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6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767809.X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同孔测量的土、岩地层隐患信息评价系统,包括多源信息统计分析存储单元、同孔监测装置和实时预测预警平台;同孔监测装置所获取的土、岩地层指标传输至多源信息统计分析存储单元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实时预测预警平台对土、岩地层隐患信息进行评价并实现塌陷风险性预测预警。其方法为:钻取地层芯样并形成监测孔以及以监测孔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辅助检测孔,并获取土体芯样物性、力性量化指标,结合邻井地质勘察资料,构建土体软弱地层分布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地质、水文、变形多源信息的同孔监测,可在无人值守环境下长期实时获取地下水位、孔内渗压、深部位移、孔壁倾角的时空四维动态信息,节省了土层地层隐患监测成本,提高监测准确性,提升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40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67974.5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隐伏病害精准探查方法,包括确定采空区、布置地震波激励网阵、成像分析、优化钻孔点设置和确定采空区范围五个步骤;其探查装置包括地震散射装置和钻孔数字成像装置;地震散射装置的信号收集装置根据土地岩性和水文分布情况布局成地震波激励网阵,由地震波激励网阵采集不同地震散射剖面数据处理后合成地震散射三维正交立体图;利用钻孔数字成像装置的探测装置用于逐个探测经地震散射三维正交立体图确定的优化采空区,经微型计算器处理后重构采空区三维分布立体图;其探查方法。本发明操作方便、方法简单,探查结果可靠,适用于资源抽、开采后城市沉陷、矿山塌陷等遗留空区快速、精准探明。
-
公开(公告)号:CN1104853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67975.X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精细探测道路地下隐患的移动车载系统,包括钻具参数可获悉的微型旋转触探仪以及钻具参数不能获悉的静力-旋转触探仪;微型旋转触探仪包括移动钻头组件、数据采集机构;用于将数据采集机构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的测试分析系统;承载微型旋转触探仪各个构件的移动运输架;静力-旋转触探仪包括静力触探仪、旋转触探仪以及用于承载静力触探仪和旋转触探仪的车体组件;采集并分析静力触探仪和旋转触探仪采集数据的控制台系统;用于显示探测成像的窥视成像仪;其探测方法包括步骤:S100、微型旋转触探仪测试;S200、静力-旋转触探仪测试;S300、校核;本发明适宜较硬、较厚、较深地层的连续、快速、准确测定的道路地下隐患精细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48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423180.3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5 , G06N3/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尺寸链的分段式机翼结构装配协调误差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分段式机翼结构装配协调误差优化方法通过装配协调误差传递累积与协调尺寸链构建、装配公差优化模型构建及智能求解技术,实现了装配协调尺寸链的精准构建以及装配误差传递累积结果的量化分析,为航天器结构装配工艺容差优化设计提供数据基础;通过建立并求解高效准确的能够表现制造性能与数字模型的相关性的函数模型,实现装配尺寸链容差的合理分配,使装配性能得到提升,装配过程中的修配量与制造成本降低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29879.0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8 , G06Q50/04 , G06F16/36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装配生产线多源数据感知、融合与预测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S1:分析飞机装配生产线的数据采集对象与信息采集需求;S2:构建采用OPC生产物联技术的飞机装配生产线多源数据采集系统;S3:对产线多源数据实体进行表征;S4:构建飞机装配生产线的多源数据本体模型;S5:实例化描述产线多源数据实体;S6:设计考虑装配数据时序性特征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S7:设计基于实测多源数据的分析预测模型训练方法;S8:构建具有时序性特征的多源装配数据分析预测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对飞机装配生产线的产线运行监测、设备状态检测和装配质量提升的应用,为飞机装配生产线的虚拟高效运行提供优质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87780.8
申请日:2023-10-07
IPC: H02J3/00 , H02J3/2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与共享储能电站的联合调度方法及计算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至少基于数据中心的用电情况,确定共享储能电站的收益值,其中共享储能电站获取可再生能源电力存储,并将存储的电力按分时电价的形式出售给数据中心;至少基于各购电方式各时段的电价,确定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分别以共享储能电站的收益值最大为第一目标、以数据中心各时段的能耗成本最小为第二目标,对应生成共享储能优化模型和数据中心优化模型,以构建数据中心与共享储能电站的联合调度模型;求解联合调度模型,以得到包括共享储能电站的分时电价和数据中心的用电功率的调度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859960.3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采用氢气提高RH精炼效果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通过在RH精炼过程采用氢气代替氩气作为提升气体,真空脱碳,将提升气体切换为氩气,真空去气和去夹杂,最后加铝脱氧,以实现钢液升温、促进脱碳、促进夹杂物上浮、提高钢液洁净度、替代部分氩气、降低精炼成本。本发明通过利用氢气的在上升管喷吹氢气代替氩气作为提升气体以及控制将提升气体再由氢气切换为氩气的时机,提高钢水温度,促进碳氧反应动力学,促进夹杂物去除,提高钢液洁净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3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6744.9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RH精炼钢液中生成微小气泡的方法,属于炼钢领域。本发明通过在RH精炼装置下降管侧壁设置金属管或直通型透气砖或弥散型透气砖,使用氩气或者使用氩气与氢气或\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金属管或直通型透气砖或弥散型透气砖吹入钢液;主要通过调节RH上升管的提升气体流量,利用下降管内向下流动的钢液施加给气泡曳力、控制从下降管侧壁气孔脱附的气泡尺寸大部分直径为1mm-6mm,随下降管钢液一起进入钢包;随后气泡上浮到钢包渣中,在此过程钢液中夹杂物被气泡粘附去除。该方法生成的气泡尺寸细小,绝大部分气泡直径小于6mm,有助于提高钢中夹杂物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9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67826.3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构承载结构全生命周期远程监控系统,包括静响应监测装置、动响应监测装置、数据转换-无线传输装置和云平台,静响应监测装置、动响应监测装置通过数据转换-无线传输装置与云平台通讯连接;静响应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建设期以及运营期的共构承载结构的静响应参数;动响应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建设期与运营期共构承载结构的动响应参数;云平台依据静响应参数和动响应参数对共构承载结构的全生命周期性能进行时效评估、决策和控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静响应监测装置和动响应监测装置,可实现共构承载结构建设与运营周期结构静/动耦合响应指标的实时监测,而配合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可有效的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848317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650551.7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41/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续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大方坯用侧孔不对称浸入式五孔水口,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设有进液孔,所述主体下端设有5个出液孔,4个侧孔沿着所述主体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其中2个为上出液孔,2个下出液孔,且上出液孔和下出液孔之间存在高度差,另一个出液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出液孔和下出液孔高度的不对称性,使宽窄面侧孔出流强度不一致,进而改善初凝坯壳的均匀性。减小弯月面不同位置处的流速差距,减轻或防止弯月面处旋涡卷渣,从而提高铸坯表面质量。通过增大底孔直径,减轻水口堵塞,使生产顺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