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4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6217.0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晶体塑性仿真的装配式凸轮轴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涉及疲劳寿命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晶体塑性建立起装配式凸轮轴的三维微观组织模型,借助有限元法获取三维微观组织模型受力状态下应力应变数据,基于应力应变数据预测疲劳寿命;本发明基于晶体塑性建立起装配式凸轮轴各零件的三维微观组织模型,接着将包含不同微观组织的零件组装在一起,组成完整的装配式凸轮轴模型,并借助有限元法获取其受力状态下应力应变数据,最后基于应力应变数据完成疲劳寿命的预测,从微观组织层面对零件或者设备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相比现有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提高了部件的疲劳寿命的数据准确性,可以精准获取装配式凸轮轴的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5824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170113.7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惠宇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1D26/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材液压涨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双向补料的多通管冲击液压成形模具,是将直管通过冲击液压协同双向补料的方式成形为一个四通管的装置,其中包括模架部分、增压部分以及成形补料部分,增压部分与成形补料部分通过模架部分进行有机连接,成形补料部分中的成形左半模与成形右半模通过螺钉连接,增压部分采用活塞结构,在进行冲压操作时将整个模具安装放置在冲床工作台上,其中模柄连接冲床冲头,通过单个方向的冲击运动来产生高压液体以及进行双向补料,更好地实现管材的冲击液压涨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1688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96739.X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轴故障模拟分析系统,包括故障模拟子系统,用于进行凸轮轴运转模拟以及模拟过程中的故障参数设置;信号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凸轮轴运转模拟过程中的状态参数;故障预测子系统,用于根据状态参数预测凸轮轴出现故障的时间;预测校验子系统,用于根据状态参数对凸轮轴故障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故障预测子系统的预测结果进行校验;数据存储子系统用于对状态参数、预测结果以及检测结果进行存储;综合分析子系统,用于根据存储数据获取凸轮轴的最佳运行参数。本发明提高了凸轮轴故障预测的精确性,并对凸轮轴故障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8219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910233143.X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D26/051 , B21D26/049 , B21D26/047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双层管复合成形装置,包括有压力机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以及置液容器和进给单元;置液容器内安装有下模具,上工作台下方中间安装有上模具;进给单元安装在置液容器的两侧的侧孔上;下工作台在置液容器的两侧位置上分别设有驱动进给单元往置液容器内水平移动的滑动机构;上模具两侧设有安装在上工作台两端的斜滑块,斜滑块与活塞杆的斜面相配合以便于压力机的上工作台下行时斜滑块挤压活塞杆做水平运动。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双层管的预成形,并能以此探究管材预成形对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的影响规律;提供的金属双层管复合成形方法,步骤简单,无需复杂的专用供压源,可实现良好的金属双层管复合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6441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82807.2
申请日:2023-05-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B23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组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道转接头自动组装机,包括中层机器支架、上层机器支架、转盘、抓取单元、旋进模块、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调速电机、涡轮减速电机、第一机器支架、第二机器支架、皮带机组、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转盘设置于上层机器支架的上端,中层机器支架设置于上层机器支架的下端,旋进模块设置于中层机器支架的上端,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设置于上层机器支架的上端,调速电机设置于中层机器支架的上端,涡轮减速电机设置于中层机器支架的上端。实现全自动化组装,降低了人工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产品的一致性得到了保证,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以及产品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0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51469.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惠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电火花线切割复合加工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极丝运送机构、工件专用夹具、超声振动机构、安装固定机构、机床机身和电极丝,超声振动机构包括超声波变幅杆、超声波换能器、导线、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变幅杆法兰,导线的两端分别与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连接,超声波变幅杆与超声波换能器连接,超声波变幅杆法兰与安装固定机构连接,通过超声波振动机构提供的振源作用在被加工工件上,电极丝运送机构能够对电极丝进行放卷或收储,实现对电极丝的往复运动,进而切割被加工工件,实现了将超声振动源直接作用在被加工工件上,避免了将超声振动加载在电极丝上产生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67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37629.2
申请日:2020-07-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安维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轻量级神经网络的模型优化和压缩方法,首先向原始ReLU函数中加入改进参数对ReLU函数进行改进,并利用链式法则和动量法对所述改进参数进行更新;其次利用ReLU6函数将自门控函数中的Sigmoid函数进行替换,并与改进后的ReLU函数进行融合,得到融合激活函数;最后,根据获取的剔除阈值,自下而上的删除对应数量的卷积核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压缩,直至模型精度与参数量平衡,提升轻量级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62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09527.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自动加盖装置,包括有支架、传送带和扭转滑道,传送带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以传送管道,传送带上横向设置有多个用以放置管道的凹槽;扭转滑道,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用以传送盖子,扭转滑道的末端逐渐向传送带靠拢,并朝向传送带,以使得盖子由扭转滑道前端输送到后端时,盖子能够进入由传送带传送过来的管道的两端端口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自动加盖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将盖子加盖到管道的两端端口内以完成加盖工作,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降低加盖的劳动强度,提高加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7606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236915.0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3H17/00 , A63H17/395 , A63H3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重力势能提供动力的可自动越障的电控无碳小车涉及机械能量应用领域,针对旧型的无碳小车存在较多的缺陷,其行进的过程中,行走距离较短,无法实现环形赛道行驶,且其行驶轨迹较为单一,容错率低,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采用包括车架、原动机构、驱动机构、转向机构有机结合,其中利用动滑轮增加行走距离,利用单片机、舵机和测距传感器实现避障转向的功能。本发明比普通越障无碳小车的行走距离长一倍,行走距离远,结构简单,方便拆装,便于调试,成本低,运行平稳,转向可靠,能量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90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43293.1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外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其机身顶部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整个机身为可拆分的上下两部分,内部传动机构处于机身下部分内部,内部传动机构与电路板一起置于内部结构抽屉中,机身下部分还设置抽屉式电池盒,机身下部分内部还设置用于将内部结构抽屉和抽屉式电池盒弹出的弹出机构和将塞入的内部结构抽屉和抽屉式电池盒固定的锁紧机构,机身顶部的便于越障行走机构和除冰结构移动的滑动槽设置封闭件。本发明的除冰机器人结构紧凑、牢固,外部机构简单光滑,中间高两边低机身顶部有助于冰雪的滑落,封闭作用好,可以防止冰渣、冰水或雨雪进入机身,因而可以提高恶劣条件下工作稳定性。
-
-
-
-
-
-
-
-
-