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7065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028113.2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应急预警救援系统,它包括车辆应急预警救援平台和与所述平台无线通信的若干车载终端,其中:所述应急预警救援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存储服务器、预警分析服务器、救援引导服务器,所述各服务器通过网络交换机实现互联,并根据所述车载终端上传的数据完成数据采集、事件存储、预警分析及救援引导;所述车载终端包括主控制模块、总线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所述总线模块通过SPI总线与所述主控制模块双向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通过串口与所述主控制模块双向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系统的应急预警救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21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50595.1
申请日:2014-02-14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储能电站联合远程监控系统包括,储能电站监控子系统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储能电站实时运行数据发送至远程监控数据平台;远程监控数据平台对储能电站实时运行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能量管理子系统依据监控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储能电站的控制策略;储能电站监控子系统依据能量管理子系统下发的功率调整指令,对储能电站进行出力调整。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储能电站联合远程监控系统采用能量管理子系统-远程监控数据平台-储能电站监控子系统的分级监控,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储能电站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有效地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日常监控和维护的工作更加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51536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478518.1
申请日:2013-10-14
IPC: H01L25/07 , H01L23/13 , H01L23/492 , H01L25/00 , H01L29/423 , H01L29/7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压接式IGBT器件。IGBT器件为圆柱体或矩形体,所述IGBT器件包括管壳以及设置在管壳上下两端的两个功率电极,上功率电极为平板结构,下功率电极其中一面分布凸台阵列。器件内部在每个凸台上会设置子模组,子模组分为IGBT子模组和FWD子模组两类。IGBT和FWD子模组均包括功率芯片、多片金属垫片和绝缘框架;功率芯片包括IGBT芯片和FWD芯片两组。子模组中的IGBT芯片和FWD芯片均为厚度100-1000微米的矩形硅片。压接IGBT器件内部无任何焊点。在实际应用时,依靠器件外部施加的数十牛压力实现芯片和上下功率电极的良好连接,提高了器件可靠性,降低了工艺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008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308903.1
申请日:2013-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的功率器件及其装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全压接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及其装配方法。该IGBT模块包括至少一个IGBT组件、至少一个二极管芯片组件和PCB板,所述至少一个IGBT组件、至少一个二极管芯片组件均被压接在PCB板上对应的孔位内,所述PCB板通过PCB板定位块定位,设置于上、下端盖之间;IGBT封装结构为至少一层IGBT组件和二极管组件组合的叠层结构。本发明不用加工凸出电极群,降低加工量,提升加工效率,降低新产品设计成本,同时可降低模块尺寸及重量;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制作和装配更加简便、连接的可靠性更好、散热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71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214948.7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负荷下降调整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到针对电网下达的负荷下降功率指标后,若电网中的能量输出设备所能提供的功率不能满足负荷下降功率指标,则使用各能量输出设备的功率指标更新负荷下降功率指标得到更新后的负荷下降功率指标;按照控制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取若干可控配电线路作为待控配电线路,使选取出的所有待控配电线路的预估下降功率总和满足更新后的负荷下降功率指标;根据确定出的将所有能量输出设备接入电网的能量输出设备接入控制策略、以及对从各待控配电线路上的可控用电设备中选取出的待控用电设备进行限电控制的用电设备控制策略,对电网进行控制。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负荷下降调整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042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65167.3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系统中储能装置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模块和功能模块,其中,系统模块为锂电池储能管理子系统,储能管理子系统与PCS集成在一起,对锂电池储能系统进行监控;功能模块具体包括通讯接口、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数据显示器及数据存储器,通讯接口与系统模块连接,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数据显示器及数据存储器均与通讯接口连接,数据采集器收集锂电池储能管理子系统的运行的数据;数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器将数据分类后分别储存到不同数据库中;数据显示器对储能装置的装置参数及运行状态进行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系统功能强大,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83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217322.1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户端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对不同负荷设备进行协议适配;获取控制参数信息和电网运行信息,所述控制参数信息包括:用户设置的参数信息;接收用户输入的包含有第一预设控制模式的控制指令;依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模式、所述控制参数信息和所述电网运行信息生成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集;依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集控制负荷设备执行相应指令。采用本发明公开的用户端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端负荷控制系统一般只能被动接受上层主站或系统控制的问题,能够实现用户依据实际用电需求对用户端负荷控制系统进行智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42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520648.7
申请日:2013-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混合液流储能系统,包括通过直流断路器组相连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和超级电容器组;超级电容器组、双向直流/交流变换器、升压变压器、交流断路器与交流电网依次相连;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全钒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和锌溴电池;超级电容器组为由单体超级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组成;单体超级电容器为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或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混合液流储能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7088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83118.5
申请日:2014-03-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型自适应滤波法的城市电网短时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对负荷进行采样得到负荷数据采样点的观测值,设置各个观测值对应的观测值权数;步骤2,基于自适应滤波法的基本预测公式得到第N+1个负荷数据采样点的预测值,计算第N+1个负荷数据采样点的预测误差为所述预测值与所述观测值的差值;步骤3,调整前N个负荷数据采样点的观测值权数的值;在判断负荷数据采样点的预测误差和与上一轮负荷数据采样点的预测误差和的差值在设定范围外时执行所述步骤2,否则计算得到负荷数据采样点的预测值。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电网短时负荷预测方法,可以得到时间上无滞后、数值上精确的负荷预测值,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7065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28113.2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应急预警救援系统,它包括车辆应急预警救援平台和与所述平台无线通信的若干车载终端,其中:所述应急预警救援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存储服务器、预警分析服务器、救援引导服务器,所述各服务器通过网络交换机实现互联,并根据所述车载终端上传的数据完成数据采集、事件存储、预警分析及救援引导;所述车载终端包括主控制模块、总线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所述总线模块通过SPI总线与所述主控制模块双向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通过串口与所述主控制模块双向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系统的应急预警救援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