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7670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26717.4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3/381 , H02J2003/007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运行时无功均衡分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央控制器采集各DG输出的无功功率,得出总无功功率Qa;2)根据总无功功率Qa和各DG容量计算各DG的给定无功功率;3)积分控制器根据各DG的给定无功功率和对应的实际输出无功功率的差值调节虚拟阻抗值,获得各DG的自适应虚拟阻抗;4)根据下垂控制及所述自适应虚拟阻抗,获得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参考电压,调节相应DG的无功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传统下垂控制策略中加入自适应虚拟阻抗以补偿线路差异引起的电压降落差,消除阻抗差异对无功分配的影响,在负荷功率因数变化时也可以实现无功合理分配,且无需测量线路的阻抗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429580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62493.7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折叠式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主板,所述太阳能电池主板由多块电池板构成,且每块所述电池板上至少安装一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所述电池板依次铰接,可以展开或折叠;至少一块所述太阳能电池设有可与外界设备相连的电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主板由多块电池板构成,可以折叠,折叠后体积较小,方便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37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61914.4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能量捕获板、热传递组件和电力调节系统;所述能量捕获板包括反射面和吸收面,所述反射面反射太阳辐射的反射波长以产生反射流,所述吸收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吸收波长以产生释放电子流;所述热传递组件包括接收区、热机和发电机,所述热机连接接收区和发电机;所述接收区吸收反射流的热能,所述热机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所述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流;所述电力调节系统包括用于防止反射流和释放电子流的横向流动的电缓冲区、用于平衡释放电子流的电压和电流的电压的功率变换器和用于结合释放电子流的电压和电流的电压以形成电源的电连接器。本发明发电效率高,可在占地面积较小的区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06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62636.4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F21S9/03 , F21V5/04 , F21V23/00 , F21V31/00 , F21Y1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9/037 , F21V5/04 , F21V23/003 , F21V31/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太阳能发电地面灯,包括壳座、透镜、顶部安装环、LED、太阳能板和电池;所述壳座设有开口向上的槽,所述透镜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槽匹配接合的凸缘,所述顶部安装环的中部设有与所述透镜匹配接合并与所述壳座连接的开口;所述LED安装在所述透镜的下方,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所述LED的下方;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槽内,其有效连接所述LED和太阳能板,从而所述电池由所述太阳能板充电,所述LED由电池供电;所述透镜与壳座匹配接合形成容纳所述LED、太阳能板和电池的防水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安装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22136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61504.X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F03G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太阳能环保发电机装置,包括液罐、流体传输管、透镜、球形的热收集器和第一涡轮机,所述流体传输管与液罐连通,透镜与热收集器连接,所述第一涡轮机与流体传输管连接;所述液罐内设有多个空腔小室,所述空腔小室包括液罐上部的上小室和液罐下部的下小室,所述流体传输管设有第一末端、第二末端和流体传输管中部,所述第一末端与上小室连通,第二末端与下小室连通,流体传输管中部螺旋缠绕在热收集器上;所述液罐和流体传输管内设有液体。采用透镜集中太阳光线于热收集器中,液体通过热收集器加热,部分形成蒸汽,蒸汽和加热后的液体均用于驱动涡轮机发电,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同时对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05208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153075.3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的电压暂降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经验磁化曲线,并获得曲线中饱和磁通点的坐标;(2)估计励磁涌流;(3)根据步骤(2)获得的计算电压暂降特征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能判断变压器空载投切最大励磁涌流是否产生电压暂降,因此能提前采取措施,预防电压暂降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5514.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电力机器人寻迹方法,通过栅格化技术将三维空间环境转化为三维栅格网络,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搜索,结合信息素更新规则、启发式信息和多步长搜索策略,优化路径选择。该方法通过引入拐点参数来调整路径的平滑性,减少机器人的转弯角度,确保路径更加平稳。具体而言,通过计算路径上相邻节点之间的夹角并赋予不同的拐点参数,从而在信息素增量计算中引入转弯成本,进而改善路径质量。信息素更新通过全局和局部规则进行,确保路径搜索过程中的信息素浓度有效引导蚂蚁朝向最优路径前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缩短路径长度、减少转弯次数,并提高电力机器人在三维空间中的行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7775.2
申请日:2024-11-27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虚拟电厂协同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碳交易的多虚拟电厂主从博弈协同优化方法,所述主从博弈的主体包括作为领导者的运营商以及作为跟随者的多个虚拟电厂,包括:构建考虑碳交易及双重补偿的多虚拟电厂主从博弈协同优化架构;构建含有奖惩机制的阶梯碳交易模型;构建虚拟电厂双重补偿机制模型;定义运营商及虚拟电厂的调度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运营商与多虚拟电厂多能耦合的主从博弈协同优化模型;将用户侧电、热负荷、风光出力数据预测值输入到主从博弈协同优化模型,得到运营商最优定价策略以及多虚拟电厂协同优化运行的调度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经济性、实现低碳排放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77754.0
申请日:2024-11-22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拟电厂资源聚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灵活性量化的虚拟电厂源荷资源聚合调控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场景削减技术对获取的资源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典型运行场景;构建源荷多元资源灵活性模型,并量化系统灵活性需求和供给;定义系统灵活性裕度与灵活调节因子;构建虚拟电厂源荷资源聚合调控模型,设置模型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设置允许弃风弃光和风光全消纳,对比分析不同源荷资源参与聚合调控效果,得到兼顾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最优聚合调控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兼顾经济性、灵活性和新能源消纳的最佳资源聚合调控方案、提高源荷两侧资源的高效利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64442.X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vine copula的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和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性指标、可靠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所述安全性指标和所述可靠性指标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节点和各支路的运行状况计算;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正态分布拟合风险因子的边缘概率分布,采用R‑vine copula方法构建多维风险因子联合概率分布模型;在多维风险因子联合概率分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蒙特卡洛采样,通过概率逆变换求解获得风险因子数值后进行削减聚类,获得综合能源系统典型运行风险场景;采用AHP‑Topsis方法量化计算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风险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