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管幕施工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8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58541.8

    申请日:2024-03-07

    IPC分类号: E21B15/00 E21D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管幕施工定位装置即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管幕钻机、用于支撑管幕钻机的钻机支撑平台、连接至管幕钻机输出端的管幕钻杆、与管幕钻杆连接的潜孔锤,环形支撑钢架的弯曲弧度与管幕钻孔的施工位置相对应;钻机支撑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沿着支撑板的纵向间隔固定在支撑板底部的多个滑座、与滑座滑动配合的环形支撑拱、用于将滑座与环形支撑供之间进行锁紧的锁紧件,环形支撑拱与隧道掌子面平行,环形支撑拱的弯曲弧度与弧形支撑钢架的弯曲弧度对应,通过沿着环形支撑供滑动滑座,可以改变管幕钻孔的施工位置。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可以用于解决隧道工程中管幕起钻时容易打偏的技术问题,同时可以节约施工成本。

    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660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25165.5

    申请日:2019-12-20

    IPC分类号: E21D11/10 E21D2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结构,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包括设置在空洞内的填充组、设置在空洞内的注浆组以及设置在空洞处内侧或(和)外侧的结构补强组,填充组包括设置在空洞内的多组轻质填充体以及设置在轻质填充体之间的凝胶体,轻质填充体贴合空洞内壁设置并且轻质填充体均匀排列在空洞内,本发明利用既有衬砌结构残余性能,对结构裂损区域或厚度不足区段进行快速有效的结构补强,同时用轻质材料将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密实,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衬砌结构的损伤和彻底消除因存在衬砌背后空洞而带来初支及围岩掉块的冲击作用对隧道运营的安全隐患,并改善了隧道支护-围岩体系的受力状态,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拆除运营高铁隧道夹层衬砌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01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78635.7

    申请日:2019-08-22

    IPC分类号: E21D11/00 E21D1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除运营高铁隧道夹层衬砌的施工方法,属于隧道衬砌施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夹层衬砌的拆除区域并在需拆除的夹层衬砌下方架设临时防护架;利用切割机沿隧道环向对夹层衬砌施作多组环向切缝,并沿隧道纵向对夹层衬砌施作多组纵向切缝;依次拆除经纵向切缝和环向切缝切割而成的夹层衬砌块,对清除完夹层衬砌后隧道新出露部分的衬砌表面进行清理,并将临时防护架固定在新出露部分的衬砌上;对隧道新出露衬砌的损伤部位喷涂修复层,然后拆除临时防护架,本发明可以在不影响现有交通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夹层衬砌的拆除,同时避免衬砌表面出现掉渣等现象而影响高铁运输,确保“天窗”结束后的运营安全。

    一种基于板式短锚组合结构快速修补隧道衬砌裂损的多钻头钻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34040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88795.2

    申请日:2019-07-29

    IPC分类号: B23B41/00 B23B39/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板式短锚组合结构快速修补隧道衬砌裂损的多钻头钻孔设备,属于隧道衬砌修补领域。包括钻机模组以及设置在钻机模组内的多组钻机模块,钻机模组与钻机模块之间设有连接铰链,钻机模块的外侧设有钻机,钻机的输出端穿过钻机模块并设置在钻机模块内侧,相邻的钻机模块之间亦设有连接铰链,本发明通过调整钻机模块的布置及连接铰链,实现了不同隧道断面大小、不同弧度半径衬砌部位的多锚孔钻孔间距和布置方式的调整以及精准定位、一次性成孔的钻孔工作,可提高机械化程度和作业效率,满足既有铁路隧道的“天窗”时间内施作及减小公路隧道交通管制时间的要求,达到隧道裂损衬砌修补工作的高效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一种铁路隧道下锚段严重病害整治的局部套衬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9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34089.8

