能够将流体可靠地引入冶金容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8C
公开(公告)日:1998-12-30
申请号:CN95192838.4
申请日:1995-03-29
申请人: 曼内斯曼股份公司
CPC分类号: H05B7/06 , C21C5/48 , C21C5/5217 , C21C5/5229 , F27B3/085 , F27D11/08 , Y02P10/2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用来制造铁合金的直流加热冶金容器的炉底电极,该容器的金属外壳衬有耐火材料。为了在熔池与容器底炉的电极装置之间保证面积尽可能大的电接触和可靠的电流传输而电流馈线又不受耐火衬垫热负载的影响,本发明建议,安置于容器内室并装在冶金容器(10)耐火侧壁(12)下面的底板(22)由导电耐火材料构成;导电底板(22)周边环绕金属板(25);各金属板(25)与经由金属外壳(11)引出炉缸(10)的导电棒(31)相连;金属板(25)及导电棒(31)通过电绝缘料(32)与金属外壳(11)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5629C
公开(公告)日:1997-08-13
申请号:CN93114531.7
申请日:1993-11-19
申请人: KCT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金属熔池液面下有风嘴的反应器内的熔融金属中吹入氧化气体的方法,借助该方法氧化气体以8500至17000KPa的入口压力从这些风嘴送入熔融金属。
-
-
-
公开(公告)号:CN107893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383681.4
申请日:2017-12-20
申请人: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炉球形炉底结构,它由炉身砖、熔池弧形过渡砖、炉底弧形过渡砖和圆形炉底砖组成;所述的转炉底部铺设有圆形炉底砖,炉壁与圆形炉底、炉身砖区域间存在有三角区;所述的圆形炉底砖依次通过炉底弧形过渡砖、熔池弧形过渡砖向炉身区域过渡,使得圆炉底与熔池形成一个球形整体,三角区面积大幅减少。本发明通过球形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分散分解炉底及熔池区热应力,延长转炉使用寿命;同时发明采用弧形过渡区与圆炉底结构,减少冶炼过程中钢水与耐火材料间运动阻力,达到降低炉底及熔池镁碳砖熔损的目的。
-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059469.1
申请日:2016-01-27
申请人: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炉底修补方法,出钢前转炉吹炼终点钢水中氧控制在700~1000ppm,钢水温度控制在1680~1710℃;转炉钢水出净后,将转炉倾动至50°~70°,将熔渣留在转炉内,熔渣量大于45kg/t钢;将补炉料翻入转炉内,补炉料数量4.8~5.2kg/t钢;将转炉倾动至零位溅渣,溅渣氮气流量3.0~3.6Nm3/min.t,压力0.9~1.05MPa;溅渣枪位从2100mm逐渐降至500mm,溅渣时间大于3min;溅渣结束转炉在零位静止30min以上。本发明可提高炉底和球缺部位的耐侵蚀性,使转炉各部位的侵蚀基本同步,从而避免出现漏钢事故,实现转炉炉衬侵蚀速度的一致化和炉衬的长寿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