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27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24663.1
申请日:2022-12-16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壤水冰钻进过程样本温升仿真预示方法及系统,属于月球水冰探测、温度场仿真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极地月壤性质匹配月壤特性参数,根据月壤特性参数建立月壤水冰颗粒系统;获取钻杆内径、外径、壁厚以及瞬时热源的发热量和发热功率输入EDEM仿真软件中建立钻具理论温升模型;基于水冰颗粒系统和钻具理论温升模型进行单齿切削仿真试验,确定热源点和生热能量分配比例;整合月壤水冰颗粒系统、钻具理论温升模型和生热能量分配比例建立机‑壤作用离散元温升模型。该方法增加了对流、热辐射等传热形式仿真,建立的仿真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进而获得仿真模型可以对进行钻进过程中钻具和月壤水冰温升预示。
-
公开(公告)号:CN115354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38475.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铸态高熵合金强塑性匹配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的通式为Ni5Co4Cr1.5Fe1.5(TaAl)x,其中0.4≤x≤1。本发明通过锁定Ta和Al的比例,调整(TaAl)在高熵合金中的含量x,最终设计并制备出不同成分的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本发明纳米相强化型亚共晶高熵合金在铸态下即展现出极高的拉伸强度和一定的断裂应变,本发明应用于高熵合金领域。
-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59616.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铸态下高强韧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铸态下高强韧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铸态高熵合金抗拉强度和塑性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铸态下高强韧高熵合金由Co、Cr、Fe、Ni、Al和Ta元素组成,化学式为Co5Cr1Fe1Ni3(TaAl2)x;其中0.2≤x≤0.5。本发明的高强韧高熵合金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利用元素偏析,使得三种相并存协同作用,同时组织均匀且铸造缺陷较少,铸态下的强度和塑性比同为铸态的AlCoCrFeNi2.1共晶髙熵合金更高。本发明应用于高熵合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93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02297.X
申请日:2022-01-04
IPC: E21B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侧磁力驱动式低反力双体振贯装置,该装置的第一振动组与第二振动组的上端通过上弹簧连接,第一振动组与第二振动组的下端通过下弹簧连接,上弹簧与下弹簧为薄板弹簧,薄板弹簧外圈与内圈之间涡旋连接;该装置利用电磁铁交替吸放上衔铁、下衔铁,使与上衔铁、下衔铁相连的第一振动组和与电磁铁相连的第二振动组形成相对运动,第一机具与第二机具依次交错冲击硬岩,达到破碎硬岩的作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硬岩钻取装置均不能达到功耗低、发热量低、低反力且掘进速率高的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773043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99364.X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0007 , G06T7/50 , G06T2207/10028
Abstract: 一种由两相复合材料细观数值模型生成点云模型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由两相复合材料细观数值模型生成点云模型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对复合材料进行计算机模拟时,单一软件内的数值模型所含信息不够完整,以及部分软件相关文件占用存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一:对点云模型和材料信息数据进行初始化;步骤二:确定输入的两相复合材料细观数值模型的空白区域;步骤三:根据数值模型几何信息对数值模型进行处理;步骤四:向点步骤一初始化后的点云模型中的点输入材料信息,得到带有材料信息的点云模型。本发明可节省存储空间50%以上,且用户输入的数据信息越多,节省空间越多本发明用于复合材料计算机模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5761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11300.9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T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04 , G06T2207/10081
Abstract: 一种基于计盒方法的CT扫描结果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计盒方法的CT扫描结果分析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图像处理时会产生信息丢失以及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计算机读取所有CT扫描图片并对所有CT扫描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每个图片的二值化结果为二维矩阵[A];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所有图片的二维矩阵[A]按照高度顺序进行排列,得到三维矩阵;三:根据计算机本身的内存容量将步骤二得到的三维矩阵[C]划分为L个三维子矩阵;四:对步骤三划分的L个三维子矩阵进行计盒,得到计盒结果序列;五:将每个三维子矩阵的计盒结果序列进行整合得到CT扫描结果的分数维度。本发明用于工业CT扫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85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78276.3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非重要负载连续可调的直流微电网离、并网统一协调控制方法,涉及直流微电网控制领域。解决了直流微电网系统中的可控单元较多且分散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通过不同等级的直流母线电压建立系统各单元运行模式的统一切换判据,目的是在不采用高速通讯线的前提下实现直流微电网的快速协调控制,并在加入非重要负载连续可调控制的基础上实现系统离、并网运行模式的统一控制;即使交流电网发生故障,系统也可自动切换到相应的离网运行模式,同时在系统内能量不足时通过非重要负载降功率操作使负载变换器参与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环节中,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也提高了系统稳定运行区间。本发明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协调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69138.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惠州检测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7/10 , G06Q10/0639 , G06Q10/063
Abstract: 一种基于混合固体废弃物燃烧的一氧化碳排放的处理装备数量计算方法,属于一氧化碳排放处理技术领域。为提高一氧化碳排放处理的准确性和经济性,本发明包括设置固体废弃物燃烧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和一氧化碳排放量的关联关系,构建影响一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的因素矩阵,建立综合一氧化碳排放量矩阵,对基于混合固体废弃物燃烧的一氧化碳排放进行预测,计算处理一氧化碳排放量所需的氧气量,计算单台氧气发生器的单日最佳产能量;基于处理一氧化碳排放量所需的氧气量和单台氧气发生器的单日最佳产能量,计算基于混合固体废弃物燃烧的一氧化碳排放的处理装备数量。本发明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过度投资与资源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