    申请日:2022-12-19

    IPC分类号: E21D11/00 E21D11/10 E21D11/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下锚段严重病害整治的局部套衬施工方法,整治范围内均匀设置注浆锚杆,凿除下锚段环向断面扩大处混凝土并向一般锚段断面环向延伸以形成25cm台阶,铁路隧道下锚段断面与一般衬砌断面交界处的台阶上安装纵向格栅钢架,格栅钢架与注浆锚杆连接,使格栅钢架与原隧道衬砌表面密贴;立模板后浇筑膨胀层形成厚25cm的局部套衬,现浇结构初凝后通过预留的注浆系统将衬砌背后空隙充填密实。本发明充分利用下锚段比一般衬砌断面放大的结构特点,最大程度的减小对下锚段处既有设备的影响,不必改迁接触网补偿装置,并有效消除下锚段拱部严重病害对隧道的运营影响,整治过程安全可靠。

    路基脱空导致的无砟轨道竖向变形计算方法及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7838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033562.6

    申请日:2021-01-11

    IPC分类号: E02D33/00 E02D35/00 G06F30/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脱空导致的无砟轨道竖向变形计算方法及监测系统,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所有测力装置的压力值;S2判断是否存在测力装置的压力值等于零;若是,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1;S3将压力值等于零、且连续的测力装置划分为一段脱空区,根据每段脱空区测力装置的数量,计算每段脱空区的道床‑轨道组合梁长度;S4根据瑞利‑里兹法,构建挠曲线函数w(x)的计算模型;S5根据道床‑轨道组合梁的力学参数和道床‑轨道组合梁长度,计算挠曲线函数w(x)中的待定系数c1和c2;S6根据挠曲线函数w(x)的计算模型及待定系数c1和c2,绘制每段脱空区的挠曲线作为无砟轨道竖向变形。

    路基脱空导致的无砟轨道竖向变形计算方法及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78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33562.6

    申请日:2021-01-11

    IPC分类号: E02D33/00 E02D35/00 G06F30/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脱空导致的无砟轨道竖向变形计算方法及监测系统,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所有测力装置的压力值;S2判断是否存在测力装置的压力值等于零;若是,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1;S3将压力值等于零、且连续的测力装置划分为一段脱空区,根据每段脱空区测力装置的数量,计算每段脱空区的道床‑轨道组合梁长度;S4根据瑞利‑里兹法,构建挠曲线函数w(x)的计算模型;S5根据道床‑轨道组合梁的力学参数和道床‑轨道组合梁长度,计算挠曲线函数w(x)中的待定系数c1和c2;S6根据挠曲线函数w(x)的计算模型及待定系数c1和c2,绘制每段脱空区的挠曲线作为无砟轨道竖向变形。

    一种隧道衬砌施工冷缝钻孔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4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4559.7

    申请日:2023-04-27

    IPC分类号: E21B47/00 E21B25/00 E21D1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施工冷缝钻孔检测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较难确定隧道衬砌施工冷缝钻孔验证过程中钻孔位置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现场清理勘验,并根据施工冷缝的长度和走向确定进行钻孔检测的钻孔数量;S2、结合隧道衬砌结构以及隧道衬砌内施工冷缝与隧道衬砌间位置关系,确定钻孔检测的钻孔位置;S3、确定钻孔方向以及钻孔深度;S4、通过钻孔取芯确定施工冷缝的具体数据。本发明隧道衬砌施工冷缝钻孔检测方法,能够更好的用于隧道衬砌施工冷缝的钻孔检测工作,操作便捷、定位准确,检测效率高。

    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66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1325165.5

    申请日:2019-12-20

    IPC分类号: E21D11/10 E21D2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营隧道支护背后大型空洞的整治结构,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包括设置在空洞内的填充组、设置在空洞内的注浆组以及设置在空洞处内侧或(和)外侧的结构补强组,填充组包括设置在空洞内的多组轻质填充体以及设置在轻质填充体之间的凝胶体,轻质填充体贴合空洞内壁设置并且轻质填充体均匀排列在空洞内,本发明利用既有衬砌结构残余性能,对结构裂损区域或厚度不足区段进行快速有效的结构补强,同时用轻质材料将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密实,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衬砌结构的损伤和彻底消除因存在衬砌背后空洞而带来初支及围岩掉块的冲击作用对隧道运营的安全隐患,并改善了隧道支护‑围岩体系的受力状态,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