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49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19903.4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滑动和点击行为的身份认证方法,用于解决隐式认证过程中用户身份认证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实现步骤为:行为采集模块获取用户的行为特征;特征提取模块将用户的行为特征转化为标准化特征向量;特征累积模块获取标准化特征向量集;特征传输模块存储标准化特征向量集中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并传输;注册模块判断认证模型存储器是否存储有认证模型;注册模块判断用户是否达到注册标准;认证模型生成模块构建用户身份认证模型并传输;认证模块判断用户身份的合法性。本发明将用户的滑动行为和点击行为进行累积叠加在一起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提高了用户身份认证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30739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40090.3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单元型双频圆极化反射阵天线,包括圆极化馈源和反射阵列,圆极化馈源由轴向模螺旋天线构成,反射阵列是由高频段单元和低频段单元交替排列而成的。所述高频段单元和低频段单元均按照旋转频段单元的方式进行相位补偿,从而保证经馈源照射后反射阵列在两个频段都能发出同相的圆极化波束。本发明对同一层阵面上的两个频段的单元都引入了旋转技术,有效地减小了两个频率之间的互耦。而且,本发明的反射阵列采用了单层结构,使得阵列结构更为简单,轻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360020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810151195.4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EAP的IEEE802.1X安全协议的仿真平台及方法,对OPNET原有无线节点中的wireless_lan_mac模块进行改进,并添加扩展认证模块,包括EAP认证模块和端口控制模块,所添加部分与wireless_lan_mac模块融合,成功地增加了安全认证的功能。EAP认证模块设有认证者和申请者,两者之间相互通信完成安全认证,完整体现了认证过程,同时其复杂度并不高,仿真效率较好。端口控制模块由IEEE802.1X的有限状态机经等效变换而得,保证了协议模型状态机在设计上的正确性,避免了模型版本间的混乱。实现了无线节点在不同BSS中漫游重新认证的仿真场景,解决了漫游接入的认证问题。能保证WLAN数据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机密性,并在此基础上测试其他实现的各种无线安全协议及各种协议间的多模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01309151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150308.9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传感器安全定位方法,采用基于检查点的恶意信标检测和基于区域投票机制的恶意信标检测算法两种安全定位方法,解决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安全问题。本发明直接通过虑除恶意信标来提高系统抗攻击能力,不仅能有效抵抗已知攻击,还能主动防御未知攻击,无需针对每种可能的特定攻击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简化了定位系统安全策略的实施;将两种检测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能根据攻击类型自动调节防御策略,既保证定位安全又有效减低计算开销;采用基于单向密钥链的邻居通信认证技术,无需其他网络安全协议支持,减少了传感器节点的存储开销,可以和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相兼容联合使用;实现了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系统的安全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298194C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410025973.7
申请日:2004-03-2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Q7/38
Abstract: 一种基于漫游密钥交换认证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接入方法(EAP-RKE),用外地认证服务器F-AS代替家乡认证服务器H-AS向移动节点MN发出认证挑战,在移动节点MN与接入节点AP进行相互身份认证,建立共享密钥。移动节点MN的网络访问标识NAI是user@realm,user是用户身份,realm是用户所属域;把user和realm分开,对user进行随机化加密,实现用户身份保护。本发明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外地认证服务器F-AS和家乡认证服务器H-AS之间协议信息的交互轮数为1轮,提高了性能,同时保护了用户身份。当移动节点MN在家乡域和漫游在外地域时,都能够实现对移动节点MN的接入控制,而且可以保证移动节点安全地接入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4193.8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oertzel的快速无线时频同步伪码捕获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接收信号;设置第一频率索引,通过Goertzel算法计算第一频率索引包含的频率点的总幅度,选择幅度值最高的频率作为估计的第一载波频率;基于第一载波频率设置第二频率索引,通过Goertzel算法计算第二频率索引包含的频率点的总幅度,选择幅度值最高的频率作为估计的第二载波频率;基于第二载波频率对接收信号进行时频同步,将经过时频同步的信号与本地生成的伪码信号进行相关计算,基于相关性计算结果进行捕获判决;当捕获成功时,基于时频同步的信号和伪码信号获取捕获完成的信号。本发明通过基于Goertzel算法的双层时频同步方法,显著提高了伪码捕获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646523.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星间夹角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敏感器的星间夹角测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终端,导航卫星数据模拟模块,用于模拟导航卫星运行的坐标数据;恒星数据导入模块,用于导入测量恒星的赤经和赤纬数据;坐标系转换模块,用于将天球坐标系转换到图像坐标系和像平面坐标系;敏感器图像生成模块,用于将导航卫星和恒星的坐标数据由实际空间位置转换到像平面坐标系;星图对比修正模块,用于将敏感器图像与实际星图进行对比,得到导航卫星和恒星准确的质心坐标;星间夹角计算模块,用于由星图对比修正单元得到的图像计算角距测量值。本发明利用先验信息对星图进行修正,提出更为简便准确的敏感器测量星间夹角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233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9327.9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和入侵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跨域智能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多个自治域内收集网络流量数据并提取特征,获得对应的数据特征;对数据特征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数据特征;在多个自治域内分别构建入侵检测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自治域内的初始入侵检测模型;获取待检测流量对应的第二数据特征,将第二数据特征输入初始入侵检测模型进行检测,输出待检测流量的识别结果;若待检测流量为异常攻击流量,将第二数据特征上传云端;多个自治域定时从云端获取第二数据特征,对初始入侵检测模型进行迭代更新。本发明提高了入侵检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76666.3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 H04L25/02 , H04W12/06 , H04W12/122 , G06F18/241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工业物联网欺骗攻击的学习驱动物理层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分布式OFDM通信系统;系统包括欺骗攻击节点以及多个分布式认证网关;网关配备接收节点;网关认证多个合法发射节点;构建接收信号模型;基于接收信号模型获得合法发射节点以及欺骗攻击节点到接收节点的估计信道,构建网关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输入复数可分类自编码器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复数可分类自编码器网络;将测试集输入训练好的复数可分类自编码器网络,输出重构的估计信道;根据测试集以及重构的估计信道输出身份认证结果。本发明大幅度提升工业物联网通信系统中欺骗攻击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0690666.9
申请日:2022-06-17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06 , G06N3/086 , G06N3/08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结构搜索的图像分类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时间成本较高,分类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具体步骤如下:(1)利用标量编码对神经网络的网络块进行编码;(2)根据当前种群中的多样性和适应度情况自适应地调节交叉和变异概率;(3)通过交叉、变异操作生成子代种群;(4)利用基于衰老进化的环境选择操作,对种群进行迭代更新;(5)使用适应度最高的基因个体对应的神经网络对待分类的图像进行分类。本发明采用进化算法实现对神经网络的自动构建,具有针对图像分类问题精度高,时间成本低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