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复合轨枕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1443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02212.7

    申请日:2011-04-22

    Abstract: 一种高分子复合轨枕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轨道交通领域,解决了传统木轨枕容易腐蚀、环境适应性差,混凝土轨枕弹性不足、道砟破裂粉化问题。该轨枕包括上钢塑土工格栅、下钢塑土工格栅及其四周包围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上钢塑土工格栅距离轨枕上表面80±10mm处;下钢塑土工格栅距离轨枕下表面80±10mm处。所述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废旧橡胶的质量百分比占45%~55%,塑料颗粒的质量百分比占40%~50%,上、下钢塑土工格栅质量百分比5%。按上述配比取料、粉碎、混合,加热温度至1300℃±50℃,搅拌充分混合;静置冷却800℃±50℃时,热拉拔与模具挤压并生成螺栓孔,冷却到300℃±50℃时,加双层土工格栅冷却成型。橡胶和塑料来源于废弃轮胎和再生塑料,节能环保。

    一种轨道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492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374955.4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应用。目前现场用于检测轨道垂向刚度状态的手段包括人工检测、大型刚度加载车等方法。对轨道刚度分层检测手段研究较少。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轨道状态检测装置,包括走行机构、加载机构和智能识别机构,所述走行机构根据待检测点位到达检测位置,所述加载机构对检测点位的轨道施加荷载,所述智能识别机构对施加荷载的轨道进行分层检测,获得轨道分层刚度。通过简化结构,实现了可拆卸、便携式设计,满足了现场应用和推广需求。

    一种道砟飞溅风洞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10311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0032445.3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道砟飞溅风洞试验平台,包括:道砟飞溅试验台、试验台支架、高速列车车厢底部结构模型、轨枕模型、钢轨模型、砟肩模型、道砟集料和风速测试装置;道砟飞溅试验台通过试验台支架分别与高速列车车厢底部结构模型和风洞实验室地板连接固定,试验台支架高度可调节,轨枕模型置于道砟集料表层,道砟集料置于道砟飞溅试验台表面,钢轨模型固定于轨枕模型承轨槽顶面,砟肩模型固定于轨枕模型与道砟集料两侧,风速测试装置固定于轨枕模型之间道砟集料表层。本发明可以准确模拟高速铁路道砟飞溅的发生条件,还原道砟飞溅的发生和发展特征,并能实时监测道砟飞溅流场数据,且操作便捷。

    一种道砟飞溅还原装置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442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1911265791.X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砟飞溅还原装置,包括:真空负压发生装置、高压离心风机、道砟飞溅还原试验箱、风压信号采集仪、风速信号采集仪和数据处理器;真空负压发生装置通过管路与道砟飞溅还原试验箱相连,用于为道砟飞溅还原试验箱提供内部负压;高压离心风机通过管路与道砟飞溅还原试验箱相连,用于为道砟飞溅还原试验箱提供内部风载;道砟飞溅还原试验箱的顶板和底板上分别安装有风压传感器,侧板上安装有风速传感器,风压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分别与风压信号采集仪和风速信号采集仪电路连接,并分别电路连接至数据处理器。本装置可以准确模拟高速铁路线路道砟飞溅的发生条件,实现道砟飞溅过程的真实还原以及其流场特征的实时监测。

    一种无砟轨道多层结构刚度异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3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48847.7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多层结构刚度异常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具有梁结构的轨道刚度加载装置,设置不同程度的无砟轨道多层结构刚度异常工况;通过轨道刚度加载装置对钢轨施加垂向压荷载,通过荷载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分别采集垂向加载值和轨道沿线多点位移值;将垂向加载值和轨道沿线多点位移值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神经网络模型输出轨道刚度异常区域的定位结果,将神经网络结合刚度异常定位结果数据,开展多层结构刚度异常的类型、程度精细化识别。本发明方法可以同步实现无砟轨道断面整体刚度、扣件层刚度、多层板状结构等效刚度、路基刚度的异常定位,以及轨道多层刚度异常的种类及程度智能识别。

    一种捣固作业效果实时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83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542907.7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捣固作业效果实时评估系统,涉及轨道捣固作业技术领域。通过在捣固装置上新增磁致位移传感器,从而实现在捣镐夹持过程中对大机捣固作业效果进行实时评估,节省了评估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评估精度和效率。该评估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两组捣固装置、数据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捣固装置包括两对捣固组件,捣固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油缸、一对镐臂和两对捣镐,夹持油缸能够驱动捣镐完成夹持动作;夹持油缸上设有检测夹持油缸的伸缩位移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夹持油缸的伸缩位移并根据夹持油缸的伸缩位移计算捣镐的夹持位移;控制单元将捣镐的夹持位移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并输出评估结果。

    一种用于轨道结构病害识别的移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22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09196.4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结构病害识别的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骨架,还包括与支撑骨架相连的加载组件、行走组件和控制系统,以及用于采集被识别轨道反馈的响应信息的数据采集系统;加载组件包括用于在被识别轨道顶面滚动的敲击轮、用于向敲击轮向下施加激励荷载的锤击机构;行走组件包括位于敲击轮前后两端的行走轮,行走轮用于在被识别轨道顶面滚动;控制系统包括用于监测任一行走轮行走里程的里程监测模块、用于驱动锤击机构动作的控制模块,里程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铁路轨道的在线检测时,加载落点难以精确控制、加载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实现提高对加载落点的控制精度,同时提高加载稳定性的目的。

    捣固作业空间多阶段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46074.0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捣固作业空间多阶段模拟方法及系统,属于铁路有砟轨道养护管理技术领域,在捣入阶段,纵向上捣固装置发生持续性振动,竖向上以一定速度下插至指定深度;在夹持阶段,该阶段夹持油缸的液压力不断变大,以克服夹持作业过程中的道砟阻力,在捣镐克服道砟的初始作用力前,捣镐纵向上尚未发生转动,竖向上捣镐位置保持不变;在撤出阶段,该阶段前期纵向上发生与夹持阶段反向的转动。本发明可有效考虑作业位置的道床力学状态,实现了作业过程中捣固装置非线性运动行为的真实模拟;考虑针对不同力学状态道床捣固作业的差异性,得出夹持阶段运动行为表达式,通过实测数据响应面分析得出关键参数,结合捣固作业捣入、撤出运动及持续性振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